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脑室内镜手术用显微剪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7306发布日期:2019-06-19 00:5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脑外科脑室内镜手术用显微剪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科手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外科脑室内镜手术用显微剪刀。



背景技术:

脑室内镜是指神经内镜中硬质内镜的一种类型,一般是由外工作鞘和内有照明、冲洗、吸引、工作等通道组成的内镜手术操作系统。工作通道是供内镜手术器械操作的硬性通道,一般直径<2mm。脑室内镜技术是一种以脑脊液和冲洗液体为照明和观察媒介的内镜技术,主要在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的脑池系统内操作,在神经外科主要应用于治疗各种脑积水,蛛网膜囊肿及脑室系统内的病理性分隔。手术中最主要的器械为内镜专用的显微剪刀,现已在整体结构上定型为头端很小且可根据手术需要转动方向,连接杆细长的枪式结构。剪刀的头端目前在国际上仅有弯头、直头、双尖头和单尖头几种样式,这些类型的剪刀头端在手术操作中均存在有缺陷,具体为:脑室内镜手术中剪刀主要用于剪开和切断囊肿壁,粘连和增生的蛛网膜等薄膜状的组织结构,这些组织结构通常质地柔软、富有韧性和弹性,游离度和活动度较大。而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脑室、脑池内镜主要为单工作通道设计,目前所使用的剪刀均需对破开的囊肿进行多次剪切才能有效的扩大囊肿缺口,以避免囊肿缺口过小而在后期又重新愈合的风险,因而操作较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脑外科脑室内镜手术用显微剪刀,体现在头端设计,使脑室内镜手术中最主要的剪切扩口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脑外科脑室内镜手术用显微剪刀,包括两片铰接在一起的刀片,所述刀片的背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能沿凹槽槽口缩进和伸出刀片背侧的刃片。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启闭刃片的拉绳机构,由斜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销轴、拉绳组成,刃片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于凹槽内,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拉绳的一端与设置在凹槽内的斜块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剪刀手柄处,斜块与凹槽滑动配合,且斜块上连接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一片或两片刀片的前端设置为尖头。

进一步,所述尖头上设置有螺旋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剪刀在不影响刀片尺寸的情况下,通过在刀片背侧设计出伸缩式刃片,使刀片具有双刃结构,在对囊肿实施手术时,只需让刀片进入囊肿后,通过张开刀片并将刃片伸出后再通过牵拉刀片即可对囊肿实现扩口操作,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附件的优点将在下面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刀片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刃片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刃片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刀片1、刃片2、斜块3、第一弹簧4、第二弹簧5、销轴6、拉绳7、尖头8、螺旋刃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脑外科脑室内镜手术用显微剪刀,包括两片铰接在一起的刀片1,刀片1的背侧上设置有凹槽(未标记),该凹槽内设置有能沿凹槽槽口缩进和伸出刀片背侧的刃片2。具体的,该刃片的启闭由拉绳机构来控制,该拉绳机构由斜块3、第一弹簧4、第二弹簧5、销轴6、拉绳7组成,刃片1的一端通过销轴6铰接于凹槽内,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4,拉绳7的一端与设置在凹槽内的斜块3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剪刀手柄处,斜块3与凹槽滑动配合,且斜块3上连接有第二弹簧5,即通过在剪刀手柄处对拉绳的一端进行拉拽后,牵引斜块运动而促使刃片伸出凹槽,同时,斜块和刃片均受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拉力作用,若松开拉绳使,且斜块与刃片在各自的弹簧作用下复位。采用上述方案,本剪刀在不影响刀片尺寸的情况下,通过在刀片背侧设计出伸缩式刃片,使刀片具有双刃结构,在对囊肿实施手术时,只需让刀片进入囊肿后,通过张开刀片并将刃片伸出后再通过牵拉刀片即可对囊肿实现扩口操作,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一片或两片刀片1的前端设置为尖头8。可通过尖头使得剪刀能够顺利的刺入囊肿中,便于后续刀片张开后对囊肿的扩口操作。优选的,尖头8上设置有螺旋刃9。通过该设计,在囊肿不易刺破使,可通过转动剪刀使螺旋刃顺利的破开囊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