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压迫护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7116发布日期:2019-03-30 08:5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压迫护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压迫护理器。



背景技术:

导管介入术是指将导管经股动脉放置到病人的心脏或相关血管中进行治疗的手术,手术时,需要将导管经过股动脉穿刺置入,手术结束后,股动脉的穿刺导管和鞘管要从动脉内拔除,此时需要医护人员施以合适的力度,较长时间准确按压穿刺部位,并间断性缓冲释放,以保障必要的供血需求。

在我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5758645U中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压迫护理器,通过将盖板上的旋转件旋转90度,使活动块与柱杆分离,通过下压柱杆使压迫板对患者穿刺部位形成初步有效压迫,然后将旋转件再旋转90度,活动块与柱杆结合,螺纹连接。

其优点在于通过旋转盖板,对压迫力度进行微调,实现压迫板的压迫止血功能,方便实现压迫板的快速压迫调节和细微调节,但是此种压迫方式,对于压迫力度无法较好地进行控制,而且其结构过于复杂,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压迫护理器,用于解决此种压迫方式,对于压迫力度无法较好地进行控制,而且其结构过于复杂,操作较为不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压迫护理器,包括主支撑板、器械收纳板与压迫机构,所述主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条形通孔与滑轨,所述主支撑板端部的表面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主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主支撑板的左右两端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有所述器械收纳板,所述器械收纳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通过隔板隔开,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紫外杀菌灯,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电加热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所述紫外杀菌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源线,所述电加热板通过所述第二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源线,所述器械收纳板的底部也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撑机构;

所述压迫机构包括电机箱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箱内的直线电机、连接板、导杆、压迫板以及包覆在所述压迫板下表面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电机箱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控制开关,所述直线电机通过所述电机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源线,所述压迫板的中央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导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压迫板的上表面,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所述直线电机的往复轴依次贯穿所述电机箱的下表面与所述条形通孔,所述往复轴的底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导杆,所述导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电机箱的底部设置有滑轮且通过所述滑轮滑动卡接在所述滑轨上;

所述连接板的内腔中嵌设有蓄电池与微控制器,所述连接板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三开关与LED照明灯,所述连接板的端部通过信号线连接有显示仪表,所述微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显示仪表,所述LED照明灯通过所述第三开关电连接所述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条形通孔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底部的防滑脚垫。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为环状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联轴器为微型联轴器。

优选的,所述电机控制开关包括开关键、前进键与后退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主支撑板的左右两端的器械收纳板内设置了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可以为手术器械提供实时杀菌消毒的环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显示仪表配合压力传感器与微控制器可以实时监测压迫板对穿刺口周围的皮肤的压力大小,便于医护人员控制压力大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性连接图。

图中:1、主支撑板;2、器械收纳板;3、压迫机构;301、电机箱;302、直线电机;303、连接板;304、导杆;305、压迫板;306、压力传感器;4、条形通孔;5、滑轨;6、电源线;7、支撑机构;701、支撑杆;702、防滑脚垫;8、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隔板;11、紫外杀菌灯;12、电加热板;13、第一开关;14、第二开关;15、电机控制开关;16、圆形通孔;17、联轴器;18、第三开关;19、LED照明灯;20、显示仪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心内科导管介入术压迫护理器,包括主支撑板1、副支撑板2与压迫机构3,主支撑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条形通孔4与滑轨5,主支撑板1端部的表面上设置有电源线6,主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7,主支撑板1的左右两端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有器械收纳板2,器械收纳板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8与第二凹槽9,第一凹槽8与第二凹槽9通过隔板10隔开,第一凹槽8的内壁上设置有紫外杀菌灯11,第二凹槽9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电加热板12,隔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关13与第二开关14,紫外杀菌灯11通过第一开关13电连接电源线6,电加热板12通过第二开关14电连接电源线6,器械收纳板2的底部也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7;

压迫机构3包括电机箱301以及设置在电机箱301内的直线电机302、连接板303、导杆304、压迫板305以及包覆在压迫板305下表面的压力传感器306,电机箱301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控制开关15,直线电机302通过电机控制开关15电连接电源线6,压迫板305的中央设置有圆形通孔16,导杆30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压迫板305的上表面,顶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板303的下表面,直线电机302的往复轴依次贯穿电机箱301的下表面与条形通孔4,往复轴的底部通过联轴器17连接导杆304,导杆30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板303的上表面,电机箱301的底部设置有滑轮且通过滑轮滑动卡接在滑轨5上;

连接板303的内腔中嵌设有蓄电池与微控制器,微控制器的型号为STC12C2052AD,连接板303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三开关18与LED照明灯19,连接板303的端部通过信号线连接有显示仪表20,微控制器分别电连接压力传感器306与显示仪表20,LED照明灯19通过第三开关18电连接蓄电池。

滑轨5设置在条形通孔4的两侧,支撑机构7包括支撑杆701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杆701底部的防滑脚垫702,压力传感器306为环状压力传感器306,联轴器17为微型联轴器17,电机控制开关15包括开关键、前进键与后退键。

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整体放置在患者身体的上方,支撑机构7支撑在患者所躺的病床的外周,用压迫板305患者将皮肤上的穿刺孔包围住,穿刺孔处在压迫板305的圆形通孔16内,压迫板305下表面的压力传感器306压迫穿刺孔周围的皮肤,电机控制开关15包括开关键、前进键与后退键,通过控制前进键与后退键来控制直线电机302的往复轴的前进与后退,随着往复轴的前进与后退,可以调节压力传感器306在患者皮肤表面的压力大小,同时,压力传感器306对皮肤的压力大小进行实时检测,然后配合微控制器在显示仪表20上将压力大小显示出来,当压力较大时,通过控制后退键,直线电机302的往复轴收缩,可以减小压力传感器306对皮肤压力的大小,当压力较小时,通过控制前进键,直线电机302的往复轴向前推进,增大压力传感器306对皮肤穿刺口周围皮肤的压力大小,连接板303的下表面设置了LED照明灯19,通过第三开关18控制打开LED照明灯19,可以对穿刺口处进行照明,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操作。

主支撑板1的左右两端的器械收纳板2内设置了第一凹槽8与第二凹槽9,通过第一开关13控制打开第一凹槽8内设置的紫外杀菌灯11,可以对放置在第一凹槽8内的手术器械进行紫外杀菌;向第二凹槽9内加水,通过第二开关14控制打开第二凹槽9内的电加热板12可以对进行加热,可以对放置在第二凹槽9内的手术器械进行水浴加热消毒,第一凹槽8与第二凹槽9在盛放器械的同时还可以对器械进行消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