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穿刺针连接管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1975发布日期:2019-05-15 23:0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穿刺针连接管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输液穿刺针连接管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的临床输液中,通常是使用输液器来完成,但现有的输液器绝大多数没有加热装置。由于所述药液通常是在常温环境下保存,故在输液时,进入患者体内的药液明显低于人体体温的液体,患者自觉不适度增加,这样容易导致血管痉挛、寒颤等输液反应;尤其对于婴幼儿、老年体弱患者,以及需要短时间大量输液的患者更为凸出,且在寒冷季节尤为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穿刺针连接管的加热装置,旨在解决输液舒适度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穿刺针连接管的加热装置,包括固定壳、固定带以及用于加热一连接管的加热体,所述固定壳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加热体可通过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固定壳连接,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壳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钩体,所述固定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钩体相配合的第一绒体,所述固定带、所述钩体以及所述第一绒体用于将所述固定壳固定于人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壳包括截面呈C字形的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两端的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所述第一壳盖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穿过所述第二壳盖并与所述第二壳盖活动连接的限位体,所述限位体与所述第二壳盖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且所述限位体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壳盖活动连接,当固定所述加热体时所述加热体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体抵触于所述加热体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体的另一端开设有防晃槽,固定所述加热体时所述限位体抵触于所述防晃槽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旋形的加热槽,所述加热槽的形状与所述连接管的形状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的形状与所述加热体的一端的形状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体呈矩形,且所述限位体靠近所述第一壳盖的端部为倾斜形状,当将所述加热体放入到所述固定壳中时所述加热体可通过所述限位体的倾斜部分驱动所述限位体向所述固定壳的外部方向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体远离所述第一壳盖的端部设置有驱动盖,所述驱动盖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限位体的横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壳上设置有截面为圆弧形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圆心与所述固定壳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两侧,当固定所述固定壳时所述固定部贴合于人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带由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与所述固定壳连接的所述固定带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绒体,所述第二绒体与所述钩体相配合,且所述第二绒体与所述钩体位于所述固定带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穿刺针连接管的加热装置,在输液之前,首先是将加热体从固定壳中取出,然后将连接管缠绕在加热体上,之后通过固定结构将加热体固定到固定壳中,如此在输液的时候,药物通过连接管的时候,加热体产生热量并将药物进行升温,如此就使得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比较高,同时也可以防止痉挛等情况的发生;不仅如此,牵引固定带并将固定带和固定壳分布在人体的手臂或者其他部位,然后继续牵引固定带使得固定带端部的钩体与第一绒体连接,此时固定带和固定壳将手臂或者其他部位包裹着,如此就能够保持住固定壳的位置,并使得加热体对连接管的加热作用能够稳定的保持,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穿刺针连接管的加热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穿刺针连接管的加热装置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穿刺针连接管的加热装置一实施例中固定壳和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穿刺针连接管的加热装置一实施例中加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壳;1a、壳体;1b、第一壳盖;1c、第二壳盖;2、固定带;3、加热体;4、钩体;5、第一绒体;6、限位槽;7、限位体;8、弹性件;9、防晃槽;10、加热槽;11、驱动盖;12、固定部;13、第二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输液穿刺针连接管的加热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一种输液穿刺针连接管的加热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固定壳1、固定带2以及用于加热一连接管的加热体3,所述固定壳1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加热体3可通过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固定壳1连接,所述固定带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壳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钩体4,所述固定壳1上设置有与所述钩体4相配合的第一绒体5,所述固定带2、所述钩体4以及所述第一绒体5用于将所述固定壳1固定于人体。其中,加热体3可以是通过热水等进行加热,也可以是通过充电灯方式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优选为电加热的方式,不仅如此,在对连接管进行加热的时候,可以将连接管内的液体加热到接近人体的温度,优选的加热温度t的范围为:36<t<40℃,如此在实际加热的时候,就能够较好的保证加热后的液体接近于人体体温。

