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舒筋打击震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2964发布日期:2019-05-03 19:3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舒筋打击震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舒筋打击震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舒筋打击震动结构按摩效果不佳,使用不方便,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舒筋打击震动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舒筋打击震动结构按摩效果不佳,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舒筋打击震动结构,其包括:一主体,其预设位置设有一容置孔;一冲击单元,包括有一箱体、一控制装置以及一电磁阀所组成,所述箱体由多个板体围设组成且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在所述箱体一侧的板体中央设有一透孔,所述控制装置设在所述主体预设位置处,控制所述电磁阀作动,所述电磁阀设有一阀杆,且所述阀杆的一头端对应所述透孔处,将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电磁阀在阀杆头端同侧与所述箱体间设有至少一弹性元件;一打击杆,其设有一打击端,且另一端设有一底座,在所述箱体一端设有中空的一套筒座,所述套筒座中央对应所述透孔,且所述套筒座远离箱体的一端穿设在所述主体容置孔处,使所述打击杆穿套一弹性件后并穿设在所述套筒座中央,且所述打击杆的打击端穿伸出套筒座,并突出在所述主体。

其中所述主体为一箱体,由多个板体组成,所述主体的一顶板预设位置设有所述容置孔,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二扶手,所述二扶手上方接设有一横杆,所述控制器设在所述主体内预设位置处,且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结,使所述控制开关开启关闭所述控制器且控制所述电磁阀作动,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轮体。

其中所述箱体由多个板体围设组成,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板以及一第二板以及设在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间的至少一侧板共同围设形成有一容设空间,使所述电磁阀设在所述容设空间内,所述二侧板分别设有一风扇及一通风口。

其中所述冲击单元设有一弹性元件组,所述弹性元件组包括有多个所述弹性元件以及多个弹性座,所述电磁阀的阀杆头端同侧设有一枢接板,所述枢接板四周分别通过一螺栓穿套一垫圈以及一弹性垫圈后,并穿设所述枢接板后且与一弹性元件锁接,而后再穿设所述上板,并与一垫片以及一螺帽锁接固定,将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所述阀杆的头端对应透孔处,另外在所述箱体底部四周与所述主体间分别穿设有一弹性座。

其中所述打击杆设有所述打击端,且另一端设有圆座状的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半径大于所述打击杆半径。

其中所述套筒座中央轴向设有一穿孔,且所述套筒座内部在穿孔下方轴向依序设有一第一容孔、一第二容孔以及一第三容孔,所述第一容孔的孔径大于穿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容孔内设有所述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底部突伸在第二容孔内,所述第二容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容孔的孔径,所述第三容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容孔的孔径,且所述第三容孔对应透孔设置,使所述打击杆由第三容孔穿设在套筒座中央,使所述打击杆穿设在穿孔、第一容孔、第二容孔以及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一端抵顶在底座,所述打击杆底座容设在第二容孔内,所述打击杆打击端穿伸出套筒座,并突出在所述主体。

其中所述主体为手持式枪体形状结构,其设有一腔室以及一握把,所述腔室内设有所述冲击单元,且所述打击杆打击端突出在所述腔室,且所述控制开关设在所述握把预设位置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医用舒筋打击震动结构,能冲击震动至皮下组织内的穴道或筋络,通过先冲击后震动达到深层刺激筋络以及放松舒缓的功效,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冲击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舒筋打击震动结构,为本实用新型医用舒筋打击震动结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

一主体10、一冲击单元20、一控制装置30以及一打击杆60。

所述主体10,为一箱体,其由多个板体组成,所述主体10的一顶板11预设位置设有一容置孔12,所述主体10的一侧设有二扶手13,所述二扶手13上方接设有一横杆14,使用者可站立或坐在所述主体10上,且所述二扶手13可供使用者握持,另外,所述主体10一侧设有至少一轮体15,供所述主体10可滑行位移并且便于收纳。

