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8737发布日期:2019-04-13 01:01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引流管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引流管取出器。



背景技术:

在各大医院的外科手术室,医生经常需要放置引流管到患者伤口部位进行引流,而在对患者伤口部位进行外缝合时,偶尔会缝合失误,造成缝合线穿过将所用到的引流管的置于患者伤口的一端,使得将引流管和患者皮肤软组织缝合在一起,如此,在引流完毕后,则使得难以拔出引流管。

传统的做法则是拆线,以使将患者伤口部位打开,再抽出脱离缝合线的引流管,继而重新缝合患者伤口外部位,如此,则使得会增加患者痛苦,增加患者伤口感染的几率,延长患者手术周期及增加医生工作负担,使得得不偿失。

藉此,针对上述现状,设计出一款可切断引流管上缝合线的引流管取出器,以使免去拆线、免去抽出脱离缝合线的引流管及重新缝合患者伤口外部位等手术操作,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引流管取出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引流管取出器,包括适于套设引流管的环形切刀及连接于所述环形切刀后端的手柄;

其中,所述环形切刀前端打磨成型有一用以切断医用缝合线的环形刀刃。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环形刀刃的外表面与所述环形切刀的外表面相齐平,所述环形刀刃的内表面成型为向外张开的倾斜面。

优选地,所述环形刀刃的外表面与所述环形刀刃的内表面之间的夹角为R,所述R=10度-45度。

优选地,所述手柄成型为长条状结构,且所述手柄沿所述环形切刀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手柄连接端与所述环形切刀后端端面相连接形成一体,且所述手柄连接端两侧对应设有与所述环形切刀后端端面相连接形成一体的加强筋。

优选地,还包括一设于所述手柄后端的与所述手柄后端相连接形成一体的手指环。

优选地,所述环形切刀、手柄、加强筋及所述手指环均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地,所述环形切刀、手柄及所述加强筋表面均涂覆有一层碘伏涂层。

优选地,所述环形切刀外表面后端开设有一缺口槽,所述缺口槽的两侧到两所述加强筋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所述环形切刀的长度为L1,所述手柄的长度为L2;

其中,所述L1=0.5cm-2.0cm;所述L2=10.0cm-20.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引流管取出器,在具体实施时,设置有适于套设引流管的环形切刀及连接于所述环形切刀后端的手柄;所述环形切刀前端打磨成型有一用以切断医用缝合线的环形刀刃,如此,在对患者伤口部位进行外缝合后抽离所用到的引流管,当所用到的引流管抽不动时,则判断有缝合线穿过其表面,此时,一方面,自所用到的引流管的末端来穿设本实用新型,以使所述环形切刀的环形刀刃朝前套在所用到的引流管外,自引流管穿入孔推入患者伤口皮肤内,在推入过程中,所述环形切刀的环形刀刃即会切断穿过引流管的误操作的缝合线,以使实现引流管与误操作的缝合线相脱离,继而抽离出本实用新型,则可实现引流管可轻易取出,所用到的引流管在取出后,非误操作的缝合线依然缝合在患者伤口皮肤外,使得不会影响患者伤口的缝合,使得在缝线误操作时可省去拆线、省去抽出脱离缝合线的引流管及重新缝合患者伤口外部位等手术操作,使得能大大的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伤口感染的几率,缩短患者手术周期及减轻医生工作负担,另一方面,手握所述手柄,即使得便于所述环形切刀的推拉,使得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进而,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其二、在本技术方案中,一方面,所述环形刀刃的外表面与所述环形切刀的外表面相齐平,所述环形刀刃的内表面成型为向外张开的倾斜面,如此一来,则使得在近乎直线推动所述环形切刀时,所述环形刀刃不会切到引流管本身,使得避免因切到引流管本身而将切到的引流管粉屑残留于患者伤口内引发后遗症,使得能更好避免患者伤口感染,另一方面,所述手柄连接端两侧对应设有与所述环形切刀后端端面相连接形成一体的加强筋,使得所述手柄与所述环形切刀之间连接牢固性强而不易断裂,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可靠,进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

其三、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设于所述手柄后端的与所述手柄后端相连接形成一体的手指环,如此,手握所述手指环,即使得能更好的推拉本实用新型,使得操作更加便携,另一方面,由于所述环形切刀、手柄及所述加强筋表面均涂覆有一层碘伏涂层,所设置的碘伏涂层则使得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抑菌及杀菌效果,使得避免将细菌带到病人伤口及其周边皮肤软组织内,以避免病人伤口及其周边皮肤软组织因感染细菌而发生炎症,进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靠性能得到大大加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引流管取出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切刀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引流管取出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

