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4173发布日期:2019-04-13 00:41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子宫切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子宫切除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许多医院都开展了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所使用的手术机械为电动子宫切除器,现有公告号为CN2397895Y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动子宫切除器,包括大抓钳、切除管锯和手柄马达,其中切除管锯固定套接在手柄马达上,大抓钳活动套置于切除管锯的管身内。通过切除管锯完成对子宫的切除,再通过大抓钳把切除物夹出体外。使用这种器械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手术过程中,切除管锯需要对子宫进行多次切除操作,使大抓钳频繁的将切除物夹出体外,但大抓钳和切除管锯的长度较长,大抓钳从切除管锯中拔出或伸入过程操作非常繁琐,存在配合不方便的问题,影响手术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子宫切除器,它能够使抓钳在不拔出的情况下将切除物排出体外,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子宫切除器,包括手动抓钳和电动旋切器,所述电动切除器包括旋切刀、旋切器组件以及手机组件,旋切器组件包括固定套管、传动座和连接座,其中手机组件与连接座可拆卸固定连接,连接座与传动座齿轮传动连接,旋切刀穿设在传动座和固定套管内、并与传动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手动抓钳的外侧可拆卸固定连接有活动套管,并穿设在旋切刀内,所述固定套管和旋切刀上、在相同位置处均开设有窗口,窗口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位于窗口上下两侧的支撑环,支撑环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与窗口相对设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上穿设有能够通过窗口伸入到旋切刀内部的钩取件,支撑架上、钩取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上均穿设有清理件,所述清理件的轴线与钩取件的轴线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术时,先通过手动抓钳将切除物进行抓取和牵引,然后启动电动旋切器,驱使其沿着手动抓钳的轴线向下移动,通过旋切刀的刀刃对切除物进行切除,切除完成后关闭电动旋切器,然后驱使手动抓钳向上移动,当手动抓钳的钳头与窗口的位置对应后停止,然后使钳头打开开口,驱动钩取件伸入窗口内,将夹在钳头之间的切除物挂在钩取件上,然后将钩取件从窗口中拔出,接着同时驱动钩取件两侧的清理件,使两个清理件朝向钩取件移动,将其夹持在两者之间,然后向前推动钩取件,使切除物脱离;接着进行下一次切除工作,直到手术完毕。清理切除物的过程中,不用再将手动抓钳来回拔出、插入,操作更简便,使手术过程更流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钩取件包括与限位块滑移连接的杆体,杆体靠近窗口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杆体远离窗口的一端设置有拉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钩伸入窗口内对切除物进行钩取,通过拉块方便驱动杆体在限位块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理件包括穿设在固定块上的固定杆,固定杆的轴线与钩取件的轴线垂直,所述固定杆朝向钩取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远离钩取件的一端设置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环同时驱使两个清理件朝向钩取件移动,将其挂钩夹持在两个顶板之间,然后向前推动钩取件,从而使切除物从挂钩上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背离固定杆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弹性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钩夹持在顶板之间后,弹性层对挂钩进行更全面的包覆,对切除物施加更全面的压力,从而使挂钩上的切除物清理的更干净流畅。手术完成后,需要对切除器进行杀菌清洗,将弹性层与顶板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清洗弹性层时将其直接从顶板上拆下,清洗效果更好且操作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层固定设置在尺寸与顶板适配的安装块上,安装块背离弹性层的一侧延伸出连接部,顶板上开设有与连接部相适配的固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插接在固定槽中,两者配合实现弹性层在顶板上的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套管其中一端的端部内开设有环形的容置腔,容置腔中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环,固定环的内环面上设置有卡齿,固定环的外环面上固定连接有弹簧和压块,其中弹簧位于卡齿的正下方、压块位于卡齿的正上方,活动套管的内环面上开设有供卡齿穿出的开口,活动套管的外周面上也开设有供压块穿出的开口;手动抓钳上开设有与卡齿相配合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套管与手动抓钳配合时,将活动套管套在钳杆上,当卡齿与卡槽的位置对应后,弹簧将卡齿顶入到卡槽中,并为其提供持续的顶紧力,通过卡齿与卡槽的配合将活动套管固定在手动抓钳上,活动套管避免了电动旋切器与手动抓钳的直接触碰,对手动抓钳起到保护的作用;两者分离时向下按压压块,固定管与卡齿同时向下移动,从而使卡齿从卡槽中脱离,然后驱使活动套管从手动抓钳上滑离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切刀包括刀管,刀管的头部圆周分布有呈锯齿状的刀刃,尾部延伸出外形呈圆管状、直径大于刀管直径的固定部,固定部的外周面上开设有销孔,刀管的外周面上沿径向向外延伸出挡圈;所述传动座回转连接在机壳内部,并与固定套管同轴线设置;所述传动座包括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第一圆管的直径与旋切刀刀管的直径适配,第二圆管的直径与固定部的直径适配,其中第二圆管的入口端位于机壳外,其外周面上开设有弧形容置槽,容置槽中设置有与旋切刀固定部的销孔配合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切刀与传动座配合时,先将旋切刀的头部穿过第二圆管与第一圆管配合,当挡圈与第一圆管的端部抵接后,刀管的头部从固定套管中穿出,刀管尾部的固定部刚好位于第二圆管的入口端内,且销孔与限位组件位置对应,两者卡接配合,从而实现旋切刀与传动座的固定连接,从而使旋切刀在旋切器组件中不会随意晃动,达到旋切器组件带动旋切刀旋转稳定,医疗人员在手术治疗时,不易影响人体组织的其他部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避免造成其他不必要的医疗事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弧形压板,压板通过销轴铰接在容置槽内,压板朝向第二圆管圆心的端面,一端固定连接有锁销,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第二圆管的内壁上开设有供锁销穿过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下按压压缩弹簧时,压板绕销轴转动,锁销从通孔中穿出;松开压板,压缩弹簧复位,从而推动压板转动使锁销重新穿过通孔顶入到第二圆管内,与旋切刀上的销孔配合,实现对旋切刀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管的出口端沿其轴线方向延伸出弧形的固定凸缘;旋切刀与旋切器组件配合后,旋切刀的头部从固定套管中穿出,但位于固定凸缘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切刀穿设在旋切器组件后,固定凸缘超过旋切刀的刀刃,旋切刀对切除物进行切除时,固定凸缘先与切除物抵接并将其向后推动,从而使得旋切刀的切除面积较小,防止旋切刀切除的刀口过大,对人体起到保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座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圆管入口端相同结构的限位组件,通过限位组件与手机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机组件包括手柄,手柄的上端设置有尺寸与连接座内径相适配的连接台,其外周面上开设有与限位组件的锁销配合的销孔;所述连接台的外周面上沿径向延伸出固定凸台,连接座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槽,当固定凸台与连接槽配合后,连接台上的销孔与限位组件的锁销位置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机组件为连接座提供动力,固定凸台与连接槽配合对手柄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当两者配合后,连接台上的销孔与锁销位置对应,从而使手柄的固定过程更方便流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旋切刀和固定套管上开设窗口,窗口的外侧设置清理组件,钩取件与清理件配合将切除物从窗口处钩出进行清理,减少了手动抓钳回来的拔出、插入过程,从而使切除过程更流畅,节省时间;

