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能振动康复美容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1354发布日期:2019-06-13 15:4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能振动康复美容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能振动康复美容仪。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运动的减少,很多人腹部会积压脂肪,造成水肿,尤其在产后人群中较为常见。

因此,需要一种保健医疗器械以消除局部水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能振动康复美容仪,以消除局部水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能振动康复美容仪,包括:

交互装置,与主电路板电连接,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并发送给所述主电路板;

所述主电路板,分别与气泵、负压发热工作头和振动发热工作头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气泵、气路模式电磁阀、负压发热工作头和振动发热工作头中的至少一种工作;

所述气泵,气路输出端通过气路与气路模式电磁阀的入口连接,并经所述气路模式电磁阀的出口连接至负压发热工作头的负压端,用于根据所述主电路板的控制进行工作使得所述气路产生负压;

所述气路模式电磁阀,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主电路板提供的电流控制所述气路中的气压;

所述负压发热工作头,用于在所述主电路板的控制下利用负压吸住皮肤和/或将温度传导到皮肤;

所述振动发热工作头,用于在所述主电路板的控制下进行振动和/或将温度传导到皮肤;

电源,电连接至所述主电路板,用于为所述主电路板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发热工作头包括第一热传导电路和第一发热片,所述振动发热工作头包括振动电机电路、电机、第二热传导电路和第二发热片;

所述第一热传导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电路板,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发热片;

所述振动电机电路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电路板,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机;

所述第二热传导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电路板,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发热片。

进一步地,所述交互装置包括触摸屏。

进一步地,还包括:

气路转换器,位于所述气路模式电磁阀和调节阀之间,用于将所述气路转换为两路并联气路,所述并联气路中的一路连接至所述负压发热工作头,所述并联气路中的另一路经所述调节阀后引出;

调节阀,用于降低或保持所述并联气路中的气压。

进一步地,还包括:

过滤器,连接至所述气路转换器和所述负压发热工作头之间,用于存留所述负压发热工作头工作时吸进去的污渍。

进一步地,还包括:

外加风扇,连接至所述主电路板,用于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发热工作头的数量为3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交互装置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并发送给主电路板,主电路板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气泵、气路模式电磁阀、负压发热工作头和振动发热工作头中的至少一种工作,从而可以利用发热、振动和负压来做到通气活血,从而消除局部水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热能振动康复美容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热能振动康复美容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热能振动康复美容仪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局部(如腹部、腿部或面部等)肥胖的人群消除水肿的情况,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热能振动康复美容仪包括交互装置10、主电路板20、气泵30、气路模式电磁阀40、负压发热工作头50、振动发热工作头60和电源70。

其中,交互装置10,与主电路板20电连接,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并发送给主电路板20;

主电路板20,分别与气泵30、负压发热工作头50和振动发热工作头60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气泵30、气路模式电磁阀40、负压发热工作头50和振动发热工作头60中的至少一种工作;

气泵30,气路输出端通过气路与气路模式电磁阀40的入口连接,并经所述气路模式电磁阀40的出口连接至负压发热工作头50的负压端,用于根据所述主电路板的控制进行工作使得所述气路产生负压;

气路模式电磁阀40,与主电路板20电连接,用于根据主电路板20提供的电流控制所述气路中的气压;

负压发热工作头50,用于在主电路板20的控制下利用负压吸住皮肤和/或将温度传导到皮肤;

振动发热工作头60,用于在主电路板20的控制下进行振动和/或将温度传导到皮肤;

电源70,电连接至主电路板20,用于为主电路板20供电。

其中,负压是低于常压的气体压力状态。气泵即空气泵,从一个封闭空间排除空气或从封闭空间添加空气的一种装置。气泵主要分为电动气泵、手动气泵和脚动气泵。电动气泵是以电力为动力的气泵,通过电力不停压缩空气,产生气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气泵为电动气泵。气路模式电磁阀40包括磁线圈和磁芯。振动发热头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优选为3个,可以位于待使用局部(如腹部)的不同位置。交互装置10包括触摸屏,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并可以显示当前的功能,从而可以很好地与用户互动。交互装置10通过控制排线与主电路板20电连接。主电路板20包括处理器。主电路板20通过两路电路连接至振动发热工作头60,一路用于振动,另一路用于发热。

