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遮阳篷或遮雨蓬的医用平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2537发布日期:2019-04-09 22:1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遮阳篷或遮雨蓬的医用平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遮阳篷或遮雨蓬的医用平车。



背景技术:

转运平车是一种适合急诊与急救病人的医用平车,它不但可以方便转运病人,而且将病人搬到检查台或床上以后不必将病人从担架上抬下来,只需将担架杆撤出即可,减少了病人从担架上抬下来时的痛苦。通常这种转运平车包括平车车体、车轮和活动软体担架,平车车体上表面为担架托,床单式担架托布放置在担架托上,床单式担架托布纵向两侧插有担架杆,在两个担架杆两端分别插入U型支撑杆。

在实际使用中,病人常常需要经过室外转运,然而在炙热的夏天,病人或者随同人员如长时间在室外容易被晒伤,而在雨天,又难以避免被雨淋,如病人或随同人员在行进过程中打伞,一来是由于随同人员在平车前后方,而病人躺在平车上,雨伞往往无法遮挡随同人员与病人的位置,二来由于随同人员行走,而病人躺在平车上,高度不同,导致撑伞的人难以操作,同时由于随同人员需要推动平车,导致撑伞不便,因此常常需要更多的人员陪同。因此,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转运平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在热天或雨天病人通过医用转运平车进行转运时便于折叠阳光或雨水,而提出的一种设有遮阳篷或遮雨蓬的医用平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设有遮阳篷或遮雨蓬的医用平车,包括平车车体,平车车体下方设有四条支腿,每条支腿设有一个车轮,平车车体上设有转运担架,在平车车体前后部各设有一个支撑架,每个支撑架两侧各通过螺纹连接一根竖直向上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一个U型卡槽和一个套筒,套筒设有内螺纹;它还包括伞状结构的棚架,棚架覆盖有篷布,棚架通过搭杆卡在U型卡槽中;在套筒中设有竖直向上的螺杆,螺杆顶部连接作为遮挡物的曲面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棚架包括长方框形状的主框架,在该主框架的四角位置各设有一根延长出去的搭杆用于与支撑杆上的U型卡槽搭接。

进一步的,所述棚架的主框架设有纵横交叉的两根加固杆,两根加固杆的交叉处连接一根竖直向上的立杆,立杆顶部设有4根斜杆分别连接主框架的四角。

进一步的,所述立杆的高度为20-35cm。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通过其底部的螺纹与焊接在支撑架顶部的螺母连接,所述U型卡槽焊接在支撑杆上,且焊接位置距离支撑架的顶部30-50cm;所述套筒也焊接在支撑杆上,且焊接位置距离支撑架的顶部80-120cm。

进一步的,所述平车车体下方设有储物空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平车上设计了可拆卸的棚架和曲面挡板,分别对随同人员和病人进行遮挡,能够解决病人在烈日下或者雨天进行转运时遮挡阳光或雨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应用广泛,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棚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轮,2-支腿,3-储物空间,4-平车车体,5-支撑架,6-支撑杆,7-棚架,8-篷布,9-曲面挡板,10-套筒,11-螺杆,12-U型卡槽,13-转运担架,14-搭杆,15-主框架,16-加固杆,17-斜杆,18-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医用平车包括平车车体4,与传统的医用平车相似,本实用新型的平车车体4下方设有四条支腿2,每条支腿2设有一个车轮1,通过车轮1实现平车整体的转运。平车车体4上设有转运担架13。本实用新型在平车车体4前后部各设有一个支撑架5,支撑架5为金属结构,每个支撑架5两侧各通过螺纹连接一根竖直向上设置的支撑杆6,支撑杆6上设有一个U型卡槽12和一个套筒10,套筒10设有内螺纹。套筒10和U型卡槽12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在支撑杆6上可以调节高度的结构。

它还包括伞状结构的棚架7,棚架7覆盖有篷布8,棚架7通过搭杆14卡在U型卡槽12中,棚架7通过覆盖篷布8,形成遮挡在平车上方的巨大的雨伞结构,与平车一起移动,从而避免阳光或雨水对平车上的转运担架13上的病人的影响;在套筒10中设有竖直向上的螺杆11,螺杆11顶部连接作为遮挡物的曲面挡板9。曲面挡板9作为随同人员前后位置的遮挡物,因此位于平车前方的曲面挡板9向前方延伸,平车后方的曲面挡板9向平车后方延伸,形成对称结构,如图1所示。这样前方和后方的随同人员如同有一顶随时移动的大帽子在头顶,避免阳光的照射或雨水的浇淋。为了避免棚架7上的篷布8对后方随同人员的视线的遮挡,篷布8应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如透明的塑料薄膜等。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棚架7采用主体结构的架体,棚架7包括长方框形状的主框架15,在该主框架15的四角位置各设有一根延长出去的搭杆14用于与支撑杆6上的U型卡槽12搭接。棚架7的主框架15设有纵横交叉的两根加固杆16,两根加固杆16的交叉处连接一根竖直向上的立杆18,立杆18顶部设有4根斜杆17分别连接主框架15的四角。优选的立杆18的高度为20-35cm。

如图3所示,支撑杆6通过其底部的螺纹与焊接在支撑架5顶部的螺母连接,U型卡槽12焊接在支撑杆6上,且焊接位置距离支撑架5的顶部30-50cm;套筒10也焊接在支撑杆6上,且焊接位置距离支撑架5的顶部80-120cm。

另外,平车车体4下方设有储物空间,用于放置病人的随身用品等。同时,根据需要还可以在支撑杆6顶部设置输液瓶的挂钩等部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在烈日天气或者雨天进行病人室外转运时,通过转运担架13将病人转运到平车车体4上,从储物空间3中取出并安装支撑杆6,然后将棚架7的4根搭杆14卡入支撑杆6上的U型卡槽12,该U型卡槽12的槽口向上,搭杆14卡入进入后将棚架7整体在病人上方罩住,通过棚架7上一体覆盖的篷布8遮挡病人上方的阳光或雨水。同时,将固定有曲面挡板9的螺杆11旋拧入支撑杆6上的套筒10中,通过螺纹旋拧调节曲面挡板9的高度,直到能够恰好遮挡随同人员的头顶。这时,前后两名随同人员推动平车经室外转运,由于有棚架7和曲面挡板9的保护,病人和随同人员都不会受到阳光的直射或雨水的浇淋。转运完成后,依次取下螺杆11、棚架7以及支撑杆6进行收藏放置。如转运过程需要对病人进行输液治疗,可以将输液瓶挂在支撑杆6上或者棚架7上。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