2、通过在清理件的顶板上设置弹性层,弹性层对钩取件的挂钩进行更全面的包覆,使切除物受到更全面的压力,从而使挂钩上的切除物清理的更干净流畅;

3、通过将弹性层与顶板可拆卸连接,清洗弹性层时将其直接从顶板上拆下,清洗效果更好且操作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切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旋切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中清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动抓钳;11、钳杆;111、卡槽;12、固定钳头;121、夹齿;13、活动钳头;14、固定手柄;15、活动手柄;16、拉杆;17、复位弹簧;18、齿条;19、冲水接头;2、活动套管;21、容置腔;3、固定组件;31、固定环;32、卡齿;33、弹簧;34、压块;4、旋切刀;41、刀管;42、刀刃;43、固定部;44、挡圈;5、旋切器组件;51、机壳;52、固定套管;521、固定凸缘;522、窗口;53、传动座;531、容置槽;54、连接座;541、第一锥齿轮;542、第二锥齿轮;543、连接杆;544、连接槽;55、限位组件;551、压板;552、锁销;553、压缩弹簧;6、手机组件;61、手柄;62、固定凸台;7、清理组件;71、支撑环;72、支撑架;73、限位块;74、钩取件;741、杆体;742、挂钩;743、拉块;75、固定块;76、清理件;761、固定杆;762、顶板;763、拉环;764、固定槽;77、弹性层;771、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子宫切除器,如图1所示,包括手动抓钳1和电动旋切器,手动抓钳1包括钳杆11,钳杆11的前端连接有固定钳头12,固定钳头12的上方铰接有与之相对设置的活动钳头13;钳杆11的后端连接有固定手柄14,固定手柄14上铰接有活动手柄15;钳杆11内穿设有拉杆16(参照图2),活动钳头13与拉杆16前端相铰接,拉杆16后端抵靠在活动手柄15上且当活动手柄15向固定手柄14靠拢时,拉杆16向后移动并使活动钳头13向固定钳头12合拢;

