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剥脱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0515发布日期:2019-06-05 23:00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静脉剥脱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内静脉剥脱的器械。



背景技术:

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是多见于下肢大隐静脉和/或小隐静脉,经典治疗方法是采用大隐静脉根部高位结扎,并对大隐静脉及其曲张分支进行剥脱手术治疗,其使用的器械是一根两头呈半椭圆形金属头的细钢丝,在暴露并切断肢体大隐张静脉远近端,将导向头从待剥脱的静脉远端穿入,近端到导出,然后慢慢拉出,利用导向头内翻剥脱大隐静脉。此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常需要取用位于腿部的大隐静脉或其他血管,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堵塞病变的远端之间搭桥,使主动脉的血液通过移植的血管供应到冠状动脉的远端,以恢复相应心肌的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状态。

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静脉瓣、病变血管等障碍物及大角度血管弯路会造成插入不畅,无法继续推进,需要多次进行切口,重复同样手术过程,增加病人痛苦、医生劳动强度与手术时间。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可以方便弯曲变向推进的用于剥脱静脉的医疗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当前静脉剥脱导管无法处理大角度弯路推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脉剥脱导管,其包括用于剔出静脉的钢管和与钢管后端相接的手柄,其中,

钢管的前端设有喇叭扩口以便于将静脉分离,喇叭扩口的前端设有刃口,喇叭扩口的后部于钢管管壁上开设有圆角矩形孔,用于静脉的抽出与通过;

沿着喇叭扩口的窄口外侧套设有环形切刀,环形切刀能够贴着钢管外沿滑动以切断从圆角矩形孔抽出的静脉,钢管的内腔设有与环形切刀相连且使环形切刀运动的牵引机构;

手柄的后端设有环槽,环槽从手柄的外壁延伸至手柄的后端面,沿着环槽套设有拉环,拉环与牵引机构相连,通过将拉环向手柄后侧滑动从而带动环形切刀向圆角矩形孔方向运动;

在钢管的内腔于轴线处设有细长的软管,软管从手柄的后端延伸至圆角矩形孔的后部,软管与注射器接口连通,用于手术中注射药物;

钢管包括不可弯曲的钢管硬段和可弯曲的钢管软段,其中钢管硬段与手柄前端相接,钢管软段位于喇叭扩口与钢管硬段之间。

进一步地,钢管上从喇叭扩口的窄口到圆角矩形孔的后部的管壁段上设有若干开槽,牵引机构包括若干钢丝,钢丝位于钢管与软管之间,每一钢丝从拉环内壁经过手柄和钢管的内腔并穿过钢管的开槽从而与环形切刀连接。

进一步地,钢管软段为钢管经切割制得,具有切割空隙,切割空隙包括但不限于连续的螺旋线形的切割空隙或两侧相对交错的切割空隙。

进一步地,拉环包括前端套设在手柄的环槽外部的套管部和后端与套管相连的环部,套管部沿着环槽滑行,套管部的前端受环槽的台阶面阻挡。

进一步地,拉环的后部由拉环保险阻挡限位,拉环保险为具有限位环的圆塞结构,拉环保险前端的圆塞半径与手柄内腔的内径相当以塞入手柄尾部,拉环保险的后端的限位环的外径大于拉环的环部的内径以将环部进行限位,从而防止拉环自动向后脱离。

进一步地,手柄的后端设有注射器接口与软管连通,注射器接口从拉环保险的后端穿过,伸入手柄的内腔与软管相连,并在拉环保险的后部露出一段注射管头用于注射。

进一步地,钢管的内径大于需要剥脱的静脉的直径。

进一步地,手柄、拉环和拉环保险采用医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静脉剥脱导管,集剥脱、麻醉、切断于一体,操作方便,只需要在皮肤上切开一个小口即可,设计了钢管软段,静脉剥脱导管在皮下推进时遇到弯折处可以灵活适应变向,无需再开切口改道,手术造成的痛苦少、创伤小,也缩短了手术时间。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静脉剥脱导管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静脉剥脱导管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喇叭扩口,2环形切刀,3圆角矩形孔,4开槽,5钢管软段,6钢丝,7软管,8钢管硬段,9手柄,10拉环,101套管部,102环部,11拉环保险,111限位环,12注射器接口,13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静脉剥脱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用于剔出静脉的钢管和与钢管后端相接的手柄9,手柄9和钢管可选用螺接、粘接等常用的方式。钢管的内径大于需要剥脱的静脉的直径,钢管的前端设有喇叭扩口1以便于将静脉分离,喇叭扩口1的前端设有刃口,喇叭扩口1的后部于钢管管壁上开设有圆角矩形孔3,用于静脉的抽出与通过;沿着喇叭扩口1的窄口外侧套设有环形切刀2,环形切刀2能够贴着钢管外沿滑动以切断从圆角矩形孔3抽出的静脉,钢管的内腔设有与环形切刀2相连且使环形切刀2运动的牵引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后即时以实际操作的运动方向为参照,将静脉剥脱导管的前进方向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方。

