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透管专用贴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8156发布日期:2019-07-17 05:59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透管专用贴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膜,具体为一种血透管专用贴膜,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目前市场上的目前临床上用的是手术用敷贴或者纱布覆盖,交接时需要查看缝针缝线、有无血肿等情况,一旦撕开查看就必须重新换敷料,既增加医疗成本又给病人添加痛苦;且为防止细菌感染,患处通常都是封闭状态,天热时可能导致发热流汗造成伤口感染。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血透管专用贴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血透管专用贴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血透管专用贴膜,包括壳体及其位于所述壳体底部的透明贴膜,所述壳体顶部两侧粘贴有第一胶带,所述壳体两侧固定连接有绑带,且所述壳体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顶端设有固定连接至壳体顶端的观察窗,且所述通孔四周位于壳体内部设有水管,所述水管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且所述水管的另一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内部设有叶轮,所述叶轮固定连接至微型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透明贴膜一侧设有易撕贴,且所述透明贴膜的底端设有敷料,所述敷料底部设有针头,所述针头顶部固定粘贴有第二胶带,且所述针头端部固定连接有针管,所述针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

优选的,所述第一胶带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胶带分别位于壳体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绑带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绑带分别两两位于壳体的两侧,且每个所述绑带的端部都固定连接有粘扣。

优选的,所述透明贴膜呈椭圆形结构,且所述透明贴膜的边缘处设有胶水。

优选的,所述观察窗位于壳体顶部的中心处,且所述观察窗的底端正对应有敷料。

优选的,所述水管贯穿连接至壳体的内部,且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血透管专用贴膜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绑带和第一胶带的固定很好的保护了患处,避免了患处因活动导致针头脱落,同时也很好的固定住透明贴膜,避免其因身体汗水导致不粘而脱落,避免造成细菌的感染,有利于快速康复。

2.该血透管专用贴膜通过水管内的水在天气炎热时,能够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避免患处出汗导致伤口感染,有利于健康的治疗,提高舒适度,减轻病人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透明贴膜,3、第一胶带,4、绑带,5、通孔,6、观察窗,7、水管,8、出水管,9、进水管,10、叶轮,11、微型电机,12、易撕贴,13、敷料,14、针头,15、第二胶带,16、针管,17、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血透管专用贴膜,包括壳体1及其位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透明贴膜2,所述壳体1顶部两侧粘贴有第一胶带3,所述壳体1两侧固定连接有绑带4,通过第一胶带3和绑带4使得壳体1固定,且所述壳体1中心处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顶端设有固定连接至壳体1顶端的观察窗6,且所述通孔5四周位于壳体1内部设有水管7,所述水管7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8,且所述水管7的另一侧连接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内部设有叶轮10,所述叶轮10固定连接至微型电机11的输出端;所述透明贴膜2一侧设有易撕贴12,通过易撕贴12使得透明贴膜2更容易被撕开,且所述透明贴膜2的底端设有敷料13,所述敷料13底部设有针头14,所述针头14顶部固定粘贴有第二胶带15,且所述针头14端部固定连接有针管16,所述针管16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胶带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胶带3分别位于壳体1的两侧,便于壳体1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绑带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绑带4分别两两位于壳体1的两侧,且每个所述绑带4的端部都固定连接有粘扣,便于绑带4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透明贴膜2呈椭圆形结构,且所述透明贴膜2的边缘处设有胶水,便于透明贴膜2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观察窗6位于壳体1顶部的中心处,且所述观察窗6的底端正对应有敷料13,便于观察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水管7贯穿连接至壳体1的内部,且所述水管7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8,便于水源循环流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内的电器元件外接电源,将进水管9外接水源,通过第二胶带15和固定夹17将穿刺好的针头14进行固定,将贴有敷料13的透明贴膜2贴至患处,将壳体1固定至患处,通过第一胶带3和绑带4将壳体1进行固定,避免壳体1发生偏移,通过观察窗6可以随时查看患处情况,通过易撕贴12可以方便取下透明贴膜2;当天气炎热时,通过微型电机11带动叶轮10转动,使得水源经进水管9流至水管7内,从出水管8流出,使得水源循环流动,以达到降温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