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底膜及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8124发布日期:2019-06-19 01:04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纺布底膜及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卫生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纺布底膜及卫生巾。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底膜,例如:聚乙烯膜(Polyethylene,PE膜)、PE透气膜和无纺布复合膜等,这些材料的透气性较差,如使用时间较长,使用部位会有闷热、潮湿等不适感,特别在炎热的夏季,这种不适感会被放大从而给人添加很多烦恼。此外,吸收芯吸纳的液体多为富含营养元素的生物质成分,加之制品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条件,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微生物大肆增长,增加了使用者的健康风险,同时微生物代谢产物还会产生恶臭气味。现市面上也有少数的无纺布做底膜的,它的透气效果非常好,但是防漏效果却不怎么理想。

常用的底膜是采用PE透气膜,PE透气膜是通过将PE母粒中添加惰性材料,比如:碳酸钙,然后在生产过程中经过拉伸形成微孔来使膜透气,但是这种微孔的透气量很小,研究表明,这种膜的水蒸气透气率往往只有2000g/m2·24h。即在规定温度、湿度条、一定的水蒸气压差和一定的厚度条件下,1m2的PE透气膜试样在24h内透过的水蒸汽量为2000g。如果加大其透气量,其防漏效果又不能保证。

市面的底膜还有通过纸与拒水无纺布复合,但是纸张与拒水无纺布复合虽有一定的防漏效果,但纸张的透气性较差,而且纸张具有一点的吸湿性,故其防漏效果不佳,另纸张硬度偏高,使用者在走动、起身、站立等姿势时使用的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透气性、安全性以及使用舒适度较高的无纺布底膜及卫生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底膜,所述无纺布底膜包括:第一拒水无纺布和打孔膜,所述打孔膜的第一面为凹凸面,第二面为光滑面;

所述第一拒水无纺布与所述打孔膜的凹凸面复合,其中,所述打孔膜的凹凸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孔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孔密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打孔膜的中心区域。

可选地,所述第二区域的孔密度为零。

可选地,所述无纺布底膜还包括:第二拒水无纺布,所述第二拒水无纺布与所述打孔膜的光滑面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拒水无纺布或所述第二拒水无纺布包括拒水热风无纺布、拒水防粘无纺布或拒水水刺无纺布。

可选地,所述无纺布底膜还包括:吸收层,所述吸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拒水无纺布和所述打孔膜的凹凸面之间。

可选地,所述打孔膜的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心形或梅花形。

可选地,所述打孔膜的孔的纵截面为漏斗形。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卫生巾,依次包括:隔边、面层、第三拒水无纺布、芯体和采用上述无纺布底膜,所述隔边与所述面层胶连接、所述第三拒水无纺布包裹所述芯体,所述第三拒水无纺布的一面与所述面层胶连接,所述第三拒水无纺布的另一面与所述无纺布底膜胶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拒水无纺布半包裹所述芯体,所述第三拒水无纺布和所述无纺布底膜之间设置有第四拒水无纺布。

本申请的一种无纺布底膜及卫生巾,其中,所述无纺布底膜包括:第一拒水无纺布和打孔膜,所述打孔膜的第一面为凹凸面,第二面为光滑面;所述第一拒水无纺布与所述打孔膜的凹凸面复合,其中,所述打孔膜的凹凸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孔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孔密度。

本申请提供的打孔膜可以提高产品的透气性和防漏性,采用拒水无纺布与打孔膜复合可再次增强产品的防漏性。承压情况下,打孔膜的凸起部位向下可以实现防漏,在没有承压的情况下,打孔膜的凸起部位又恢复成原始形状,承压和非承压两种状态下,所述打孔膜的孔都处于开放状态,可以快速的将热量传出,使用部位就更加的透气,使用时也更加的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纺布底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打孔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打孔膜的孔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纺布底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纺布底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生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拒水无纺布;2-打孔膜;3-第一区域;4-第二区域;5-第二拒水无纺布;6-吸收层;7-隔边;8-面层;9-第三拒水无纺布;10-芯体;11-孔;12-无纺布底膜;13-隔边结构胶;14-芯体结构胶;15-面料结构胶;16-底膜结构胶;17-第四拒水无纺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无纺布底膜12可以用在婴儿尿裤、婴儿尿片、婴儿拉拉裤、成人纸尿裤、成人护理用品、卫生巾、卫生护垫等产品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参见图1-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纺布底膜12,包括:

第一拒水无纺布1和打孔膜2,所述打孔膜2的第一面为凹凸面,第二面为光滑面;

所述第一拒水无纺布1与所述打孔膜2的凹凸面复合,其中,所述打孔膜2的凹凸面包括第一区域3和第二区域4,所述第一区域3的孔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4的孔密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打孔膜2为起单向导流作用的打孔膜,所述打孔膜2的第一面上所打的孔11形成了凹凸面,所述打孔膜2的孔11可以均匀排布也可以非均匀排布。所述打孔膜2可以提高产品的透气性和防漏性能,所述第一拒水无纺布1可以为拒水防粘无纺布(Spunbond+Meltblown+Spunbond Nonwovens,SMS无纺布),所述第一拒水无纺布1的强力高、过滤性能好、不含粘合剂并且无毒。所述打孔膜2的凹凸面与所述第一拒水无纺布1的一面通过热合或胶连接的形式复合,可以增强产品的防漏性能;所述打孔膜2的第二面为光滑面,所述光滑面上面打胶实现粘贴效果,在打孔膜2的光滑面打胶可以使得与粘贴物体之间更加紧密,不容易掉落。

