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膜透析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8170发布日期:2019-07-17 05:59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膜透析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膜透析管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腹膜透析管。



背景技术:

透析是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透析疗法是使体液内的成分通过半透膜排出体外的治疗方法,一般可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利用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这样,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就会向低浓度一侧移动;水分则会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

腹膜透析常用来治疗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过程中,需要将腹膜透析导管长期留置,以连通腹腔内外进行液体交换,有利于残余肾功能的保护,同时也是有效的肾脏替代方式。腹膜透析导管悬置于腹腔内安逸固定,增加病人的痛苦,且腹腔内大网膜纤维条索等组织容易从外面完全包绕透析管而导致透析管堵塞。此外,在将腹膜透析袋内的透析液加入透析管时,容易出现透析液洒落的现象,浪费了药物,而且不利于打扫洒落的透析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有效避免前端大网膜纤维条索堵住腹腔段管体、固定牢固、临床操作更加简便的腹膜透析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腹膜透析管,它包括腹外段管体、腹内段管体和蝶形固定器,所述腹外段管体与腹内段管体连接,腹外段管体与腹内段管体连接处为弧形段,所述腹外段管体前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腹外段管体上固设有蝶形固定器,蝶形固定器上设置有两个孔隙,所述腹内段管体末端的柱面上设置有多个透析孔,腹内段管体末端还设置有多个凸起。

所述蝶形固定器为PVC塑料板。

所述PVC塑料板的边缘上设置有弧形卡槽。

所述腹外段管体卡设于弧形卡槽内。

所述凸起位于腹内段管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腹内段管体和蝶形固定器置入腹腔后,将周围腹膜双层荷包缝合加强固定,又用针线往复穿过两个孔隙与皮肤以将蝶形固定器与皮肤固定,进一步的固定住该透析管,具有固定牢固的特点。(2)本实用新型的腹外段管体前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腹膜透析袋开口处的螺纹接头与内螺纹螺纹连接,以完成腹外段管体与腹膜透析袋的固定,通过挤压腹膜透析袋以将其内的透析液挤入腹外段管体内,以避免在输送透析液过程中,透析液洒落,避免了药物浪费。(3)本实用新型的腹内段管体末端还设置有多个凸起,凸起能够有效避免前端大网膜纤维条索堵住腹腔段管体。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蝶形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腹外段管体,2-腹内段管体,3-蝶形固定器,4-内螺纹,5-孔隙,6-透析孔,7-凸起,8-弧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2所示,一种腹膜透析管,它包括腹外段管体1、腹内段管体2和蝶形固定器3,所述腹外段管体1与腹内段管体2连接,腹外段管体1与腹内段管体2连接处为弧形段,所述腹外段管体1前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4,腹外段管体1上固设有蝶形固定器3,蝶形固定器3上设置有两个孔隙5,所述腹内段管体2末端的柱面上设置有多个透析孔6,所述透析孔6之间的间隔为0.5mm,腹内段管体2末端还设置有多个凸起7,所述凸起7位于腹内段管体2的两侧,凸起7能够有效避免前端大网膜纤维条索堵住腹腔段管体。

所述蝶形固定器3为PVC塑料板。所述PVC塑料板的边缘上设置有弧形卡槽8。所述腹外段管体1卡设于弧形卡槽8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腹内段管体2和蝶形固定器3置入腹腔内,将周围腹膜双层荷包缝合加强固定,同时防止液体外渗,再用针线往复穿过两个孔隙与皮肤以将蝶形固定器3与皮肤固定,进一步的固定住该透析管,最后用腹膜透析袋开口处的螺纹接头与内螺纹4螺纹连接,以完成腹外段管体1与腹膜透析袋的固定,通过挤压腹膜透析袋以将其内的透析液挤入腹外段管体1内,随后透析液又顺次经腹内段管体2、透析孔6进入腹腔内,以治疗病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