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消融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0959发布日期:2019-04-05 20:02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肿瘤消融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肿瘤消融针,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疾病,近年来,以射频消融技术为代表的局部消融治疗技术迅速发展,而消融针则是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治疗工具之一,消融针射频消融具有应用范围广、创伤小、疗效确切、可重复多次治疗、成本低等优势,为无法接受或者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途径,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肺、肾、前列腺、胰腺、子宫肌瘤等各种实体肿瘤等疾病,射频电极的发展是决定射频消融技术水平的决定因素。而现有的射频电极由于截面积小,治疗范围有限,而电极由于形状限制,消融不均匀,且达不到临床大多数特殊病例的需要,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此外,现有的多针尖可扩展电极针扩展后呈张开的伞状结构,对于位于特殊部位和毗邻重要脏器的肿瘤消融时,消融针容易损伤周围重要脏器,如肺、膈肌和心脏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同时,现有的多针尖电极针使用时需要逐针插入,使用起来极为不便,影响治疗效率,甚至增加并发症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融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肿瘤消融针,包括底座和套针管,所述的底座其中一端部固定有套针管,底座内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通过压扣限位设置有可在滑槽内滑动的滑板,滑板的底端面设置有齿条,底座的外部设置有收针旋钮,收针旋钮内端部同轴连接有与齿条啮合配合的齿轮,所述的布针管横穿套针管内腔,且布针管一端固定在滑板上,布针管外围均匀排布有可扩展电极针,所述的主电极针横穿布针管内腔并伸出套针管外端部,主电极针外端部设置有针头,内端焊接有电极板,且电极板通过导线与底座外的电极接头连接,电极板上开设有通孔,底座尾部通过偏心轴设置有转动旋钮,偏心轴上转动设置有限位套,限位套与底座固定连接,偏心轴上还固定有两个与偏心轴偏心设置的偏心块,两个偏心块分别位于电极板的两侧,其中一个偏心块处于限位套内,另一个偏心块通过带孔立板设置在滑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可扩展电极针包括长针和短针,其中相连两根长针之间均排布有一根短针。

