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镊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6217发布日期:2019-11-08 23:26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医用镊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医用镊子。



背景技术:

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镊子;眼科用的镊子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限定钳夹面积和紧度,需要医务人员用手持续调控,在检查患者眼部情况时,医务人员需要用手直接张开患者眼部,若未及时消毒,则容易使医务人员感染,影响医务人员健康。不同医务人员在使用镊子时操作力度不同,若控制不好力度,被夹持物容易滑落,造成资源浪费,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较多的工作负担。镊子头部容易碰到眼皮内侧和眼球,镊子容易受到污染,再用镊子夹持其他医疗物品时,容易受感染,对患者造成伤害;在不使用镊子时,若放置不当,镊子尖端容易误伤医务人员和患者,使用时,极易挡住光线,影响医务人员观察眼部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增加夹持紧度和自动照明的医用镊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医用镊子,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镊臂,两个镊臂的前端对称布设有撑杆;两个镊臂之间布设有两个相互铰接的固定杆,固定杆和镊臂之间通过第一弹簧相连接;两个镊臂沿其长度方向的上平面均布设有连接杆、固定片和紧固绳,所述连接杆和紧固绳接触连接;所述紧固绳的起始端固定于其中一个镊臂的上平面,紧固绳的尾端绕过镊臂的铰接处并水平向前绕过固定杆的铰接处、再次绕回镊臂继而固定于另一个镊臂的上平面;其中一个所述镊臂沿其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由前至后依次布设有支座、指座和照明系统,所述指座固定于连接杆上部,另一个镊臂沿其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由前至后依次布设有纽扣电池、支座和指座,两个镊臂内侧面的中部分别嵌有导电片,两个所述导电片分别与照明系统、纽扣电池电性连接;两个镊臂的末端均布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通过伸缩机构连接有可进行前后运动的镊尖,所述镊尖为钝性结构,套筒的内侧面固定有夹持座。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镊臂的铰接处布设有固定轴,两个所述固定杆的铰接处设有连接轴,所述第一弹簧位于镊臂内侧面的后端,所述镊臂和固定杆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系统包括灯罩、LED灯和导线;所述灯罩通过螺钉固定于镊臂的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灯罩呈半封闭式结构,灯罩的敞口处朝向镊臂的后端;灯罩敞口处的面积大于灯罩各封闭处的面积,灯罩底部布设有LED灯,所述LED灯通过导线与导电片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镊臂内部分别对称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均与导电片连接,其中一个通孔与纽扣电池连接,另一个通孔与照明系统连接,所述导线安装于通孔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支座、推柄、推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推杆布设于镊臂内部与镊尖连接,所述支座为两个,分别固定于两个镊臂的外侧面;所述推柄布设于两个支座之间,推柄分别与两个支座铰接;推柄一端深入镊臂内部与推杆铰接;镊尖外壁布设有第二弹簧,镊尖与推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指座的宽度大于镊臂的宽度,所述指座与镊臂接触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撑杆靠近镊臂处的内侧面之间横向连接有扭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片呈Ω形结构,固定片倒置于镊臂的上平面,固定片中部夹固连接杆,固定片的两侧通过螺钉固定于镊臂上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镊臂的外壁附着有绝缘涂料,所述指座上部设有防滑纹,所述夹持座一侧布设有锯形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镊臂的前端对称布设有撑杆,在医务人员检查患者眼部时,先闭合镊子将撑杆水平放置于眼部,张开镊臂同时撑杆支撑眼部的眼皮,避免在检查患者眼部情况时,直接用手接触患者眼部,使用方便卫生,同时保证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2.在使用镊子时,医务人员拇指与食指放置于指座上,通过指座受力推动紧固线带动固定杆移动,从而使镊臂闭合;增加被夹持物的受力,防止在夹持过程中被夹持物受力过小滑落。

3.当持续增大指座受力时,指座推动伸缩机构带动镊尖移动,防止在不使用镊子时镊尖误伤医务人员或者患者,镊臂推动镊尖夹持隐形眼镜等较小医用物品,区分医用物品夹持,使用方便;镊尖为钝性结构,防止在夹持物品时镊尖扎坏物品。

