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尿管导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8813发布日期:2019-04-13 01:01阅读:847来源:国知局
医用尿管导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尿管导丝。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前列腺增生作为中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通常会随着患者年龄的递增,发病率越加的频繁。但是,出现增生病变时,不一定会有临床的症状,然而,大多数的患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困难等症状就会随之增加,临床表现多为尿频、尿潴留等,50岁-60岁的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50%。患有此种病症的人们,城镇人们的发病率高于乡村人们的发病率,而且种族差异也会影响到增生的程度。另外,随着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受伤人员抢救后,经常发生尿道损伤,而尿道损伤后发生尿道狭窄、尿潴留的患者也逐年增多。

为使患者能够正常排尿,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患者的尿道内留置尿管,而尿管是一种较软的塑料管,为使尿管能够顺利的置入尿道,通常采用导丝插入尿管,然后将尿管导入尿道。为避免对尿道组织的损伤,导丝采用较软的斑马导丝,但是,斑马导丝太软,斑马导丝置入尿管后,需要反复将尿管置入尿道,多次将尿管置入尿道会损坏患者尿道口的黏膜组织,造成患者的尿道口出现红肿的现象,患者使用效果差;并且医护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工作时间,才能将尿管置入尿道,医护人员的尿管置入工作比较困难。

为解决上述问题,医护人员采用圆柱状的铜丝置入尿管,再将尿管置入尿道,虽然能够顺利的将尿管置入尿道,大大节省了医护人员置入尿管的时间。但是,由于铜丝为圆柱状,铜丝各个位置的直径均相同,整个铜丝的硬度较硬,医护人员将置入铜丝的尿管置入患者的尿道时,容易造成患者的尿道黏膜损伤,尿道口出现红肿的现象,严重时,患者疼痛难忍,导致出现尿路感染,给医护人员的置入工作和患者的治疗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尿管导丝,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置入斑马导丝的尿管置入患者的尿道,由于斑马导丝太软,需要反复置入,耗费医护人员的置入时间,置入困难;采用置入较硬铜丝的尿管置入患者的尿道,容易造成患者的尿道黏膜损伤,给医护人员的置入工作和患者的治疗造成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尿管导丝,包括导丝本体;

所述导丝本体为片状结构,并插接在尿管内;

所述导丝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厚度值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厚度值,所述第二连接段设置在尿管的出液方向;

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依次连接,并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厚度值沿着尿管的出液方向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厚度数值范围在1.8mm-2.0mm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厚度数值范围在0.3mm-0.5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宽度a的数值范围在1.8mm-2mm,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宽度b的数值范围在1.3mm-1.5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段具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一端用于注入药液,所述中心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以使所述中心孔另一端所流出的药液沿着所述第二连接段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孔的一端连接有注射口,所述注射口用于连接注射器;

所述第二连接段在所述注射口处连接有便于手握的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形成有弧形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c的数值范围在240mm-260mm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长度d的数值范围在100mm-120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也采用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采用绑丝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也采用绑丝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尿管导丝,所述导丝本体采用片状的结构,插入尿管后便将尿管置入尿道,同时,不会对尿道的内壁造成损伤;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厚度值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厚度值,使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硬度,所述第一连接段能够推动所述第二连接段,置入尿管内,使进入尿管的导丝本体的硬度值沿着尿管出液的方向逐渐减弱,从而避免了插管时,尿管对尿道内壁造成的损伤,避免了对患者尿道的刺激,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并且第二连接段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连接段依次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厚度值沿着尿管的出液方向依次减小,从而使多个第二连接段的硬度值沿着尿管的出液方向逐渐减弱,尿管的出液端的导丝本体的硬度值逐渐减弱,避免了对尿道的刺激,节省了医护人员的置管时间,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E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F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G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心孔内喷出药液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尿管导丝置入医用尿管的使用状态图。

图标:100-导丝本体;101-第一连接段;102-第二连接段;103-中心孔;104-注射口;105-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E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的F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的G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心孔内喷出药液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尿管导丝,包括导丝本体100;

所述导丝本体100为片状结构,并插接在尿管内;

所述导丝本体100包括第一连接段101和第二连接段102,所述第一连接段101的厚度值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02的厚度值,所述第二连接段102设置在尿管的出液方向;

所述第二连接段1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102依次连接,并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102的厚度值沿着尿管的出液方向依次减小。

如图1所示,导丝本体100采用片状的结构,片状结构与尿管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大,不会对尿管内壁造成损坏,从而避免尿管对尿道的内壁造成的损伤。

导丝本体100采用不锈钢的材料制作,使用完可以直接采用酒精进行消毒,消毒方式便捷,患者感染病菌的几率小,导丝本体100储存、使用方便。

在图1中,左边一段为第一连接段101,右边一段为第二连接段102,第一连接段101的厚度值大于第二连接段102的厚度值,使第一连接段101的硬度值大于第二连接段102的硬度值;并且第一连接段101设置在尿管左边的进液方向,第二连接段102设置在尿管右边的出液方向,使进入尿管出液的一端柔软度逐渐增强。

