牙根取出挺及拔牙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1611发布日期:2019-03-22 19:48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牙根取出挺及拔牙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牙根取出挺及拔牙组件。



背景技术:

牙根残留在牙床中一般分有两种情况:1、残根:一种由于牙齿龋坏后的牙根残留,对于残留的牙根,多有炎症及肉芽存在,应及时拔除;2、断根:多指术中发生的新鲜断根,是由于牙根解剖变异(如肥大根、弯根等)或病理性因素(如:牙根与牙槽窝骨粘连、牙根内吸收或外吸收等),或拔牙时操作技术上的问题造成牙根折断。

现有技术中,针对多根牙拔除一个牙根后,常选用三角挺放入牙槽窝挺出剩余的牙根。

但普通三角挺拔除剩余的断根或残根时,常会遇到以下问题:牙槽窝颊侧骨板对三角挺末端的阻挡,当医生操作时,会造成患者口腔更大面积的创伤;当剩余的断根或残根位置不恰当时,三角挺的尖端无法达到牙槽窝底部从而无法发挥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根取出挺及拔牙组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牙槽窝颊侧骨板对三角挺末端的阻挡,以及三角挺的尖端无法达到牙槽窝底部从而无法发挥作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牙根取出挺,包括:握持部、连接部和挺出部;

握持部通过连接部与挺出部连接,连接部靠近挺出部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弯折部用于减小连接部对牙槽窝颊侧骨板及牙龈的压力;

挺出部呈圆弧状,以使挺出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抵入牙槽窝的底部。

进一步地,挺出部与连接部呈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圆弧状的挺出部突出位置设置有支点端,以通过支点端作用的口腔内相邻断根或残根为受力点。

进一步地,弯折部呈“弓背形”,挺出部远离弯折部的一端为挺出部的尖端;

“弓背形”的弯折部的最高点至挺出部尖端的距离范围13-16mm。

进一步地,挺出部由靠近连接部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截面直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挺出部由靠近连接部的一端至弯折部最高点的距离范围为4-7mm。

进一步地,连接部沿着靠近握持部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截面直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握持部、连接部和挺出部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拔牙组件,包括上述的牙根取出挺;

牙根取出挺设置有两个,两个牙根取出挺互为镜像的一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牙根取出挺,包括:握持部、连接部和挺出部;握持部通过连接部与挺出部连接,连接部靠近挺出部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弯折部用于减小连接部对牙槽窝颊侧骨板及牙龈的压力;挺出部呈圆弧状,以使挺出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抵入牙槽窝的底部;通过握持部便于操作者握持进行操作,进而通过连接部便于力量的传递,而且由于连接部靠近挺出部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当连接部伸入患者口腔内部对于后牙进行操作时,通过弯折部加长了连接部靠近挺出部最高点的距离,从而可以更好的减小连接部对牙槽窝颊侧骨板及牙龈的压力,体现了“微创理念”;另外,通过挺出部呈圆弧状,可以使得挺出部的尖端更加顺利到达牙槽窝底部,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牙槽窝颊侧骨板对三角挺末端的阻挡,以及三角挺的尖端无法达到牙槽窝底部从而无法发挥作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牙根挺取根法更加实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牙根取出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牙根取出挺的弯折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牙根取出挺的挺出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握持部;200-连接部;201-弯折部;300-挺出部;301-支点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牙根取出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握持部100通过连接部200与挺出部300连接。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牙根取出挺的弯折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弯折部201呈“弓背形”。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牙根取出挺的挺出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挺出部300与连接部200呈垂直设置,且圆弧状的挺出部300突出位置设置有支点端30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牙根取出挺,包括:握持部100、连接部200和挺出部300;握持部100通过连接部200与挺出部300连接,连接部200靠近挺出部300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201,弯折部201用于减小连接部200对牙槽窝颊侧骨板及牙龈的压力;挺出部300呈圆弧状,以使挺出部300远离连接部200的一端抵入牙槽窝的底部。

其中,握持部100可以为多种,例如:操作手柄、操作杆或者操作片等,较佳地,握持部100为操作杆。

具体地,握持部100为中间粗呈六面体两端细呈圆锥体的操作杆,连接部200通过与握持部100的中间位置连接,当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操作人员握持在握持部100中间粗及两端细的部分,更加便于对于连接部200和挺出部300进行施加力,以及防止滑脱。

进一步地,握持部100、连接部200和挺出部300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其中,握持部100和连接部20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焊接、螺纹连接、粘接等,较佳地,握持部100和连接部200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地,连接部200与挺出部300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另外,握持部100、连接部200和挺出部300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一体成型,以使挺出部300和连接部200的强度更大,提高了挺出部300的使用寿命。

弯折部201设置于连接部200靠近挺出部300的一端,而且通过将弯折部201的最高点距离挺出部300的距离加长,使得当挺出部300作用到牙槽窝底部时,弯折部201是通过一个弧形斜面与牙槽窝颊侧牙龈骨板及牙龈远离,从而可以更好的减小连接部200对牙槽窝颊侧骨板及牙龈的压力,减小了医生操作过程中,对于牙槽窝颊侧骨板及牙龈的损伤,体现了“微创理念”,使得设计更加合理。