4.嵌于两个镊臂内侧面中部的导电片连接时,纽扣电池通过导电片将电力传输至LED灯,使LED 灯点亮,照明方便;灯罩呈半封闭式结构,灯罩的敞口处朝向镊臂的后端;灯罩敞口处的面积大于灯罩各封闭处的面积,避免灯光在灯罩内多次反射,造成光束通量分布不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镊子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医用镊子的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医用镊子的镊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医用镊子的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医用镊子的图1中B向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医用镊子的图1中C向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医用镊子的图1中D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是固定轴,2是紧固绳,3是纽扣电池,4是指座,5是连接杆,6是导电片,7是推杆,8是镊臂,9是固定杆,10是第一弹簧,11是夹持座,12是撑杆,13是连接轴,14是灯罩,15是LED灯,16是套筒,17是第二弹簧,18是镊尖,19是推柄,20是支座,21是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7所示,医用镊子,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镊臂8,两个镊臂8的前端对称布设有撑杆12;两个镊臂8之间布设有两个相互铰接的固定杆9,固定杆9和镊臂8之间通过第一弹簧10相连接;两个镊臂8沿其长度方向的上平面均布设有连接杆5、固定片21和紧固绳2,所述连接杆5和紧固绳2接触连接;所述紧固绳2的起始端固定于其中一个镊臂8的上平面,紧固绳2的尾端绕过镊臂8的铰接处并水平向前绕过固定杆9的铰接处、再次绕回镊臂8继而固定于另一个镊臂8的上平面;其中一个所述镊臂8沿其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由前至后依次布设有支座20、指座4和照明系统,所述指座4固定于连接杆5上部,另一个镊臂8沿其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由前至后依次布设有纽扣电池3、支座20和指座4,两个镊臂8内侧面的中部分别嵌有导电片6,两个所述导电片6分别与照明系统、纽扣电池3电性连接;两个镊臂8的末端均布设有套筒16,所述套筒16的内部通过伸缩机构连接有可进行前后运动的镊尖18,所述镊尖18为钝性结构,套筒16的内侧面固定有夹持座11。

两个所述镊臂8的铰接处布设有固定轴1,两个所述固定杆9的铰接处设有连接轴13,所述第一弹簧10位于镊臂8内侧面的后端,所述镊臂8和固定杆9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照明系统包括灯罩14、LED灯15和导线;所述灯罩14通过螺钉固定于镊臂8的长度方向的外侧面,灯罩14呈半封闭式结构,灯罩14的敞口处朝向镊臂8的后端;灯罩14敞口处的面积大于灯罩14各封闭处的面积,避免灯光在灯罩14内多次反射,造成光束通量分布不均;灯罩14底部布设有LED灯15,所述LED灯15通过导线与导电片6连接。

两个所述镊臂8内部分别对称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均与导电片6连接,其中一个通孔与纽扣电池3连接,另一个通孔与照明系统连接,所述导线安装于通孔内部。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支座20、推柄19、推杆7和第二弹簧17,所述推杆7布设于镊臂8内部与镊尖18连接,所述支座20为两个,分别固定于两个镊臂8的外侧面;所述推柄19布设于两个支20之间,推柄19分别与两个支座20铰接;推柄19一端深入镊臂8内部与推杆7铰接;镊尖18外壁布设有第二弹簧17,镊尖18与推杆7连接。

所述指座4的宽度大于镊臂8的宽度,所述指座4与镊臂8接触连接。指座4底部距离推柄19顶部范围为3~5cm。

两个所述撑杆12靠近镊臂8处的内侧面之间横向连接有扭簧。增大撑杆12的张力,使用撑杆12时,先闭合镊子将撑杆12水平放置于眼部,张开镊臂8同时撑杆12支撑眼皮,观察眼部情况。

所述固定片21呈Ω形结构,固定片21倒置于镊臂8的上平面,固定片21中部夹固连接杆5,固定片21的两侧通过螺钉固定于镊臂8上平面。使用时,指座4受力推动连接杆5在固定片21中部移动。

所述镊臂8的外壁附着有绝缘材料,本实施例中的绝缘材料为橡胶,所述指座4上部设有防滑纹,防止在操作过程中镊子滑落;所述夹持座11一侧布设有锯形齿,防止在夹持过程中医用物品滑落。

医务人员拇指与食指放置于指座4上,指座4受力带动连接杆5推动紧固绳2向固定杆方向移动;紧固绳2带动固定杆9铰接处的连接轴13向镊臂8前端移动,固定杆9拉动第一弹簧10向镊臂8前端移动,镊臂8受弹簧的张力闭合;夹持座11夹持医用物品;当指座4受力增加时,连接杆5推动紧固绳2继续移动,指座4推动推柄19移动,推柄19铰接的推杆7随推柄19的移动推动镊尖18移动,第二弹簧17收缩,镊尖18夹持较小医用物品;镊臂8闭合至分别嵌于两个镊臂8内侧面中部的导电片6连接状时,纽扣电池3通过导电片6将电力传输至LED灯15,使LED 灯15点亮,照明方便;所述灯罩14聚集LED灯的灯光于镊臂8末端,观察患者眼部情况更加清晰。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