手柄9的后端设有环槽13,环槽13从手柄9的外壁延伸至手柄9的后端面,沿着环槽13套设有拉环10,拉环10与牵引机构相连,通过将拉环10向手柄9后侧滑动从而带动环形切刀2向圆角矩形孔3方向运动,钢管上从喇叭扩口1的窄口到圆角矩形孔3的后部的管壁段上设有若干开槽4,牵引机构包括若干钢丝6,钢丝6位于钢管与软管7之间,开槽4的间隙宽度大于钢丝6的直径,使每一钢丝6从拉环10内壁经过手柄9和钢管的内腔并穿过钢管的开槽4从而与环形切刀2连接。当有外力牵动钢丝6时,钢丝6拉动环形切刀2向后退,环形切刀2的刀刃朝向圆角矩形孔3并且向着圆角矩形孔3运动,钢管上的开槽4限定环形切刀2的运动范围,一般开槽4的末端要相较于圆角矩形孔3更靠后,这样刀刃的作用范围能够覆盖圆角矩形孔3上的任何方位,只要将静脉抽出于圆角矩形孔3即可稍后牵引环形切刀2运动进行切断。

在钢管的内腔于轴线处设有细长的软管7,软管7从手柄9的后端延伸至圆角矩形孔3的后部,软管7与注射器接口12连通,用于手术中注射药物。注射器接口12位于手柄9的后端,注射器接口12从拉环保险11的后端穿过,伸入手柄9的内腔与软管7相连,并在拉环保险11的后部露出一段注射管头用于注射。

钢管包括不可弯曲的钢管硬段8和可弯曲的钢管软段5,其中钢管硬段8与手柄9前端相接,钢管软段5位于喇叭扩口1与钢管硬段8之间。钢管软段5钢管软段为钢管经切割制得,具有切割空隙,切割空隙包括但不限于连续的螺旋线形的切割空隙或两侧相对交错的切割空隙(该切割空隙使钢管形成蛇颈管状),经加工的切割面为钝面,因此,钢管软段5可以进行自由弯折,并且弯折后的钢管截面对所接触的体内组织较为安全,不易造成损伤。

拉环10包括前端套设在手柄的环槽13外部的套管部101和后端与套管相连的环部102,环部102与管套部101形成一定角度用于手的抓持。套管部101沿着环槽13滑行,套管部101的前端受环槽13的台阶面阻挡。拉环10的后部由拉环保险11阻挡限位,拉环保险11为具有限位环111的圆塞结构,拉环保险11前端的圆塞半径与手柄9内腔的内径相当以塞入手柄9尾部,拉环保险11的后端的限位环111的外径大于拉环的环部102的内径以将环部102进行限位,从而防止拉环10自动向后脱离。

本实用新型中,手柄、拉环和拉环保险采用医用塑料制成,设计成为一次性器械。

静脉剥脱导管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手术开始前,医生在患者的大腿上部的皮肤表面切开一个小口,找出需要切除的静脉,先切断,然后把切断后位于下面方向的静脉拉出头部,使用静脉剥脱导管,其头部穿过喇叭扩口并从喇叭扩口后方的圆角矩形孔处拉出,同时一直保持静脉的头部在体外;然后,把静脉剥脱导管从大腿切开口处,伸入皮肤下,握住手柄向前推,沿着要切除的静脉推进,使需要切除的静脉与周围组织分离;期间,注射器通过向手柄尾部的注射器接口注射麻醉剂,麻醉剂通过软管输送至位于圆角矩形孔的静脉撕开处,进行局部麻醉,麻醉剂根据实际患者情况进行1-3次的注射;当静脉剥脱导管到达预定位置时,先拔出拉环保险,然后用力向后方拉动拉环,将环形切刀向后退,环形切刀的刀刃切断需要切除的静脉;然后反向地抽出静脉剥脱导管,顺带抽出连带的经切断的需去除的静脉;最后缝合大腿上的皮肤切口,手术完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手术切口小,只需要在皮肤上切开一个小口即可,手术造成的痛苦少,创伤小,解决了现有内翻剥脱技术对肌体损伤大的问题;

(2)设计了钢管软段,静脉剥脱导管在皮下推进时遇到弯折处可以灵活适应变向,无需再开切口改道,解决了目前外翻剥脱术中剥脱范围受限的问题;

(3)集剥脱、麻醉、切断于一体,手术操作方便,缩短了手术时间,解决了目前手术时间长的弊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