所述冲击单元20,包括有一箱体21、一控制装置30、一电磁阀40以及一弹性元件组50所组成,所述箱体21由多个板体围设组成,其包括有一第一板22、一第二板23以及至少二侧板24共同围设形成一容设空间25,所述第一板22中央设有一透孔26,相对的所述二侧板24分别设有一风扇27以及一通风口28;所述控制装置30包括有一控制开关31以及一控制器32,所述控制开关31设在横杆14 上,所述控制器32设的主体10内预设位置处,所述控制装置31开启关闭控制器 32;所述电磁阀40外部设有线圈41,且中央设有可活动的一阀杆42,所述阀杆 42设有一头端421,所述电磁阀40与控制器32电性连结,利用所述控制器32控制电磁阀40作动,通电时,所述电磁阀40依靠供电线圈41产生的电磁力驱动阀杆 42使阀瓣开启关闭阀门,使所述阀杆42产生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电磁阀40在阀杆42头端421的同侧设有一枢接板43;所述弹性元件组50包括有多个弹性元件51 以及多个弹性座53,所述弹性元件51为圆筒状PU胶;所述电磁阀40枢接板43四周分别通过一螺栓44穿套一垫圈45以及一弹性垫圈52后,并穿设所述枢接板43 后且与一弹性元件51锁接,而后再穿设所述第一板22,并与一垫片45以及一螺帽46锁接固定,将所述电磁阀40设置在箱体21容设空间25内,且所述阀杆42的头端421对应透孔26处;将所述箱体21设置在主体10内,所述箱体21第二板23四周与主体10的一底板16间分别穿设有一弹性座53,提供所述电磁阀40作动时的避震缓冲效果。

所述打击杆60,其设有一打击端61,且另一端设有圆座状的一底座62,所述底座62半径大于打击端61半径;所述箱体21第一板22远离容设空间25的一端设有中空的一套筒座70,所述套筒座70底部径向设有一突缘71,且所述套筒座 70远离箱体21的一端穿设在主体10顶板11容置孔12处,所述套筒座70中央轴向设有一穿孔72,且所述套筒座70内部在穿孔72下方轴向依序设有一第一容孔73、一第二容孔74以及一第三容孔75,所述第一容孔73的孔径大于穿孔72的孔径;所述第一容孔73内设有一弹性件76,且所述弹性件76底部突伸在第二容孔74内;所述第二容孔74的孔径大于第一容孔73的孔径,所述第三容孔75的孔径大于第二容孔74的孔径,且所述第三容孔75对应透孔26设置,其中各所述穿孔72、第一容孔73、第二容孔74以及第三容孔75分别设有预设的深度;使所述打击杆60 由第三容孔75穿设在套筒座70中央,使所述打击杆60穿设在穿孔72、第一容孔 73、第二容孔74以及弹性件76,且所述弹性件76一端抵顶在底座62,所述打击杆60底座62容设在第二容孔74内,且所述第三容孔75内设有一垫圈77,将所述底座62限位在第二容孔74内避免脱出,所述打击杆60打击端61穿伸出套筒座70,并突出在所述主体10顶板11,即形成一座式的本实用新型医用舒筋打击震动结构。

使用者可将想按摩的部位放置在所述主体10顶板11上,使所述打击杆60打击端61顶撑在穴道或筋络,通电时,所述电磁阀40驱动阀杆42作直线往复作动,当所述阀杆42向上突伸时,其头端421可穿设透孔26以及垫圈77,且顶撑所述打击杆60底座62,所述打击杆60受到顶撑力使打击端61向外突伸,而产生冲击,且压缩所述弹性件76;由于所述电磁阀40作动会使阀杆42往复作动,当所述阀杆42向下位移时,同时配合所述弹性件76的弹力回复,而可推动所述打击杆60 底座62向下位移,使打击杆60复位;由于所述阀杆42作动的全行程距离为A,所述阀杆42头端421与打击杆60底座62底部的距离为B,而所述底座62上方与第二容孔74轴向孔壁间的距离为C,所设计的位移行程为B+C,所述主体10内部设有冲击单元20,所述冲击单元20设有电磁阀40以及打击杆60,利用所述电磁阀40 驱动阀杆42往复作动,且带动所述打击杆60产生冲击效果,所述电磁阀40与箱体21间设有弹性元件51,通过所述阀杆42的全行程位移特性,使得余量的位移冲击产生震动,通过先冲击后震动达到刺激深层筋络以及放松舒缓的功效。

