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用灌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8212发布日期:2019-07-17 05:5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内科用灌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用灌洗装置。



背景技术:

结肠是指消化道的后1.5米,也称为大肠,它是一根由肌肉构成的中空的管子,通过波形的动作也就是蠕动来传输身体里的废物,结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葡萄糖、无机盐和部分胆汁,同时分泌碱性粘膜并储存与排泄粪便,结肠连同皮肤、肾、肺和淋巴管是毒素和废物的主要排泄器官,如果大便不规律,废物和毒素就会从其它器官排泄出来,如果排泄不及时,日积月累就会损害我们的健康。结肠灌洗能使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同时还能起到局部冲洗清洁的作用,以达到止泻消炎,解痉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粘膜修复的目的,还可以起到补充水分达到软便和通便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结肠手术前,需要进行灌洗,传统的灌洗方法是将肛管插入肛门内,用大口注射器或输液器将盐水反复注入肠道内,然后经肛管将肠内容物抽出体外,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用灌洗装置。

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1、由于现有的灌洗是先灌洗再抽异物容易使异物散落,不便于收集,破坏室内环境,且给医务人员带来不便;

2、现有的灌洗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用灌洗装置,解决了灌洗效率低和不便于收集异物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用灌洗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一侧的底座顶部安装有集料瓶,所述真空泵的输入端通过抽引管道与集料瓶连接,所述集料瓶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引流管道,所述第二引流管道的顶端安装有三通接头,所述集料瓶一侧的底座顶部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箱的上方设置有壳体,且水泵输出端安装的导水管道贯穿壳体,所述导水管道的前端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壳体的底部通过第一引流管道与三通接头连接,所述第二引流管道与导水管道之间通过快速接头安装有第三引流管道,所述第三引流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快速接头下方的导水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箱的表面安装有观察窗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表面安装有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表面安装的控制开关与水泵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表面安装的控制开关与真空泵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一组第一引流管道。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用灌洗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通过底座的顶部安装有真空泵,通过在真空泵一侧的底座顶部安装有集料瓶,且真空泵的输入端通过抽引管道与集料瓶连接,而集料瓶的顶部通过第二引流管道安装有三通接头,且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壳体,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壳体的底部通过第一引流管道与三通接头连接,进而可便于使用者用壳体罩住肛门,当灌洗的异物经肛门流入空腔,使真空泵通过抽引管道将集料瓶中抽成真空状态并与外界形成压力差,进而使空腔内部的异物通过第一引流管道流向第二引流管道,并使第二引流管道将异物排放至集料瓶中进行收集处理,从而避免异物在灌洗过后洒落不便于收集,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便于收集的缺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通过在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水箱,通过在水箱的内部安装有水泵,通过在水箱的上方设置有壳体,且水泵输出端安装的导水管道贯穿壳体,而导水管道的前端表面设置有通孔,进而可便于水泵将水箱内部的水通过导水管道导入结肠,并通过导水管道前端设置的通孔对结肠的内壁进行喷洒出来,进而使灌洗更彻底,同时通过真空泵、第一引流管道、第二引流管道和集料瓶将异物进行收集处理,实现快速灌洗,避免长时间灌洗给患者带来不适,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灌洗效率低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壳体俯视图。

图中:1、安装块;2、底座;3、集料瓶;4、万向轮;5、空腔;6、水泵;7、水箱;8、快速接头;9、导水管道;10、壳体;11、通孔;12、第一引流管道;13、三通接头;14、第二引流管道;15、抽引管道;16、真空泵;17、第二控制阀;18、第三引流管道;19、第一控制阀;20、进水口;21、控制面板;22、观察窗;23、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用灌洗装置,包括底座2,底座2的底部安装有安装块1,安装块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4,底座2的顶部安装有真空泵16,控制面板21表面安装的控制开关23与真空泵16电性连接,真空泵16一侧的底座2顶部安装有集料瓶3,真空泵16的输入端通过抽引管道15与集料瓶3连接,集料瓶3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引流管道14,第二引流管道14的顶端安装有三通接头13,集料瓶3一侧的底座2顶部安装有水箱7,水箱7的内部安装有水泵6,控制面板21表面安装的控制开关23与水泵6电性连接,水箱7的上方设置有壳体10,且水泵6输出端安装的导水管道9贯穿壳体10,导水管道9的前端表面设置有通孔11,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空腔5,壳体10的底部通过第一引流管道12与三通接头13连接,可便于使用者用壳体10罩住肛门,当灌洗的异物经肛门流入空腔5,使真空泵16通过抽引管道15将集料瓶3中抽成真空状态并与外界形成压力差,进而使空腔5内部的异物通过第一引流管道12流向第二引流管道14,并使第二引流管道14将异物排放至集料瓶3中进行收集处理,从而避免异物在灌洗过后洒落不便于收集,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一组第一引流管道12,可便于通过第一引流管道12快速将空腔5内部的异物引走,避免空腔5内部异物的堆积,第二引流管道14与导水管道9之间通过快速接头8安装有第三引流管道18,当导水管道9对结肠内部进行灌洗结束,可便于通过第三引流管道18与导水管道9进行连通,进而使导水管道9对结肠上残留的异物进行抽引,并将异物通过第三引流管道18排出,使灌洗更彻底、更快捷,第三引流管道18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17,快速接头8下方的导水管道9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19,水箱7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20,水箱7的表面安装有观察窗22和控制面板21,控制面板21的表面安装有控制开关23,可便于水泵6将水箱7内部的水通过导水管道9导入结肠,并通过导水管道9前端设置的通孔11对结肠的内壁进行喷洒出来,进而使灌洗更彻底,同时通过真空泵16、第一引流管道12、第二引流管道14和集料瓶3将异物进行收集处理,实现快速灌洗,避免长时间灌洗给患者带来不适。

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安装块1底部安装的万向轮4将本装置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处,并将导水管道9插入肛门中,同时使壳体10罩住肛门,进而使用者打开水泵6的控制开关23,同时打开第一控制阀19,使水泵6将水箱7内部的水通过导水管道9导出并对结肠进行灌洗,同时使导水管道9前端设置的通孔11对结肠的内壁进行喷洒出来,此时打开真空泵16的控制开关23,使真空泵16通过抽引管道15将集料瓶3抽成真空,由于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空腔5,进而使灌洗异物经肛门流入空腔5,并通过第一引流管道12将空腔5内部的异物导入第二引流管道14,进而使第二引流管道14将异物排放至集料槽3中进行收集,当灌洗结束,关闭第一控制阀19,打开第二控制阀17,使导水管道9表面设置的通孔11对结肠内壁上残留的异物进行抽引,并将异物通过导水管道9导入第三引流管道18中,使第三引流管道18将异物导入第二引流管道14,使第二引流管道14将异物排放至集料瓶3中收集。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真空泵16、集料瓶3、第一引流管道12、第二引流管道14、第三引流管道18、壳体10、导水管道9、水泵6、通孔11和空腔5结构,解决了灌洗效率低和不便于收集异物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