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3982发布日期:2019-05-07 21:21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牵引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牵引床。



背景技术:

牵引床是一种采用机械传动实行牵引的一种医疗器械。应用人体生理学与机械物理力学科学结合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慢性损伤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腰痛、放射性腿脚麻木、行走无力而引起腿脚肌肉萎缩,以及外伤性颈椎骨折、错位、脱位等症状;也可适用于颈椎性头晕目眩,头痛耳鸣、血压异常等临床症状。目前牵引床的使用仍然以医院使用为主,牵引床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体积庞大、不易拆装、费用高昂、多为电动,电脑控制或数字化,为保证牵拉力的控制安全、准确,需要很繁杂的结构和元器件,由此造成了该器械的昂贵价格,该器械的操作人员也需要专业的、有经验的医生。而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适用于家庭使用的牵引床,但因家庭空间有限,现有家庭用的牵引床仍存在占地问题,且大多现有牵引床还无法根据使用者不同身高来大范围调节床架床板长度,缺乏通用性。

因此在现有牵引床的结构上,如何进一步升级,改善现有牵引床占地较大、不可折叠直立摆放、无法大范围改变床板床架长度而缺乏适应性、通用性等是目前牵引床结构中研发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牵引床,其主要解决的是现有牵引床无法折叠直立以减小占地节约空间且不能根据使用者不同身高来大范围调节床架床板长度,缺乏适应性、通用性等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牵引床,包括床架、床板、牵引导轨、牵引调节机构及支撑架;所述床架包括前梁和后梁,前梁活动连接在后梁上并能相对后梁沿纵向前后移动而调节床架的长度;所述床板包括前床板和后床板,前床板固定连接在前梁上,后床板固定连接在后梁上,且前床板活动插设在后床板内使床板能随床架同步调节长度;所述牵引导轨包括前牵引导轨和后牵引导轨,前牵引导轨和后牵引导轨滑动连接在床架上,牵引调节机构设在床架的中部,牵引调节机构的两牵引端分别连接前牵引导轨和后牵引导轨以带动前牵引导轨和后牵引导轨沿纵向相对而靠近或相向而远离运动;所述支撑架包括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分别铰接在床架的前后两端;后支撑架与后牵引导轨间设有支撑架锁合件使当后支撑架与后牵引导轨锁合时牵引床可直立摆放以减少占地,且后支撑架上设有滚轮,使当牵引床直立时通过滚轮能方便地移动。

进一步,所述牵引调节机构为剪式千斤顶,在剪式千斤顶的丝杆的一端设有便于调节的手轮。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锁合件包括弹簧插销和与弹簧插销相配合的插孔,弹簧插销设在后支撑架上,插孔设在后牵引导轨上。

进一步,所述牵引床还包括前牵引架和后夹脚架,前牵引架竖直设在前牵引导轨上,前牵引架上设有用于支撑人体后脑及下颚部的牵引头套,后夹脚架设在后牵引导轨上。

进一步,所述后夹脚架活动连接在后牵引导轨上并可相对后牵引导轨沿纵向调节伸出长度。

进一步,所述床架上设有便于人起立的扶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牵引床,通过将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分别铰接在床架的前后两端;后支撑架与后牵引导轨间设有支撑架锁合件使当后支撑架与后牵引导轨锁合时牵引床可直立摆放以减少占地节约空间,且后支撑架上设有滚轮,使当牵引床直立时通过滚轮能方便地移动;前梁活动连接在后梁上并能相对后梁沿纵向前后移动而调节床架的长度;所述床板包括前床板和后床板,前床板固定连接在前梁上,后床板固定连接在后梁上,且前床板活动插设在后床板内使床板能随床架同步调节长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增加牵引床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牵引床直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床架,11、前梁,12、后梁;

2、床板,21、前床板,22、后床板;

3、牵引导轨,31、前牵引导轨,32、后牵引导轨;

4、牵引调节机构;

5、支撑架,51、前支撑架,52、后支撑架,521、滚轮;

6、锁合件,61、弹簧插销,62、插孔;

7、前牵引架,8、后夹脚架,9、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牵引床,包括床架1、床板2、牵引导轨3、牵引调节机构4及支撑架5;床架1包括前梁11和后梁12,前梁11活动连接在后梁12上并能相对后梁12沿纵向前后移动而调节床架1的长度,优选地,前梁11活动插设在后梁12内;床板2包括前床板21和后床板22,前床板21固定连接在前梁11上,后床板22固定连接在后梁12上,且前床板21活动插设在后床板22内使床板2能随床架1同步调节长度;牵引导轨3包括前牵引导轨31和后牵引导轨32,前牵引导轨31和后牵引导轨32滑动连接在床架1上,牵引调节机构4设在床架1的中部,牵引调节机构4的两牵引端分别连接前牵引导轨31和后牵引导轨32以带动前牵引导轨31和后牵引导轨32沿纵向相对或相向运动;支撑架5包括前支撑架51和后支撑架52,前支撑架51和后支撑架52分别铰接在床架1的前后两端;后支撑架52与后牵引导轨32间设有支撑架锁合件6使当后支撑架52与后牵引导轨32锁合时牵引床可直立摆放以减少占地,且后支撑架52上设有滚轮521,使当牵引床直立时通过滚轮521能方便地移动。

请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牵引调节机构4为剪式千斤顶,在剪式千斤顶的丝杆的一端设有便于调节的手轮。

请参照附图1、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架锁合件6包括弹簧插销61和与弹簧插销61相配合的插孔62,弹簧插销61设在后支撑架52上,插孔62设在后牵引导轨32上。

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牵引床还包括前牵引架7和后夹脚架8,前牵引架7竖直设在前牵引导轨31上,前牵引架7上设有用于支撑人体后脑及下颚部的牵引头套(图未示),后夹脚架8设在后牵引导轨32上;后夹脚架8活动连接在后后牵引导轨32上并可相对后牵引导轨32沿纵向调节伸出长度,用以微调牵引导轨3的长度。

请参照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床架1上设有便于人起立的扶手9。

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牵引床还包括颈椎腰椎牵引带(图未示),颈椎腰椎牵引带包括前后两段,前段的颈椎腰椎牵引带一端绑在人体腰部,另一端套在前牵引架7上,或将后段的颈椎腰椎牵引带一端绑在人体腹部,另一端套在后夹脚架上,再在头部戴上牵引头套(图未示)后,再通过调节牵引调节机构4带动前牵引导轨31和后牵引导轨32相向运动,使得人体的颈椎和腰椎得到拉伸,本实施例中,前后两端的颈椎腰椎牵引带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两段配合使用。

使用时,使用者躺在牵引床上,双脚夹在后夹脚架8上,头部戴上连接在前牵引架7上的牵引头套(图未示),然后摇动手轮正反转安全有效地来调节前牵引导轨31和后牵引导轨32的运动,进而使人体的颈椎得到拉伸;当配合颈椎腰椎牵引带使用时可使得人体的颈椎和腰椎得到更好的拉伸,而使用完毕后,将牵引导轨3归位收紧,然后脚踩着后支撑架52,再用手抬起牵引床的前端,并使得后支撑架52上的弹簧插销61插入到后牵引导轨32的插孔62上,使牵引床直立摆放而节约空间,而因为在后支撑架52底部设有滚轮521,使可轻松地进行推动而移动牵引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的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