当挺出部300的尖端,即挺出部300远离连接部200的一端抵入牙槽窝的底部时,挺出部300呈圆弧状,使得挺出部300的可以通过一个弧度逐渐进入到的牙槽窝的底部,在保证挺出部300可以更加顺利进入牙槽窝的底部的同时,减少了对于牙槽窝的损坏,更加实用。

具体地,当需要对患者的残根或者断根进行挺出时,医生手持握持部100,通过连接部200将挺出部300作用至牙槽窝的底部,利用三角挺的杠杆原理及轮轴原理,顺利将牙根间隔及断根或残根挺出,使得操作更加省时省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牙根取出挺,包括:握持部100、连接部200和挺出部300;握持部100通过连接部200与挺出部300连接,连接部200靠近挺出部300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201,弯折部201用于减小连接部200对牙槽窝颊侧骨板及牙龈的压力;挺出部300呈圆弧状,以使挺出部300远离连接部200的一端抵入牙槽窝的底部;通过握持部100便于操作者握持进行操作,进而通过连接部200便于力量的传递,而且由于连接部200靠近挺出部300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201,当连接部200伸入患者口腔内部对于后牙进行操作时,通过弯折部201加长了连接部200靠近挺出部300最高点的距离,从而可以更好的减小连接部200对牙槽窝颊侧骨板及牙龈的压力,体现了“微创理念”;另外,通过挺出部300呈圆弧状,可以使得挺出部300的尖端更加顺利到达牙槽窝底部,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牙槽窝颊侧骨板对三角挺末端的阻挡,以及三角挺的尖端无法达到牙槽窝底部从而无法发挥作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牙根挺取根法更加实用的目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挺出部300与连接部200呈垂直设置。

具体使用时,当通过连接部200将挺出部300伸入至口腔内时,此时需要将挺出部300旋转一定角度,优选地,旋转45度,以便于将挺出部300通过侧面挺入至牙槽窝的底部,通过将挺出部300与连接部200呈垂直设置,可以更加方便操作,使得设计更加合理。

进一步地,圆弧状的挺出部300突出位置设置有支点端301,以通过支点端301作用的口腔内相邻断根或残根为受力点。

现有技术中的三角挺的顶端有时会以邻牙为支点,从而会误伤邻牙,造成好牙的不必要的损伤;或者虽不以邻牙为支点,但存在不易放置的问题。

故而,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圆弧状的挺出部300突出位置设置有支点端301,使得支点部以相邻牙槽间隔为支点,解除了以邻牙为支点的误伤,从而加强了对邻牙的保护,更加体现了操作者的“爱伤观念”,而且更加充分的利用了三角挺的杠杆原理及轮轴原理,保证了更加省时省力地将牙根间隔及断根或残根挺出。

进一步地,弯折部201呈“弓背形”,挺出部300远离弯折部201的一端为挺出部300的尖端,“弓背形”的弯折部201的最高点至挺出部尖端的距离范围13-16mm。

优选地,“弓背形”的弯折部201的最高点至挺出部300尖端的距离为15mm。

进一步地,挺出部300由靠近连接部200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截面直径逐渐减小。

其中,挺出部30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矩形、圆形、椭圆形等,较佳地,挺出部300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由于挺出部300远离连接部200的一端需要挺入牙槽窝底部,故而,挺出部300远离连接部200的一端的直径最小;具体地,挺出部300的形状呈“水滴状”。

进一步地,挺出部300由靠近连接部200的一端至弯折部201最高点的距离范围为4-7mm。

优选地,挺出部300由靠近连接部200的一端至弯折部最高点的距离为5mm。

进一步地,连接部200沿着靠近握持部100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截面直径逐渐减小。

具体地,连接部200呈圆锥形。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牙根取出挺,通过握持部100、连接部200和挺出部300的具体结构,通过在圆弧状的挺出部300突出位置设置有支点端301,使得与支点端301相邻牙槽间隔为支点,与支点端301相邻断根或残根为受力点,解除了以邻牙为支点的误伤,从而加强了对邻牙的保护,更加体现了操作者的“爱伤观念”,另外,通过挺出部300与连接部200的具体大小,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牙根取出挺在结构小巧,在保证医生操作的基础上,更好的体现了“微创理念”,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牙槽窝颊侧骨板对三角挺末端的阻挡,以及三角挺的尖端无法达到牙槽窝底部从而无法发挥作用的技术问题;使得整体设计更加合理,更加实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拔牙组件,包括上述的牙根取出挺;牙根取出挺设置有两个,两个牙根取出挺互为镜像的一对;其中,通过互为镜像的一对牙根取出挺,从远中或近中的牙槽窝,分别作用于口腔内的近中或远中的残根或者断根的牙槽窝的底部。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拔牙组件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牙根取出挺的技术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