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用多角度肋骨板固定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1191发布日期:2019-05-03 19:20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腔镜用多角度肋骨板固定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腔镜用多角度肋骨板固定钳。



背景技术:

肋骨骨折约占全身损伤的10%,而多发肋骨骨折连枷胸又占到肋骨骨折的3%~5%。胸部损伤后的死亡率与患者的年龄、肋骨骨折的数量密切相关,最高可以达到35%。肺挫伤导致的低氧血症、疼痛导致的通气不足都会降低呼吸功能,从而引发肺炎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甚至造成死亡,针对多发肋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以减少机械通气时间、肺炎和死亡发生率,具有良好疗效,手术中需要使用肋骨板固定钳,将钛镍记忆合金肋骨板沿肋骨走行方向,扣压并紧贴于解剖复位的肋骨骨折两侧断端,现有技术中肋骨板固定钳通常钳头端为直线型,不便于与肋骨吻合,并且钳头与手柄的角度固定,手术过程中操作空间受限,难以保证手术质量,此外,该种固定钳对肋骨板进行固定时,需有专门的医护人员始终握紧手柄来保证钳头端的闭合,直到肋骨板完全抱紧在肋骨上,无形中增加了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腔镜用多角度肋骨板固定钳,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手柄、活动手柄、安装部、第一调节旋钮、第二调节旋钮、钳臂、凸起、第一通孔、第二通孔、销轴、连接杆、钳头、夹紧部、控制槽、复位片、牵引绳、调节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凸轮、卡槽、卡扣,所述固定手柄底部设有卡槽,所述活动手柄底部与卡槽对应位置设有卡扣,所述固定手柄与活动手柄顶部设有安装部,所述固定手柄与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手柄与安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部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型,外壁圆周方向设有第一调节旋钮,所述第一调节旋钮与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安装部侧壁上设有第二调节旋钮,所述安装部前端与钳臂一端连接,所述钳臂内部中空,所述钳臂另一端设有一组凸起,所述凸起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一组凸起中间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尾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销轴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将凸起与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内部中空,所述连接杆内靠前端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后端设有复位片,所述复位片上开设有孔,所述控制槽内安装有钳头,所述钳头上设有夹紧部,所述钳头尾部与牵引绳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另一端穿过复位片上的孔与活动手柄连接,所述连接杆尾端与调节杆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杆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杆与凸轮一侧连接,所述凸轮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二调节旋钮连接。

所述连接杆宽度等于凸起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杆尾部为光滑圆弧形。

所述钳头整体为V型,所述钳头上的夹紧部为弧形。

所述控制槽的高度稍大于钳头尾部末端的厚度。

所述复位片为弹性金属片。

所述牵引绳为钢丝绳。

所述调节杆材质为钢。

所述调节杆连接在凸轮靠前端,所述第二调节旋钮连接在凸轮靠后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为腔镜用多角度肋骨板固定钳,使用时,通过手动转动第一调节旋钮可实现钳臂带动连接杆继而带动钳头在竖直平面内的360°转动,手动调节第二调节旋钮,通过第二连杆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带动调节杆位置变化,使调节杆首端对连接杆尾端施加一个推或拉的力,连接杆通过销轴连接实现转动,从而实现连接杆相对于钳臂之间的角度调节,实现多角度调节,增加了手术的灵活度;将钳头的夹紧部对准待固定的肋骨,闭合活动手柄,牵引绳受到拉力将钳头在连接杆内向后微移,触碰到复位片使复位片发生弹性形变,这个过程中,由于控制槽高度稍高于钳头尾部末端的厚度,微量的移动可使钳头闭合夹紧,夹紧部设置为弧形,可较好的适应肋骨形状从而实现与肋骨吻合;活动手柄靠拢固定手柄后,卡扣卡进卡槽中,完成钳头的锁定,节省人力;肋骨板固定手术完成后,手动将卡扣打开,复位片弹性复位,通过牵引绳的作用力带动活动手柄回到原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多角度调节,增加手术的灵活性,保证手术质量,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点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凸轮处连接示意图;