活动钳头13和固定钳头12的前端均设有夹齿121且当活动钳头13和固定钳头12相向闭合时形成中空的夹腔,活动钳头13和固定钳头12上分别设有位于夹腔中的凸出齿,凸出齿的高度小于夹齿121,闭合后被抓取组织位于夹腔内,利于组织的抓取。

固定手柄14和活动手柄15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7,活动手柄15上设有齿条18,固定手柄14的底部设有能与齿条18相卡接的定位齿,活动手柄15和齿条18之间设有能将齿条18顶起的压簧,握紧固定手柄14和活动手柄15,拉杆16在活动手柄15的作用下向后拉动,活动钳头13闭合,固定手柄14上的定位齿卡接在活动手柄15的齿条18上,活动钳头13夹紧不会松开,即在手术中能够暂时夹闭或固定组织,医务人员不需要手一直握紧,手可以松开,方便医务人员使用;拉动齿条18使齿条18和定位齿脱开,在复位弹簧17的作用下,固定手柄14和活动手柄15能够自动复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钳杆11上设有与钳杆11内腔相连通的冲水接头19,以便对钳杆11内腔进行清洗。

使用时,将被抓取的组织置于固定钳头12上,方便第一步固定被抓取的组织,再用手按压活动手柄15,此时活动钳头13向固定钳头12合拢,即可夹住组织,利于实现手术中组织的抓取和牵引。

如图2、图3所示,手动抓钳1穿设在电动旋切器中,两者之间设置有活动套管2,活动套管2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手动抓钳1的钳杆11上;活动套管2靠近固定手柄14的端部内开设有环形的容置腔21,容置腔21中设置有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环31,固定环31的内环面上设置有卡齿32,固定环31的外环面上固定连接有弹簧33和压块34,其中弹簧33位于卡齿32的正下方、压块34位于卡齿32的正上方,活动套管2的内环面上开设有供卡齿32穿出的开口,活动套管2的外周面上也开设有供压块34穿出的开口;钳杆11上开设有与卡齿32相配合的卡槽111。

活动套管2与手动抓钳1配合时,先将手动抓钳1的活动钳头13和固定钳头12闭合,然后将活动套管2套在钳杆11上,当卡齿32与卡槽111的位置对应后,弹簧33将卡齿32顶入到卡槽111中,并为其提供持续的顶紧力,通过卡齿32与卡槽111的配合将活动套管2固定在钳杆11上,活动套管2避免了电动旋切器与手动抓钳1的直接触碰,对手动抓钳1起到保护的作用;两者分离时向下按压压块34,固定管与卡齿32同时向下移动,从而使卡齿32从卡槽111中脱离,然后驱使活动套管2从钳杆11上滑离即可。

如图2所示,电动旋切器包括旋切刀4、旋切器组件5和手机组件6,旋切刀4包括刀管41,刀管41的头部圆周分布有呈锯齿状的刀刃42,尾部延伸出直径大于刀管41直径、外形呈圆管状的固定部43,固定部43的外周面上开设有销孔;刀管41的外周面上沿径向向外延伸出挡圈44。

旋切器组件5包括机壳51,机壳5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套管52、传动座53以及连接座54,固定套管52的入口端与机壳51固定连接、其出口端位于机壳51外部并沿轴线方向延伸出弧形的固定凸缘521;

传动座53回转连接在机壳51内部,并与固定套管52同轴线设置;传动座53包括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其中第一圆管靠近固定套管52的入口端设置,第二圆管的入口端位于机壳51外,第一圆管与第二圆管平滑过渡连接;第一圆管的直径与旋切刀4刀管41的直径适配,第二圆管的直径与固定部43的直径适配。

第二圆管入口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弧形容置槽531(参照图4),容置槽531中设置有限位组件55,限位组件55包括弧形压板551,压板551通过销轴铰接在容置槽531内,压板551朝向第二圆管圆心的端面,一端固定连接有锁销55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553,第二圆管的内壁上开设有供锁销552穿过的通孔。向下按压压缩弹簧553时,压板551绕销轴转动,锁销552从通孔中穿出;松开压板551,压缩弹簧553复位,从而推动压板551转动使锁销552重新穿过通孔顶入到第二圆管内。