所述第一拒水无纺布1位于皮肤接触侧,用于对如尿液这样的排泄液体进行第一重防漏和过滤;所述打孔膜2位于非皮肤接触侧(例如与衣服黏贴侧),用于对排泄液体进行第二重防漏,实现双重防漏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打孔膜2的孔11的纵截面可以为上小下大的漏斗形凸起结构,在所述打孔膜2受到压力时,所述打孔膜2的孔11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侧边倾倒,使得孔11处于闭合状态,在所述打孔膜2中的剩余液体则不会通过孔11被挤压出去。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打孔膜2的孔密度是单位面积上孔的数量,孔密度越大,相邻两个孔11之间的间距越小,所述第一区域3的孔密度与所述第二区域4的孔密度的比例可以为2:1~10:1。实际使用中,所述第二区域4会经常处于承压位置,因此所述第二区域4的孔11的密度越小,单位面积上孔的数量就越少。在承压时,极大的降低了液体由所述第二区域4被挤压出的可能性,使得所述第二区域4的密封效果就会更好。

可选地,所述第二区域4为所述打孔膜2的中心区域。以常见的纸尿裤或者卫生巾的实际使用中可知,所述无纺布底膜12的承压部位一般在中心区域,所述第二区域4为所述打孔膜2的中心区域可以降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因压力过大而把液体从孔11中挤压出去的可能性,同时所述第二区域4的孔11还可以保证所述无纺布底膜12的透气性。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4的孔11的密度可以为零。孔密度为零即所述第二区域4的区域无孔11。实际应用中,透过所述第一拒水无纺布1的液体流入所述打孔膜2,由于所述打孔膜2的第二区域4无孔11,在第二区域4受到压力的情况下,就不会有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区域4被挤压出去,保证了所述无纺布底膜12的防漏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打孔膜2的孔11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心形、花瓣形或梅花形等,所述打孔膜2或所述第一拒水无纺布1可以携带有印刷图案,并且所述打孔膜2和所述第一拒水无纺布1等长和/或等宽,以上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参见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纺布底膜12,包括:

第一拒水无纺布1、打孔膜2和第二拒水无纺布5,所述第一拒水无纺布1与所述打孔膜2的凹凸面通过热合或胶连接的形式复合,所述打孔膜2的光滑面与所述第二拒水无纺布5通过热合或胶连接的形式复合。所述打孔膜2的结构以及作用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拒水无纺布5包括拒水热风无纺布、拒水防粘无纺布或拒水水刺无纺布等,第二拒水无纺布5在外可以增强产品的柔软度和使用手感,第一拒水无纺布1和打孔膜2可以达到防漏和透气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一拒水无纺布1、打孔膜2和第二拒水无纺布5热合或胶连接在一起,三层拒水材料,实现三重防漏,使产品具有更好的防漏性并且不会降低所述无纺布底膜12的透气性。

参见图5,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纺布底膜12,包括:

第一拒水无纺布1、吸收层6和打孔膜2,所述第一拒水无纺布1与所述吸收层6通过热合或胶连接的形式复合,所述吸收层6与所述打孔膜2的凹凸面通过热合或胶连接的形式复合。所述打孔膜2的结构以及作用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层6可以是高分子、吸收纤维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可以吸收透过第一拒水无纺布1的液体。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一拒水无纺布1、吸收层6和打孔膜2热合在一起,吸收层6既能有效吸收透过第一拒水无纺布1的液体,又能吸收非使用部位排出的液体(例如使用者排出的水蒸气),有效的保证产品的干爽性,第一拒水无纺布1和打孔膜2又可以保证所述无纺布底膜12的透气性和防漏性。

参见图6,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生巾,包括:

隔边7、面层8、第三拒水无纺布9、芯体10和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无纺布底膜12,

所述隔边7与所述面层8通过隔边结构胶13连接;所述第三拒水无纺布9包裹所述芯体10,所述芯体10通过芯体结构胶14粘结在所述第三拒水无纺布9中;所述第三拒水无纺布9的一面与所述面层8通过面料结构胶15连接,所述第三拒水无纺布9的另一面与所述无纺布底膜12通过底膜结构胶16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拒水无纺布9半包裹所述芯体10,所述第三拒水无纺布9和所述无纺布底膜12之间设置有第四拒水无纺布17。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上述实施例的无纺布底膜12作为卫生巾的底膜,芯体10采用第三拒水无纺布9(拒水SMS纺粘无纺布)将芯体10进行半包裹,两种结构结合可以使卫生巾具有更好的防漏效果,并且在所述第三拒水无纺布9和所述无纺布底膜12之间增加第四拒水无纺布17,可以实现多重防漏,效果更好,其中,所述第四拒水无纺布17与所述第三拒水无纺布9和所述无纺布底膜12均胶连接,并且所述第三拒水无纺布9和所述第四拒水无纺布17可以采用拒水热风无纺布、拒水防粘无纺布或拒水水刺无纺布。

本申请实施例的卫生巾在上述实施例的无纺布底膜12作为底膜的前提下,配合芯体10设计做进一步的防漏设计,具有防漏结构的芯体10是可以是打孔膜或拒水无纺布半包裹的棉芯结构,半包裹是指在芯体10的正面吸收区域预留30-60mm用于对液体的吸收。具有所述无纺布复合底膜和芯体10的结构设计,可以在液体到达芯体10的时候就开始阻挡液体(经血、尿液及身体的其他排泄物),有效的防止产品外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