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治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3052发布日期:2019-05-17 20:08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采血治疗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血治疗车。



背景技术:

动/静脉采血是医生观察患者病情的重要方式,也是护理人员较为常用的技术操作。目前,病房护理人员没有配备专门采血治疗车,一般是用输液治疗车代替。

现有的治疗车功能单一,没有固定的操作治疗盘和分类放置的采血管,医护人员操作治疗时,需另外备置治疗盘和采血管。治疗盘和采血管开放放置在治疗车台面上,不但使操作台面积减小而影响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操作,也容易出现护理差错。另外,分散放置在治疗车上的抽血管,不但使治疗车看起来凌乱,而且医护人员完成每位患者的采血操作须重复进行整理,既费时又费力。有时护理人员为了方便,在完成几个病人采血后,将采血管混合在一起,这样不利于再次核对,是护理差错的源头。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方便操作,提高护理质量,又能保证护理安全、避免出现护理差错的采血治疗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治疗车,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治疗车使用时操作台面凌乱、操作不便、容易出现护理差错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采血治疗车,包括多根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第一操作台,采血治疗车还包括:第二操作台,设置在支撑杆上;侧板,连接多根支撑杆;活动支架,其中部铰接在侧板上,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分别铰接安装在活动支架的两端;采血盒,设置在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上,采血盒的内腔由纵横向隔板分隔成多个格子。

进一步地,活动支架为H型,包括两根竖杆和一根横杆,两根竖杆分别铰接在横杆的两端,横杆铰接在侧板上,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分别铰接安装在竖杆的两端。

进一步地,侧板上设有用于对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

进一步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螺钉,穿设在侧板的上下两侧,用于在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叠加放置时固定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第二定位螺钉,穿设在侧板的左右两侧,用于在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平行放置时固定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

进一步地,每个格子61上均设有床号牌。

进一步地,还包括:置物盒,设置在侧板的外侧,置物盒内设有多个用于放置不同物品的小隔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锐器盒、医用垃圾篓和生活垃圾篓,锐器盒、医用垃圾篓以及生活垃圾篓均安装在支撑杆的下部。

进一步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根,位于同一侧的两根支撑杆的顶部通过一U型推车手柄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上均设有凹陷部,采血盒置于凹陷部内。

进一步地,每根支撑杆的底部均设有一脚轮,至少一个脚轮为带刹车脚轮。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采血治疗车,通过设置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在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上均设置采血盒,采血盒的内腔由纵横向隔板分隔成多个格子,并且将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分别铰接在活动支架的两端,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将采血管按照不同病人分类放置在不同的格子中,一个操作台面放完后可转动活动支架将另一个操作台面升上来继续将采血管放置在第二个采血盒中,该采血治疗车操作方便,可避免操作台面凌乱,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出现护理差错。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血治疗车的结构示意图(置物盒未示出)。

图2为图1中的采血治疗车拿掉采血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血治疗车中活动支架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血治疗车的结构示意图(活动支架和采血盒未示出)。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支撑杆;20、第一操作台;21、凹陷部;30、第二操作台;40、侧板;50、活动支架;60、采血盒;61、格子;70、定位组件;71、第一定位螺钉;72、第二定位螺钉;80、置物盒;90、锐器盒;100、医用垃圾篓;110、生活垃圾篓;120、U型推车手柄;130、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采血治疗车,包括多根支撑杆10、第一操作台20、第二操作台30、侧板40、活动支架50和采血盒60。其中,第一操作台20和第二操作台30均设置在支撑杆10上。侧板40连接多根支撑杆10。活动支架50的中部铰接在侧板40上。第一操作台20和第二操作台30分别铰接安装在活动支架50的两端。采血盒60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操作台20和第二操作台30上,采血盒60的内腔由纵横向隔板分隔成多个格子61。

应用本实施例的采血治疗车,通过设置第一操作台20和第二操作台30,在第一操作台20和第二操作台30上均设置采血盒60,采血盒60的内腔由纵横向隔板分隔成多个格子61,并且将第一操作台20和第二操作台30分别铰接在活动支架50的两端,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将采血管按照不同病人分类放置在不同的格子61中,一个操作台面放完后可转动活动支架50将另一个操作台面升上来继续将采血管放置在第二个采血盒60中,该采血治疗车操作方便,可避免操作台面凌乱,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出现护理差错。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活动支架50为H型,包括两根竖杆和一根横杆。其中,两根竖杆分别铰接在横杆的两端,横杆的中部铰接在侧板40上,第一操作台20和第二操作台30分别铰接安装在竖杆的两端。这样,可提高第一操作台20和第二操作台30之间连接以及转动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使用时方便对第一操作台20和第二操作台30进行定位,使其保持稳定,在侧板40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一操作台20和第二操作台30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70。

具体地,该定位组件70包括第一定位螺钉71和第二定位螺钉72。其中,第一定位螺钉71穿设在侧板40的上下两侧,用于在第一操作台20和第二操作台30叠加放置时固定第一操作台20和第二操作台30;第二定位螺钉72,穿设在侧板40的左右两侧,用于在第一操作台20和第二操作台30平行放置时固定第一操作台20和第二操作台30。具体应用时,定位组件70不仅仅局限于采用螺钉,也可以使用如弹簧卡等现有的结构,只要能对第一操作台20和第二操作台30起到固定作用即可。

为了更加方便对采血管进行分开存放和管理,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个格子61上均设置有床号牌。将不同病人的采血管分别存放在不同的格子61内时,可通过床号牌加以区分。

在本实施例中,该采血治疗车还包括置物盒80,该置物架80设置在侧板40的外侧,置物盒80内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不同物品的小隔间。在该置物盒80内可放置棉签、采血针、手套、压脉带、备用采血管、皮肤消毒液等采血用品,进一步提高了该采血治疗车的使用便捷性,更加方便对采血所需物品进行管理。

在本实施例中,该采血治疗车还包括锐器盒90、医用垃圾篓100和生活垃圾篓110,该锐器盒90、医用垃圾篓100以及生活垃圾篓110均安装在支撑杆10的下部。便于对采血垃圾进行收集。

为了提高采血盒60置于第一操作台20和第二操作台30上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操作台20和第二操作台30上均设置有凹陷部21,将采血盒60置于该凹陷部21内,有效提高了采血盒60放置的稳定性,避免其从第一操作台20或第二操作台30上滑落。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0的数量为四根,并且位于同一侧的两根支撑杆10的顶部通过一个U型推车手柄120相连接,方便推拉移动该采血治疗车。每根支撑杆10的底部均设有一脚轮130,至少一个脚轮130为带刹车脚轮,在使用时,可通过带刹车的脚轮锁住该采血治疗车,保持采血治疗车的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