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用手托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8287发布日期:2019-07-17 05:5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用手托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用手托板。



背景技术:

输液是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而根据个人体质或者所患症状的不同,每个患者所需的输液量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当输液量较大时,患者的输液时间会较长,有时甚至会达到一个上午、一个下午乃至一整天,在这一过程中,部分患者尤其是孩童患者,由于自控能力较差,会不自觉地活动手腕,这就可能导致输液针头在静脉血管内的跑针现象,给患者造成额外的伤害。

为此,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手托板,可以对患者的手掌、手臂进行绑缚,以限制患者手腕的活动,从而可较大程度地避免长时间输液时的跑针现象。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手托板结构大多比较简单,通常只包括托板以及安装于托板的若干绑缚带,当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中使用时,长时间的绑缚极易造成患者手臂、手掌痉挛,给患者造成额外的伤害。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输液用手托板,以提高患者输液过程的舒适性,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托板,该手托板内设有加热件,可对患者的手臂、手掌等进行加热,以降低患者输液过程中手臂和/或手掌痉挛的风险,进而提高患者输液过程的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用手托板,包括托板,所述托板设有若干绑缚带,且所述托板还设有加热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输液用手托板,除了设有若干绑缚带能够对患者的手掌、手臂进行绑缚,以限制患者手腕的活动外,其托板上还设有加热件,可对患者的手臂和/或手掌进行加热,使得患者的手臂及手掌等部位保持一个较好的血液流通状态,可大幅降低患者长时间输液或者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中输液时手臂或手掌痉挛的风险,进而可提高患者输液过程中的舒适性。

可选地,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托板的前端部。

可选地,所述加热件突出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并形成凸起;或者,所述托板的前端部设有凸起。

可选地,还包括温控部件,所述温控部件与所述加热件信号连接,并能够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加热温度,以使所述加热温度处于安全温度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托板还设有记录输液时间的计时器和用于提醒所述输液时间的报警器。

可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计时器、所述报警器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接收所述计时器记录的所述输液时间,并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温控部件信号连接,以调整所述安全温度范围。

可选地,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可选地,所述绑缚带包括设于所述托板两侧的公带和母带,所述公带与所述母带之间通过魔术贴相连。

可选地,所述绑缚带为松紧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输液用手托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1-2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托板、2绑缚带、3加热件、4计时器、5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若干”表示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且当采用“若干”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的数量相同。

请参考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输液用手托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用手托板,包括托板1,用于对患者的手臂、手腕以及手掌进行支撑,其前端部的宽度可以稍大于其余部分,以适应于对手掌进行支撑,前端部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异形,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该托板1的上端面,即朝向患者手臂的一面还可以设有与患者手腕以及手臂相匹配的凹坑,以提高对患者手臂、手腕的固定效果,同时,还可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托板1上设有若干绑缚带2,用于对患者的手臂、手掌等部位进行绑缚,以限制患者手腕的活动,从而可较大程度地避免患者长时间输液时因手腕不自觉的活动而导致的跑针现象,尤其适用于孩童等自控能力较差的人群。

托板1还设有加热件3,以对患者的手臂和/或手掌等部位进行加热,使得患者的手臂及手掌等部位可以保持一个较好的血液流通状态,可大幅降低患者长时间输液或者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中输液时手臂或手掌痉挛的风险,进而可提高患者输液过程中的舒适性。

另外,对患者手臂和/或手掌的加热实际上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血脉舒张的作用,可使得患者的静脉血管更加明显,从外观上即静脉血管更为突出,可在更大程度上克服输液过程的跑针现象。基于此,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先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手托板对患者的手臂、手掌等进行加热,使得患者的静脉血管凸显出来,然后再进行扎针,还可以降低扎针的难度以及扎针失败的风险。当然,也可以先进行扎针,然后再通过上述的手托板对患者的手臂、手掌等进行固定,具体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设置。

上述加热件3可以为层状,类似于暖贴或者可充电的暖宝宝等,进而可分布于托板1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或者也可以覆盖于托板1的整个表面,当然,也可以分布于托板1的局部表面。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加热件3优选设于托板1的上表面,并位于托板1的前端部,以优先为患者的手掌进行加热,从而可使得患者手背部的静脉血管快速凸显。

如图2所示,该加热件3也可以为块状,并突出托板1的上表面设置,以形成凸起。如此,当患者的手臂、手掌放置于托板1时,该凸起可对自然蜷缩的手掌进行可靠支撑,使得输液中的手掌可以保持一个相对舒适的姿势;同时,该凸起又是发热源,在输液过程中,手掌紧握该凸起,更有利于患者获得一个相对舒适的用户体验。或者,该凸起也可以不是上述的加热件3,也就是说,该凸起可以仅起到支撑手掌的作用,如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患者体验的技术效果。

该凸起的外表面还可以设有罩层,罩层可以采用海绵、记忆棉等软质材料制备,一方面,可以隔离患者的手掌与加热件3,以避免加热件3温度较高时烫伤患者的手掌,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患者手掌接触凸起时的舒适度,可更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温控部件,该温控部件可以与加热件3信号连接,并能够控制加热件3的加热温度,以使该加热温度可处于安全温度范围之内,可彻底避免因加热温度过高而烧伤患者的情形。上述安全温度范围可以为36-40℃,当然,根据患者的不同以及环境温度的差异等,也可以对该安全温度范围重新进行调整,具体可根据使用需要而定。