组装时,将所述控制开关31设在横杆14上,且将所述控制器32设在主体10 内,接着将所述电磁阀40设置在箱体21容设空间25内,并将所述弹性元件51设置在电磁阀40的阀杆42头端421的同侧与箱体21之间,再接着将所述箱体21设置在主体10内,使所述打击杆60穿设在套筒座70中央,且将所述套筒座70固设在箱体21第一板22远离容设空间25的一端,并将所述套筒座70远离箱体21的一端穿设在主体10顶板11容置孔12内,再接着将所述弹性座53设在箱体21与主体10 底板15间,完成组装。

使用时,如图7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医用舒筋打击震动结构第一实施例,使用者可站或坐在所述主体10上,并将想按摩的部位例如脚底放置在打击杆60打击端61处,使所述打击端61抵顶在打击部位,通电时,通过所述控制开关31启动控制器32,所述控制器32即控制电磁阀40驱动阀杆42作直线往复作动,当所述阀杆42向上突伸时,其头端421顶撑所述打击杆60底座62,所述打击杆60 受到顶撑力使打击端61向外突伸,而对打击部位的穴道或筋络产生冲击,且压缩所述弹性件76,当所述阀杆42向下位移时,同时配合所述弹性件76的弹力回复,而可使所述打击杆60复位;由于所述电磁阀40具有全行程作动的特性,使得所述一次作动的距离未完成会有再向上的一冲力,且配合所述弹性元件51的设置,使得余量的位移冲击产生震动,且经由所述打击杆60将此冲击震动至皮下组织内的穴道或筋络,通过先冲击后震动达到深层刺激筋络以及放松舒缓的功效;其中,所述控制开关31可为机械式或电子式的控制设计,并可配合所述控制器32以控制电磁阀40驱动次数,达到控制打击震动作动次数。

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医用舒筋打击震动结构第二实施例,其中所述主体80可为一手持式枪体,其设有一腔室81以及一握把82,所述握把82设有控制装置30以及控制开关31,所述腔室81内设有控制器32以及冲击单元40,且所述打击杆60打击端61突出设在腔室81,同样控制所述电磁阀40驱动阀杆42作动,带动所述打击杆60往复位移,且配合所述弹性元件51人设置,使得余量人位移冲击产生震动,同样可产生先冲击后震动,达到深层刺激筋络以及放松舒缓的功效,形成一手持式本实用新型医用舒筋打击震动结构,方便使用者携带使用,且手持式的所述主体80更接近身体各部位进行,非常便利。

本实用新型医用舒筋打击震动结构,在所述主体10内设有冲击单元20,所述冲击单元20具有箱体21,所述箱体21内设有电磁阀40,且所述箱体21与主体 10间设有打击杆60,所述按打击60打击端61并突出在主体10,所述箱体21与电磁阀40间设有弹性元件51,通电时,所述电磁阀40驱动阀杆42作直线往复作动,其头端421顶撑所述打击杆60,所述打击杆60受到顶撑力使打击端61向外突伸,而对打击部位的穴道或筋络产生冲击,且压缩所述弹性件76,由于所述阀杆42 会作往复作动,同时配合所述弹性件76的弹力回复,而可使所述打击杆60复位,又由于所述电磁阀40具有全行程作动的特性,使得所述一次作动的距离未完成的因素会有再向上的一冲力,且配合所述弹性元件51的设置,使得余量的位移冲击产生震动,经由所述打击杆60将此冲击震动至皮下组织内的穴道,通过先冲击后震动达到深层刺激筋络以及放松舒缓的功效,整体结构简单并且具有打散深层筋结的效果,实用便利;另外,所述主体10可为箱体结构,可供使用者站或坐,所述主体80也可为枪体状或杆状,方便使用者握持使用。

所述箱体21下方与主体10间设有弹性座53,提供所述电磁阀40作动时避震缓冲效果;所述控制开关31可为机械式或电子式的控制设计,并可配合所述控制器32控制电磁阀40驱动次数,达到控制按摩作动次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医用舒筋打击震动结构,能冲击震动至皮下组织内的穴道或筋络,通过先冲击后震动达到深层刺激筋络以及放松舒缓的功效,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