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吸引分离两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7893发布日期:2020-06-20 15:0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腹腔镜吸引分离两用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腹腔镜吸引分离两用器。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中需要利用吸引器吸引血液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同时又需要分离器将组织分离,由于吸引器和分离器为独立部件,因此需要频繁更换器械完成腹腔镜手术,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增大手术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腹腔镜吸引分离两用器,无需更换器械,操作方便,省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腹腔镜吸引分离两用器,包括金属管和设在金属管前端的头部,金属管内部形成第一腔室,所述头部为中空结构,其内部形成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形成吸引通道;头部的表面设有若干吸引孔和用于增大与组织摩擦力的凸起,所述吸引孔与第二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将吸引器和分离器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吸引血液时,头部的吸引孔工作,分离组织时,头部上的凸起工作,由于吸引和分离都设置头部,因此吸引和分离的操作无缝快速切换,达到操作方便,省时的目的。

作为改进,所述头部上设有连接部,头部通过连接部与金属管活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部与金属管之间为螺纹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头部为硬质橡胶件。

作为改进,头部的表面为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吸引和分离都设置头部,因此吸引和分离的操作无缝快速切换,达到操作方便,省时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腹腔镜吸引分离两用器,包括金属管1和设在金属管1前端的头部2。所述金属管1的直径约为5mm,其内部形成第一腔室;所述头部2为中空结构,其内部形成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形成吸引通道。所述头部2为硬质橡胶件,头部2上延伸设有连接部3,连接部3与头部2为一体化结构,连接部3与金属管1为活动连接,医生可以根据手术需要随时更换头部2,如不同形状大小的头部2;本实施例连接部3与金属管1的连接为螺纹连接,不但具有活动连接的作用,而且连接可靠,密封性好,不影响吸引操作。头部2大致呈球形,其具有弧形表面,头部2的表面布满吸引孔5和用于增大与组织摩擦力的凸起4,吸引孔5与凸起4可以间隔设置;所述吸引孔5与第二腔室连通,吸引孔5的大小根据需要设定,凸起4软硬度适中,用于增加摩擦力即可。

本实用新型将吸引器和分离器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吸引血液时,头部2的吸引孔5工作,分离组织时,头部2上的凸起4工作,由于吸引和分离都设置头部2,因此吸引和分离的操作无缝快速切换,达到操作方便,省时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腹腔镜吸引分离两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管和设在金属管前端的头部,金属管内部形成第一腔室,所述头部为中空结构,其内部形成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形成吸引通道;头部的表面设有若干吸引孔和用于增大与组织摩擦力的凸起,所述吸引孔与第二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吸引分离两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上设有连接部,头部通过连接部与金属管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镜吸引分离两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金属管之间为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吸引分离两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为硬质橡胶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吸引分离两用器,其特征在于:头部的表面为弧形面。


技术总结
一种腹腔镜吸引分离两用器,包括金属管和设在金属管前端的头部,金属管内部形成第一腔室,所述头部为中空结构,其内部形成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形成吸引通道;头部的表面设有若干吸引孔和用于增大与组织摩擦力的凸起,所述吸引孔与第二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将吸引器和分离器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吸引血液时,头部的吸引孔工作,分离组织时,头部上的凸起工作,由于吸引和分离都设置头部,因此吸引和分离的操作无缝快速切换,达到操作方便,省时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习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8.03.23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