上述托板1还可以设有记录输液时间的计时器4,以便于医护人员、患者本人或者陪护家属等直接观察输液时间,并可基于该输液时间进一步地判断输液的进度以及当前时段输液是否过快或者过慢,进而方便地调控输液的速度。

应当知晓,每一种待注射液体均具有理论输完时间,例如,一瓶250ml的葡萄糖输完大概需要1小时左右。而对于上述的理论输完时间,目前,主要靠医护人员自己的经验进行掌控,患者本身完全不知晓,通常情况下,医护人员在扎上针之后,会记录输液开始时间,并根据自身的经验调整输液速度,然后便离开了患者,直至需要更换吊瓶或者出现其他特殊状况时才会再次回到患者身边,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患者对于输液时间、输液是否过快或者过慢等情况完全不了解,使得患者处于一个“任人摆布”的地位,患者的使用体验极差。

而如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手托板,医护人员在扎上针之后,可以同时启动计时器4,并告知患者理论输完时间,以方便患者直接获知输液的进度、快慢等,患者本身可以对自身的输液过程进行掌握,可大幅提高患者的输液体验。甚至,在实际操作中,患者还可以根据输液剩余时间等有根据地去调整输液的快慢,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压力。

同时,这实际上还是一个极具科普意义的教学与实践过程,可大幅提高患者的基本医疗知识,部分患者在长期的输液过程中,甚至可以完全掌握各种不同药品的理论输完时间。如此,即便患者将药品带回家自行输液,也不容易出现输液过快或者过慢的情形,有利于保证输液过程的安全性。

托板1上还可以设有用于提醒输液时间的报警器5,以在预定时间进行报警提醒,以便医护人员、患者或者陪护人员及时知悉输液的进度及输液是否将要完成等。应当知晓,在长时间输液时,患者经常会处于玩手机、看书、睡觉等自身的事情上,而医护人员由于需要同时照看多位患者,可能无暇顾及每一个患者,而一旦出现某一患者的吊瓶中液体已经输完却未及时更换的情形,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如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手托板进行输液,则基本可以避免上述的危险情况发生。在患者扎上针之时,医护人员可以启动计时器4,并设置预定时间,在经过预定时间后,报警器5可以自动报警,以提醒患者本人以及医护人员注意,以便及时更换吊瓶。

上述报警器5可以为声光报警器,除具有声音提示功能之外,报警器5还可以产生有色光,也可以同时附加振动功能,以更大程度地引起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注意。上述报警器5的声音提示功能,除可以为常规的蜂鸣声、闹钟声之外,还可以为智能语音提示,以进行语音报时。

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可以与计时器4、报警器5均信号连接,控制器能够接收计时器4记录的输液时间,并根据前述的预定时间控制报警器5报警。该控制器还可以与前述的温控部件信号连接,以便对上述安全温度范围进行调整。

相应地,还可以设置与该控制器电连接或信号连接的控制按钮、控制面板等,以方便地操控温控部件、计时器4、报警器5进行工作。上述控制面板可以为触摸屏,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上述触摸屏上还可以设有密码锁,以避免患者或者其他不相干人员随意修改温控部件、计时器4以及报警器5的操作参数。

更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图中未示出),发送模块可以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并能够将控制器接收到的输液时间、报警器5的工作状态等发送至外部的智能终端。

具体而言,该智能终端可以为医护人员的个人手机,如此,即便医护人员不在病房,也能够准确掌握各患者的具体输液时间,进而可在计时结束之前赶回病房,以便及时地为患者更换吊瓶,即或所负责的医护人员难以赶回,其也可以在计时结束之前及时通知其他的医护人员帮忙处理,以更大程度地避免未及时更换吊瓶的情形;上述智能终端也可以为医护总站的电脑,以便于总站值班医护人员实时查看病房中不同患者的输液时间,若所负责的医护人员因故未能及时查看,上述值班医护人员也可以及时对所负责的医护人员进行提醒,或者,协调、并另行调派其他的医护人员前去处理;上述智能终端也可以为iPad等智能设备。

如此设置,通过计时器4、报警器5、控制器、发送模块及智能终端等部件相配合,可构建较为完善的输液计时-报警系统,对任一患者而言,其输液时间可由自己、陪护家属、所负责的医护人员及总站值班医护人员等多人同时进行监控,从而可最大程度上避免未及时更换吊瓶的情形。

设于托板1的绑缚带2可以包括设于托板1两侧的公带和母带,公带与母带之间可以通过魔术贴相连,或者,也可以通过公带、母带之间的缠绕系扣等操作将托板1固定于患者的手臂、手掌,再或者,上述绑缚带2也可以为松紧带,同样可以实现对患者手臂、手掌进行固定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未限定上述托板1、绑缚带2的具体尺寸、用材等,在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该托板1所适用人群进行调整,必要时,上述托板1甚至可以具有可伸缩功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而托板1、绑缚带2的用材则优选对人体无害的材料,托板1的外表面还可以包裹一层皮质、棉质等柔性材料,以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