用户在使用该热能振动康复美容仪时,可以通过交互装置10输入操作指令,交互装置10将该操作指令发送给主电路板20,主电路板20解析该操作指令,生成对气泵30、负压发热工作头50和振动发热工作头60中的至少一种器件的控制指令,并控制相应的器件工作。负压发热工作头50包括负压和发热两种功能,振动发热工作头60包括振动和发热两种功能。

在操作指令为负压时,主电路板20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气泵30工作,主电路板20提供电流控制气路模式电磁阀40中的磁线圈吸合磁芯,从而控制气路中的气压,使之为负压,从而使得负压发热工作头产生负压功能,吸住皮肤。

在操作指令为发热时,主电路板20通过电路供电到负压发热工作头50或振动发热工作头60的发热片,从而发热片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将温度传导到皮肤。具体的操作指令中会包括特定的发热工作头,即会指定负压发热工作头或振动发热工作头发热。

在操作指令为振动时,主电路板20控制振动发热头产生振动。

上述操作指令可以结合,即可以同时包括负压和发热,或者振动和发热,还可以同时包括负压、发热及振动。在同时包括负压和发热时,主电路板根据操作指令控制负压发热工作头产生负压和发热功能,还可以控制负压发热工作头产生负压功能,控制振动发热工作头产生发热功能,具体可以根据操作指令识别用户指定的工作头。在同时包括振动和发热时,主电路板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振动发热工作头产生振动和发热功能,还可以控制负压发热工作头产生发热功能,控制振动发热工作头产生振动功能,具体可以根据操作指令识别用户指定的工作头。在同时包括负压、发热及振动时,主电路板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振动发热工作头和负压发热工作头同时工作,使得振动发热工作头产生振动和发热功能,使得负压发热工作头产生负压和发热功能。

可选的,所述负压发热工作头包括第一热传导电路和第一发热片,所述振动发热工作头包括振动电机电路、电机、第二热传导电路和第二发热片;

所述第一热传导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电路板,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发热片;

所述振动电机电路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电路板,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机;

所述第二热传导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电路板,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发热片。

负压发热工作头和振动发热工作头中均包括热传导电路,为了区分开,将负压发热工作头中的热传导电路称为第一热传导电路,将振动发热工作头中的热传导电路称为第二热传导电路。第一热传导电路用于将主电路板20提供的电流供电到第一发热片,第一发热片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从而将温度传导到皮肤。第二热传导电路用于将主电路板20提供的电流供电到第二发热片,第二发热片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从而将温度传导到皮肤。其中,第一发热片和第二发热片均包括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热能。

振动发热工作头还包括振动电机电路和电机,振动电机电路用于将主电路板的控制电流输送给所述电机,电机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使得电机中的转子高速转动,从而产生振动。电机的转速可以在5000±1000转每秒范围内,从而可以保证用户感受到比较舒服。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交互装置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并发送给主电路板,主电路板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气泵、气路模式电磁阀、负压发热工作头和振动发热工作头中的至少一种工作,从而可以利用发热、振动和负压来做到通气活血,从而消除局部水肿。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热能振动康复美容仪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热能振动康复美容仪还可以包括气路转换器80和调节阀90,还可以包括过滤器100,还可以包括外加风扇110。

其中,气路转换器80,位于气路模式电磁阀40和调节阀90之间,用于将所述气路转换为两路并联气路,所述并联气路中的一路连接至所述负压发热工作头50,所述并联气路中的另一路经调节阀90后引出;

调节阀90,用于降低或保持所述并联气路中的气压;

过滤器100,连接至气路转换器80和负压发热工作头50之间,用于存留负压发热工作头50工作时吸进去的污渍;

外加风扇110,连接至主电路板20,用于散热。

调节阀90可以由用户手动控制,从而降低或保持并联气路中的气压,从而可以由用户来控制气压,即控制与皮肤吸合的压力。过滤器100存留负压发热工作头进行负压工作时吸进去的污渍,从而起到保护气泵的作用。外加风扇110用于散除主电路板和气泵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起到保护电路板和气泵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气路转换器和调节阀可以实现由用户调节并联气路中的气压,通过过滤器可以保护气泵,通过外加风扇可以保护电路板和气泵,从而保证整个仪器更好的工作。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