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神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7300发布日期:2019-06-19 00:55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离神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手术动物神经分离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神经的装置。

技术背景

人体和动物手术中经常需对神经进行标记,但目前在实际使用中对神经的标记操作上,还未发现使用效果较理想的装置。因为,在对神经进行标记时,硬性器具对神经过多的触碰、摩擦都会对神经产生不可估量的刺激和损伤,因此,神经标记一直是当前术中的技术难题。

以上

背景技术: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对神经标记时损伤小、操作简便、效率高的一种分离神经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离神经的装置,包括针体,所述针体前端开设有针孔,所述针孔后方还开设有神经契合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神经契合凹槽的槽口光滑,槽口的宽度为0.1~15mm,深度为0.1~20mm。

优选的,所述神经契合凹槽的槽口光滑,槽口的宽度为0.2~4.0mm,深度为0.2~4.2mm。

优选的,所述神经契合凹槽的槽口光滑,槽口的宽度为5.0~12.0mm,深度为5.3~12.5mm。

进一步的,所述针体长度为100~200mm。

优选的,所述针体长度为150mm。

优选的,所述针体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材料为玻璃材质或树脂等塑料材质或不锈钢等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针体前端设有针孔,标记时,使用不同颜色的一段标记线穿过所述针孔,并通过在针孔后方开设有神经契合凹槽,在标记时,针体位于神经一侧,所述神经契合凹槽利于使神经契入,而前端的针孔就刚好露出神经的另一侧,进而标记线的一端也能明显露出,再通过使用镊子等辅助工具,夹持露出的标记线一端,所述针体再自标记线的另一端脱离,则标记线即可快速的对神经进行标记。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神经的快速标记,且标记过程,针体不会对神经造成过多接触、摩擦和损伤,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标记线对神经进行标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分离神经的装置,包括针体1,所述针体1前端为针尖结果,并开设有针孔3,所述针孔1后方还开设有神经契合凹槽2。所述神经契合凹槽2的槽口光滑,为了防止在神经标记中,减少与神经接触过程造成的损伤;根据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神经,槽口的宽度可以为0.1mm、0.2mm、4.0mm、5.0mm、12.0mm、15mm等,对应的槽口深度可以为0.1mm、0.2mm、4.2mm、5.3mm、12.5mm、20mm等,所述槽口深度尺寸相对所述槽口的宽度尺寸可以大一些,利于使用时的取线操作,上述尺寸只是本实施例公开的尺寸,在制备时,还可以根据神经直径大小进行制备其他尺寸。所述针体1长度为100mm或150mm或200mm,长度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功能的发挥,只是关系使用操作的便利顺畅性,针体1后端较为粗大,直径大概为10~20mm或者更大如60mm,主要是利于手握即可。所述针体1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材料可选为玻璃材质或树脂等塑料材质以及不锈钢等金属材质,采用塑料材质可以实现针体的一次性使用,选择玻璃、不锈钢等材料利于针体的灭菌消毒,实现重复利用,但上述材料的选择,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功能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对动物或人体进行手术,切开皮肤露出神经4后,在需要进行神经标记操作时,先在本实用新型的针孔3穿过不同颜色的一段标记线5(如绿色标记线等),标记线5的长度不用太长。在进行标记时,找准所要标记的神经4,然后将针体1前端自神经4的一侧慢慢向神经4的另一侧压,并使神经4刚好契入所述神经契合凹槽2内,此时,针体1的前端会凸露出神经的另一侧,再使用镊子将这一端标记线5的一端夹紧,并将针体1自标记线5的另一端退出,完成神经4的标记操作。本实用新型,在神经标记过程,不需要使用如刀具、镊子等器具对神经进行直接接触,有效防止上述器具对神经造成摩擦等接触损伤,且采用本实用新型,标记操作简便,效率高,使用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