利用较硬的第一连接段101推动较软的第二连接段102逐渐插入尿管,使尿管的前段推进力大,尿管后段方向可控性强,尿管置入患者尿道内不费力,进入尿管出液端的柔软度逐渐增强,从而避免了尿管对尿道内壁造成的损伤,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如图1中,第二连接段10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段,包括左段较硬的一级导丝和右段较软的二级导丝,并且右段的二级导丝厚度值小于左段的一级导丝厚度值,使右段的二级导丝硬度值小于左段的一级导丝硬度值,便于左段的一级导丝推动右段的二级导丝置入尿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段101的厚度数值范围在1.8mm-2.0mm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段102的厚度数值范围在0.3mm-0.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01的厚度数值为2.0mm,第二连接段102的厚度数值为0.5mm,第二连接段102的最大厚度值不能超过0.5mm,以确保导丝本体100能够顺利的置入尿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段101的宽度a的数值范围在1.8mm-2mm,所述第二连接段102的宽度b的数值范围在1.3mm-1.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01的宽度a的取值为2mm,第二连接段102的宽度b的取值为1.5mm,最大宽度值不能超过2mm,以确保导丝本体100能够置入尿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段101具有中心孔103,所述中心孔103的一端用于注入药液,所述中心孔1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02的一端连接,以使所述中心孔103另一端所流出的药液沿着所述第二连接段102流出。

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段101采用中空硬质导丝,在第一连接段101的中心处形成有中心孔103,中心孔103的左端连接注射器,便于注射器对中心孔103的左端注射药液,中心孔103的右端连接第二连接段102的左端,使中心孔103内的药液向右流出后,沿着第二连接段102的左端流动,然后沿着尿管出液段的侧孔进入后尿道。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孔103的一端连接有注射口104,所述注射口104用于连接注射器;

所述第二连接段102在所述注射口104处连接有便于手握的手柄105。

在中心孔103的左端连接有注射口104,注射器连接在注射口104处,用于对注射口104注射药液,使药液沿着中心孔103的左端注入。

在注射口104处连接有手柄105,便于手握手柄105对导丝本体100进行置入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段102的另一端形成有弧形端面。

在图4中,第二连接段102的右端形成有弧形的端面,在对导丝本体100进行置入尿管时,弧形端面作为前进端,能够带动整个导丝本体100逐渐进入尿管内,不会对尿管的内壁造成划伤,对尿管的内壁进行了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段101的长度c的数值范围在240mm-260mm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段102的长度d的数值范围在100mm-12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01的长度c的取值为260mm,第二连接段102的长度d的取值为120mm,以使整个导丝本体100的长度能够满足尿管的长度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段10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02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102之间也采用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01的右端和第二连接段102的左端直接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多个第二连接段102之间也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以使整个导丝本体100的连接结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导丝本体100采用一根不锈钢的片状结构,在导丝本体100的中心处设有中心孔103,将导丝本体100的右段的厚度采用打磨工序进行研磨,使右段的厚度值小于左段厚度值,从而使右段的硬度值小于左段的硬度值,并且右段还可以再进行分段研磨,使靠近尿管出液段的厚度值越来越小,从而使靠近尿管出液段导丝的硬度值越来越小,便于左段推动右段,使尿管置入尿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段10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02之间采用绑丝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102之间也采用绑丝连接。

第一连接段101的右段和第二连接段102的左端之间采用较细的绑丝进行连接,多个第二连接段102之间也采用绑丝连接,便于随时对连接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对第一连接段101的长度进行调整,或者对第二连接段102的长度进行调整,或者对整个导丝本体100的长度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方式如下:铺设消毒铺巾,将医用尿管导丝插入常规尿管内,手握手柄105推动第一连接段101,利用第一连接段101缓慢的推动第二连接段102,在推动的过程中,下压第一连接段101,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耻骨下弯的角度,使第二连接段102易于通过狭窄部,增加了尿管头端穿越狭窄部的突破力,并且第二连接段102的前端设置在尿管的出液段,不与尿管的头端接触,不会损伤尿管;在图5中,导丝本体100置入完毕后,将尿管插入患者的尿道,插入约120mm的距离时,利用注射器对准注射口104,将注射器内的利多卡因胶浆沿着中心孔103的左端注入,利多卡因胶浆沿着中心孔103右端的出口流出,然后沿着第二连接段102流动,最终沿着尿管出液段的侧孔进入后尿道,使利多卡因胶浆迅速的到达患者的后尿道部,药物的起效快、润滑效果明显,下压尿管的末端,顺势送入尿管后,最后抽出尿管和导丝本体100。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尿管导丝置入医用尿管的使用状态图。

如图6所示,医用尿管的管体包括导液段和出液段,所述导液段左边的一端与注射器连接,所述导液段右边的一端与所述出液段连接,所述医用尿管导丝插接在所述导液段内。所述医用尿管导丝采用较硬的中空导丝和较软的片状导丝本体相结合,使整个导丝本体置入尿管后,尿管易于通过患者尿道的狭窄部位,避免了对尿道造成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尿管导丝,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置管过程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同时,也节约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时间,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