进一步,所述的长针和短针均经过弯曲成爪子型。

进一步,所述的可扩展电极针为中空结构,滑板上设置有引液管,引液管的外端穿出底座外,可拓展电极针内腔与引液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由上盖和下盖扣合而成,上盖顶部设置有透明板,透明板上设置有刻度,下盖上设置有与滑板尾部固定连接的环形指针,环形指针与刻度位置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滑板,可驱动布针管上的可扩展电极针伸出套针管端部,实现可扩展电极针的同步收放,使用起来极为便利,而且,可扩展电极针包括长针和短针,长针和短针均经过弯曲成爪子型,可有效扩大消融的范围,保证消融时能够均匀消融,而且,消融时针尖只会顺应性刺入肿瘤四周,而不会像现有的伞状消融针一样反向回勾实现完全消融肿瘤,尤其对于肿瘤毗邻肺、膈肌和心脏大血管等脏器时,消融电极不会反向回勾包绕肿瘤,不会损伤周围重要脏器,避免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设置偏心轴和偏心块,可实现套针管外端部的灵活封闭。设置引液管,可通过可扩展电极针实现注射药物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偏心块、限位套结构连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偏心块、转动旋钮结构连接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滑板、环形指针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针管、2-压扣、3-滑板、4-齿条、5-收针旋钮、6-齿轮、7-布针管、8-主电极针、9-针头、10-电极板、11-电极接头、12-偏心轴、13-转动旋钮、14-限位套、15-偏心块、16-立板、17-长针、18-短针、19-引液管、20-上盖、21-下盖、22-透明板、23-环形指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7所示,一种肿瘤消融针,包括底座和套针管1,所述的底座其中一端部固定有套针管1,底座内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通过压扣2限位设置有可在滑槽内滑动的滑板3,滑板3的底端面设置有齿条4,底座的外部设置有收针旋钮5,收针旋钮5内端部同轴连接有与齿条4啮合配合的齿轮6,所述的布针管7横穿套针管1内腔,且布针管7一端固定在滑板3上,布针管7外围均匀排布有可扩展电极针,使用时,可通过转动收针旋钮5带动齿轮6转动,齿轮6与齿条4啮合驱动滑板3在滑槽内平移,由于布针管7固定在滑板3上,滑板3移动时,可驱动布针管7上的可扩展电极针伸出套针管1端部,实现可扩展电极针的同步收放,使用起来极为便利,优选地,可扩展电极针包括长针17和短针18,其中相连两根长针17之间均排布有一根短针18,长针17和短针18均经过弯曲成爪子型,通过滑板3平移实现放针,当长针17尖部伸出端部套针管1后,由于其经过弯曲成型,所有长针17会弯曲分布成爪子型,可有效扩大消融的范围,而且可保证消融时能够均匀消融,当短针18伸出套针管1端部后,经过弯曲成型的短针18液会像长针17一样分布成爪子型,而且短针18形成的爪子型结构会处于长针17形成抓形结构之后,形成两排消融的抓形结构,进一步保证其消融范围,而且,由于长针17和短针18均弯曲呈爪子型,而且,消融时针尖只会顺应性刺入肿瘤四周,而不会像现有的伞状消融针一样反向回勾实现完全消融肿瘤,尤其对于肿瘤毗邻肺、膈肌和心脏大血管等脏器时,消融电极不会反向回勾包绕肿瘤,不会损伤周围重要脏器,避免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此外,相连两根长针17之间均排布有一根短针18(即为交错排布),保证短针18可对两根长针17的中间空隙处进行消融,保证消融的均匀性。所述的主电极针8横穿布针管7内腔并伸出套针管1外端部,主电极针8外端部设置有针头9,无需使用时,针头9可堵住套针管1端部,避免可扩展电极针外露,使用时,针头9可刺入肿瘤内部进行消融,主电极针8内端焊接有电极板10,且电极板10通过导线与底座外的电极接头11连接,通过电极接头11给电极板10通电,使得主电极针8通电发热,热量经由主电极针8传递至各个可扩展电极针上,实现高温消融。电极板10上开设有通孔,底座尾部通过偏心轴12设置有转动旋钮13,偏心轴12上转动设置有限位套14,限位套14与底座固定连接,偏心轴12上还固定有两个与偏心轴12偏心设置的偏心块15,两个偏心块15分别位于电极板10的两侧,其中一个偏心块15处于限位套14内,另一个偏心块15通过带孔立板16设置在滑槽内,使用时,由于偏心轴12为偏心设置,当转动转动旋钮13时,由于偏心块15和限位套14的相互作用,偏心轴12会拉动电极板10向底座尾部平移一段距离,使得针头9刚好封闭住套针管1外端部,避免可扩展电极针外露,需要使用时,反向转动转动旋钮13,偏心轴12拉动电极板10向底座前部平移一段距离,针头9脱离套针管1端部,使得可扩展电极针可伸出套针管1外端,通过偏心轴12和偏心块15的设计,可便利的完成针头9的收放,实现套针管1端部的封闭。

优选地,所述的可扩展电极针为中空结构,滑板3上设置有引液管19,引液管19的外端穿出底座外,可拓展电极针内腔与引液管19连通,在消融的同时,可通过可扩展电极针实现引液功能,消融完成后,可通过引液管19注入药液,药液可通过可扩展电极针注入各个消融部位。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由上盖20和下盖21扣合而成,便于拆卸。上盖20顶部设置有透明板22,透明板22上设置有刻度,下盖21上设置有与滑板3尾部固定连接的环形指针23,环形指针23与刻度位置对应,放针时,可通过观察环形指针23的刻度位置以知悉可扩展电极的扩展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使用时,将消融针伸入病患处,反向转动转动旋钮13,偏心轴12拉动电极板10向底座前部平移一段距离,针头9脱离套针管1端部,然后转动收针旋钮5带动齿轮6转动,齿轮6与齿条4啮合驱动滑板3在滑槽内平移,驱动布针管7上的可扩展电极针伸出套针管1端部,形成抓形结构,然后将电极接头11与外部的治疗仪接通给电极板10通电,主电极针8通电发热,热量经由主电极针8传递至各个可扩展电极针上,对肿瘤部位进行高温消融,消融完成后,通过引液管19通入药液,药液通过可扩展电极针注入各个消融部位,完成后,反向转动收针旋钮5,将可扩展电极针收入套针管1内,同时正向转动转动旋钮13,将针头9向后拉动,封闭住套针管1外端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