所述固定壳1包括截面呈C字形的壳体1a以及位于所述壳体1a两端的第一壳盖1b和第二壳盖1c,所述第一壳盖1b上开设有限位槽6,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穿过所述第二壳盖1c并与所述第二壳盖1c活动连接的限位体7,所述限位体7与所述第二壳盖1c之间设置有弹性件8,且所述限位体7通过所述弹性件8与所述第二壳盖1c活动连接,当固定所述加热体3时所述加热体3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槽6中,所述限位体7抵触于所述加热体3的另一端。

所述加热体3的另一端开设有防晃槽9,固定所述加热体3时所述限位体7抵触于所述防晃槽9的内壁。

所述加热体3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旋形的加热槽10,所述加热槽10的形状与所述连接管的形状相配合。所述限位槽6的形状与所述加热体3的一端的形状相配合。

所述限位体7呈矩形,且所述限位体7靠近所述第一壳盖1b的端部为倾斜形状,当将所述加热体3放入到所述固定壳1中时所述加热体3可通过所述限位体7的倾斜部分驱动所述限位体7向所述固定壳1的外部方向活动。

所述限位体7远离所述第一壳盖1b的端部设置有驱动盖11,所述驱动盖1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限位体7的横截面积。

所述固定壳1上设置有截面为圆弧形的固定部12,所述固定部12的圆心与所述固定壳1位于所述固定部12的两侧,当固定所述固定壳1时所述固定部12贴合于人体。

所述固定带2由弹性材料制成。与所述固定壳1连接的所述固定带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绒体13,所述第二绒体13与所述钩体4相配合,且所述第二绒体13与所述钩体4位于所述固定带2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输液穿刺针连接管的加热装置,在输液之前,首先是将加热体3从固定壳1中取出,然后将连接管缠绕在加热体3上,之后通过固定结构将加热体3固定到固定壳1中,如此在输液的时候,药物通过连接管的时候,加热体3产生热量并将药物进行升温,如此就使得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比较高,同时也可以防止痉挛等情况的发生;不仅如此,牵引固定带2并将固定带2和固定壳1分布在人体的手臂或者其他部位,然后继续牵引固定带2使得固定带2端部的钩体4与第一绒体5连接,此时固定带2和固定壳1将手臂或者其他部位包裹着,如此就能够保持住固定壳1的位置,并使得加热体3对连接管的加热作用能够稳定的保持,稳定性高。

其中,在将加热体3放置到固定壳1中的时候,将加热体3直接推进到壳体1a中,在这个推动的过程中加热体3抵触到限位体7上,同时由于限位体7是倾斜的结构,如此限位体7就在加热体3的驱动作用下向上运动,直到加热体3卡进到固定壳1中之后,首先是加热体3向下运动并卡进到限位槽6中,然后限位体7在弹性件8,即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向下运动,将加热体3抵紧在限位槽6中,完成了加热体3的位置固定;在将加热体3取出的时候,通过驱动盖11向上拉动限位体7,使得限位体7的底端从防晃槽9中脱出,如此就能够直接将加热体3取出,简单方便。

不仅如此,由于固定带2是弹性的,如此也可以通过牵引使得钩体4与第二绒体13结合,这样通过固定带2还能够将壳体1a的开口进行一个阻挡,使得加热体3的热量较少的散失,此时连接管通过固定带2与固定壳1之间的间隙进出壳体1a,或者在固定带2上具有开口用于连接管进出。同时在使用的时候,固定壳1是通过圆弧形的固定部12抵触在人体上的,固定部12圆弧形的结构使得加大了整个结构与人体之间的接触总面积,不仅能够提高对加热装置的固定稳定性,同时也使得固定后的舒适度更高。

加热槽10加大了连接管与加热体3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对药物的加热效果更好,同时也防止了连接管被压住后输液不能正常的进行;同时连接管是位于加热槽10中的,如此加热体3的侧壁就能够贴合在壳体1a上,从而减少间隙的大小,减少热量的散失,同时加热体3的底端能够卡合在限位槽6中,从而提高了加热体3的位置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