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护理床的床板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5190发布日期:2019-04-16 23:07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床板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护理床的床板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护理床是供行动不方便的病人在住院时或居家护理时使用的病床,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照顾,便于病人康复。随着科技的发展,护理床的功能愈来愈加丰富、完善,如公布号为CN102068352A的专利申请文件提供了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其包括带有万向脚轮的前、后底架和设置在底架上方的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底架与床架之间设置有双重防摇升降装置,所述床架上侧自前向后依次设置有电动背框组件、相向平移便框装置、电动腿框组件和程控脚框组件,所述电动背框组件两旁侧的床架侧缘上设置有电动非线性升降护栏,所述程控脚框组件的两旁侧的床架侧缘上设置有电动线性升降护栏,该护理床解决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病人上下床、大小便、吃饭、移动、看书、写字、娱乐难等多方面的问题,病人躺在床上可以调节平卧、任意角度半卧、头脚部倾斜、直坐等八种姿势功能;还可以对腿部的角度进行调节;其人性化的设计,解决了一系列护理难的问题。又如公布号为CN107260429A的专利申请文件提供了一种智能护理床,包括控制装置、升降装置、床板、用于支撑床板的床架及固定架;床板设置于固定架上,包括第一背板、第一腿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第一背板与第一腿板铰接;第一侧板对称设置于第一背板的两侧,并与第一背板铰接;第二侧板对称设置于第一腿板的两侧,并与第一腿板铰接;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构、第一驱动气缸及第二驱动气缸,升降机构连接第一背板及第一腿板,第一驱动气缸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驱动升降机构的升降,从而带动第一背板及第一腿板的升降,从而利于病人处于特定姿势;第二驱动气缸的推杆连接固定架,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二驱动气缸的推杆伸缩,从而带动固定架绕转轴旋转,进而带动床板绕转轴旋转,从而可使病人侧卧,避免了病人长期保持一种躺姿造成身体压疮的问题。但上述护理床均存在便利性的缺陷,当病人需要上、下床时,需要病人自己或者在护理人员帮助下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并旋转一定角度,进而才能实现上、下床的目的,上述过程中需要消耗病人或护理人员较大的体力,因而存在诸多不便;同时也提高了对护理人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导致了护理人员的从业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护理床的床板旋转机构,其解决了病人上、下床需要消耗较大体力而导致的不方便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床板旋转机构,其包括:

床框,所述床框为水平设置的框架结构;

可转动安装在床框上的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旋转轴以及水平固接在旋转轴中部的第一连接杆,所述旋转支架通过旋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床框上;

可伸缩驱动机构,所述可伸缩驱动机构一端铰接在床框上,其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的末端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使用前,先将折叠式床板安装于旋转支架上并将旋转支架可转动地安装于床框上,再控制折叠式床板变形为座椅状并将病人的背部和腿部抬起,并通过可伸缩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支架转动90°,使得病人可从座椅状的床板站立起来即可实现下床,或是坐到座椅状的床板上再驱动床板变形为平板状即可实现上床。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实现了将病人上床或下床的动作简化为坐上座椅或离开座椅的动作,从而使得病人上、下床更加省力和方便,为病人和护理人员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降低了对护理人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有利于护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支架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支架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支架与床板连接状态的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护理床的床板旋转机构,其包括床框1、可转动安装在床框1上的旋转支架以及可伸缩驱动机构3,其中:

如图2所示,所述床框1为水平设置的框架结构,且所述床框1上设有中心轴竖直延伸的限位筒11;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旋转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旋转轴21、水平固接在旋转轴21 中部的第一连接杆22、水平固接旋转轴21上的第二连接杆23、固接在第二连接杆23末端的旋转圆环24、水平固接在旋转轴21上的第三连接杆25、竖直固定在第二连接杆23 中部的第四连接杆26以及水平固定在第四连接杆26上端的第五连接杆27,其中:所述旋转支架的旋转轴21可转动地安装于限位筒11内,所述可伸缩驱动机构3一端铰接在床框 1上,其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22的末端铰接,即可实现通过可伸缩驱动机构3驱动旋转支架绕旋转轴21转动;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连接杆25与第五连接杆27相平行;所述旋转圆环24的中心轴与旋转轴21重合,所述床框1上还设有与旋转圆环24相匹配的环形导轨机构;所述环形导轨机构包括以多个以旋转轴21为中心轴呈圆周分布的弧形安装板41以及分别固定在弧形安装板41上的滚轮机构,所述滚轮机构包括分别通过水平转轴安装在弧形安装板41 上的上滚轮52和下滚轮53,其中上滚轮52与下滚轮53之间设有与旋转圆环24厚度相匹配的空隙,使得所述旋转圆环24可置于上滚轮52和下滚轮53之间,可使得旋转支架转动时更加平稳。

如图4所示,将折叠式的床板安装于旋转支架上,其中床板包括依次铰接的背板61、座板62、大腿板63和小腿板64,座板62固定连接与旋转轴21上并通过支杆65与第一连接杆22连接,以保证座板62的稳定性,背板61与第三连接杆25之间、大腿板63与第五连接杆27之间均连接有电动推杆66,用于分别驱动背板61和大腿板63转动从而将床板变形为座椅状或是平板状,当床板变形为座椅状且旋转到朝向床框1的侧边之后,病人可方便地实现上下床的动作,避免病人和护理人员耗费过多体力。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