旋切刀4与传动座53配合时,先将旋切刀4的头部穿过第二圆管与第一圆管配合,当挡圈44与第一圆管的端部抵接后,刀管41的头部从固定套管52中穿出,但短于固定凸缘521的长度,刀管41尾部的固定部43刚好位于第二圆管的入口端内,且销孔与限位组件55的锁销552位置对应,两者卡接配合,从而实现旋切刀4与传动座53的固定连接。旋切刀4穿设在旋切器组件5后,固定凸缘521超过旋切刀4的刀刃42,旋切刀4对切除物进行切除时,固定凸缘521先与切除物抵接并将其向后推动,从而使得旋切刀4的切除面积较小,防止旋切刀4切除的刀口过大,对人体起到保护的效果。

如图2所示,连接座54呈圆管状、并与机壳51的下方连通设置,连接座54内回转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541和第二锥齿轮542,其中第一锥齿轮541回转连接在连接座54内,第二锥齿轮542固定设置在第一圆管的外周面上;第一锥齿轮54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543。连接座54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圆管入口端相同结构的限位组件55,通过限位组件55与手机组件6可拆卸连接。

手机组件6包括手柄61、设置在手柄61内部的电机以及用于控制电机开启或关闭的按钮,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连接杆543相适配的卡接槽。手柄61的上端设置有尺寸与连接座54内径相适配的连接台,连接台的中部开设有供连接杆543穿过的通孔,其外周面上开设有与限位组件55的锁销552配合的销孔,两者嵌合使手柄61固定在连接座54上;在连接台的外周面上沿径向延伸出固定凸台62,连接座54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槽544,两者配合对手柄61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当两者配合后,连接台上的销孔与锁销552位置对应,从而使手柄61的固定过程更方便流畅。

电动旋切器工作时,通过按钮控制电机开启,电机带动连接杆543转动,连接杆543带动第一锥齿轮541旋转,第一锥齿轮541带动第二锥齿轮542旋转,从而驱使转动座转动,通过转动座带动旋切刀4转动,进而通过旋转的旋切刀4对切除物进行切除;切除完成后再通过按钮使电机关闭。

固定套管52和旋切刀4上、在相同位置处开设有四个呈圆周分布的窗口522,窗口52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清理组件7,如图5所示,清理组件7包括位于窗口522上下两侧的支撑环71,支撑环71通过顶丝固定在固定套管52的外周面上;支撑环7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2,支撑架72由多个支撑杆相互拼接构成,支撑架72与窗口522相对设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3,限位块73上穿设有能够通过窗口522伸入到旋切刀4内部的钩取件74,钩取件74包括与限位块73滑移连接的杆体741,杆体741靠近窗口522的一端设置有呈M形的挂钩742,挂钩742的开口朝向杆体741,杆体741远离窗口522的一端设置有拉块743,以便驱使杆体741移动。

支撑架72上、钩取件7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块75,两个固定块75上均穿设有清理件76,清理件76包括穿设在固定块75上的固定杆761,固定杆761的轴线与钩取件74的轴线垂直,固定杆761朝向钩取件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762、远离钩取件74的一端设置有拉环763。

手术时,先通过手动抓钳1将切除物进行抓取和牵引,然后启动电动旋切器,驱使其沿着手动抓钳1的轴线向下移动,通过旋切刀4的刀刃42对切除物进行切除,切除完成后关闭电动旋切器,然后驱使手动抓钳1向上移动,当手动抓钳1的活动钳头13和固定钳头12与窗口522的位置对应后停止,然后缓慢松开活动手柄15,使活动钳头13相应的打开开口,驱动钩取件74伸入窗口522内,将夹在活动钳头13和固定钳头12之间的切除物挂在挂钩742上,然后将钩取件74从窗口522中拔出,接着同时驱动钩取件74两侧的清理件76,使两个清理件76朝向钩取件74移动,将其挂钩742夹持在两个顶板762之间,然后向前推动钩取件74,使切除物从挂钩742上脱离;接着进行下一次切除工作,直到手术完毕。

在顶板762背离固定杆761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层77,弹性层77可选为棉花、橡胶等材料;挂钩742夹持在顶板762之间后,弹性层77对挂钩742进行更全面的包覆,对切除物施加更全面的压力,从而使挂钩742上的切除物清理的更干净流畅。

手术完成后,需要对切除器进行杀菌清洗,但顶板762上的弹性层77位于支撑架72内,存在不方便清洗的情况,为了减弱该问题的影响,将弹性层77与顶板762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清洗弹性层77时将其直接从顶板762上拆下,清洗效果更好且操作更方便;将弹性层77固定设置在尺寸与顶板762适配的安装块上,安装块背离弹性层77的一侧延伸出连接部771,顶板762上开设有与连接部771相适配的固定槽764,两者配合从而实现弹性层77在顶板762上的可拆卸连接;连接部771的形状选为T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