引流管取出器1000;

环形切刀10;

环形刀刃101;缺口槽102;

手柄20;

加强筋201;

手指环30;

引流管20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引流管取出器1000,包括适于套设引流管2000的环形切刀10及连接于所述环形切刀10后端的手柄20;

其中,所述环形切刀10前端打磨成型有一用以切断医用缝合线的环形刀刃101。

针对上文所述,需要阐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引流管取出器1000,在具体实施时,因设置有适于套设引流管2000的环形切刀10及连接于所述环形切刀10后端的手柄20;所述环形切刀10前端打磨成型有一用以切断医用缝合线的环形刀刃101,如此,在对患者伤口部位进行外缝合后抽离所用到的引流管2000,当所用到的引流管2000抽不动时,则判断有缝合线穿过其表面。

一方面,自所用到的引流管2000的末端来穿设本实用新型,以使所述环形切刀10的环形刀刃101朝前套在所用到的引流管2000外,自引流管2000穿入孔推入患者伤口皮肤内,在推入过程中,所述环形切刀10的环形刀刃101即会切断穿过引流管2000的误操作的缝合线,以使实现引流管2000与误操作的缝合线相脱离,继而抽离出本实用新型,则可实现引流管2000可轻易取出,所用到的引流管2000在取出后,非误操作的缝合线依然缝合在患者伤口皮肤外,使得不会影响患者伤口的缝合,使得在缝线误操作时可省去拆线、省去抽出脱离缝合线的引流管2000及重新缝合患者伤口外部位等手术操作,使得能大大的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伤口感染的几率,缩短患者手术周期及减轻医生工作负担。

另一方面,手握所述手柄20,即使得便于所述环形切刀10的推拉,使得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

进而,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刀刃101的外表面与所述环形切刀10的外表面相齐平,所述环形刀刃101的内表面成型为向外张开的倾斜面。

如此一来,则使得在近乎直线推动所述环形切刀10时,所述环形刀刃101不会切到引流管2000本身,使得避免因切到引流管2000本身而将切到的引流管2000粉屑残留于患者伤口内引发后遗症,使得能更好的避免患者伤口感染。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刀刃101的外表面与所述环形刀刃101的内表面之间的夹角为R,所述R=10度-45度。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R=10度,以使所述环形刀刃101,非常锋刃,使得其切断误操作缝合线效果好。

且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柄20成型为长条状结构,且所述手柄20沿所述环形切刀10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手柄20连接端与所述环形切刀10后端端面相连接形成一体,且所述手柄20连接端两侧对应设有与所述环形切刀10后端端面相连接形成一体的加强筋201。

因所述手柄20连接端两侧对应设有与所述环形切刀10后端端面相连接形成一体的加强筋201,如此,则使得所述手柄20与所述环形切刀10之间连接牢固性强而不易断裂,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可靠。

进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

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设于所述手柄20后端的与所述手柄20后端相连接形成一体的手指环30。

如此,手握所述手指环30,即使得能更好的推拉本实用新型,使得操作更加便携。

此外,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切刀10、手柄20、加强筋201及所述手指环30均为不锈钢材质,使得本实用新型坚固耐用。

进一步需要补充的是,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环形切刀10、手柄20及所述加强筋201表面均涂覆有一层碘伏涂层。

所设置的碘伏涂层则使得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抑菌及杀菌效果,使得避免将细菌带到病人伤口及其周边皮肤软组织内,以避免病人伤口及其周边皮肤软组织因感染细菌而发生炎症。

进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靠性能得到大大加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

更进一步需要补充的是,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环形切刀10外表面后端开设有一缺口槽102,所述缺口槽102的两侧到两所述加强筋201的距离相等。

如此,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向所述缺口槽102一侧手扳所用到的引流管2000,即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手柄20能与所用到的引流管2000之间形成一定夹角,使得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推拉等操作。

并且,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切刀10的长度为L1,所述手柄20的长度为L2;

其中,所述L1=0.5cm-2.0cm;所述L2=10.0cm-20.0cm。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环形切刀10的长度L1=1.0cm,所述手柄20的长度L2=15.0cm。

其他实施例等,在此,不做一一举例说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易实施,易操作,实用性强,专用性强,制造成本低,使得本实用新型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