如图,固定手柄-1、活动手柄-2、安装部-3、第一调节旋钮-4、第二调节旋钮-5、钳臂-6、凸起-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销轴-10、连接杆-11、钳头-12、夹紧部-13、控制槽-14、复位片-15、牵引绳-16、调节杆-17、第一连杆-18、第二连杆-19、凸轮-20、卡槽-21、卡扣-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为腔镜用多角度肋骨板固定钳,固定手柄1、活动手柄2、安装部3、第一调节旋钮4、第二调节旋钮5、钳臂6、凸起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销轴10、连接杆11、钳头12、夹紧部13、控制槽14、复位片15、牵引绳16、调节杆17、第一连杆18、第二连杆19、凸轮20、卡槽21、卡扣22,固定手柄1底部设有卡槽21,活动手柄2底部与卡槽21对应位置设有卡扣22,固定手柄1与活动手柄2顶部设有安装部3,固定手柄1与安装部3固定连接,活动手柄2与安装部3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安装部3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型,外壁圆周方向设有第一调节旋钮4,第一调节旋钮4与安装部3转动连接,安装部3侧壁上设有第二调节旋钮5,安装部3前端与钳臂6一端连接,钳臂6内部中空,钳臂6另一端设有一组凸起7,凸起7上设有第一通孔8,一组凸起7中间安装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尾端设有第二通孔9,销轴10穿过第一通孔8与第二通孔9将凸起7与连接杆11连接,连接杆11内部中空,连接杆11内靠前端设有控制槽14,控制槽14后端设有复位片15,复位片15上开设有孔,控制槽14内安装有钳头12,钳头12上设有夹紧部13,钳头12尾部与牵引绳16一端连接,牵引绳16另一端穿过复位片15上的孔与活动手柄2连接,连接杆11尾端与调节杆17一端连接,调节杆17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杆18与凸轮20一侧连接,凸轮20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杆19与第二调节旋钮5连接。

作为优选,连接杆11宽度等于凸起7之间的距离,连接杆11尾部为光滑圆弧形。

作为优选,钳头12整体为V型,钳头12上的夹紧部13为弧形。

作为优选,控制槽14的高度稍大于钳头12尾部末端的厚度。

作为优选,复位片15为弹性金属片。

作为优选,牵引绳16为钢丝绳。

作为优选,调节杆17材质为钢。

作为优选,调节杆17连接在凸轮20靠前端,第二调节旋钮5连接在凸轮20靠后端。

使用时,通过手动转动第一调节旋钮4可实现钳臂6带动连接杆11继而带动钳头12在竖直平面内的360°转动,手动调节第二调节旋钮5,通过第二连杆19带动凸轮20转动,凸轮20转动带动调节杆17位置变化,使调节杆17首端对连接杆11尾端施加一个推或拉的力,连接杆11通过销轴10实现转动,从而实现连接杆11相对于钳臂6之间的角度调节,实现多角度调节,增加了手术的灵活度;将钳头12的夹紧部13对准待固定的肋骨,闭合活动手柄2,牵引绳16受到拉力将钳头12在连接杆11内向后微移,触碰到复位片15使复位片15发生弹性形变,这个过程中,由于控制槽14高度稍高于钳头12尾部末端的厚度,微量的移动可使钳头12闭合夹紧,夹紧部13设置为弧形,可较好的适应肋骨形状从而实现与肋骨吻合;活动手柄2靠拢固定手柄1后,卡扣22卡进卡槽21中,完成钳头12的锁定,节省人力;肋骨板固定手术完成后,手动将卡扣22打开,复位片15弹性复位,通过牵引绳16的作用力带动活动手柄2回到原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多角度调节,增加手术的灵活性,保证手术质量,节省人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