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防护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7672发布日期:2019-05-15 22:4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X线防护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防辐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X线防护帘装置。



背景技术:

X射线是由于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相差悬殊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粒子流,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随着介入放射学的不断进展,在X光线下进行导管诊断、治疗,已成为疾病诊疗的一个重要手段,X光穿透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若接触的X线量过多,超过容许曝射量,就可能产生放射反应,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放射损害,对人体具有一定危害。当前X光机摄影是诊断疾患的主要检查手段,为临床提供了越来越广泛的帮助,同时其副作用辐射损害也为大家带来了巨大的忧虑,长期接受低剂量电离辐射的放射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随着个人累积剂量的增加而有递增趋势,呈直线正相关,且放射人员在个人累积剂量较低的情况下,染色体畸变与微核率阳性率仍大于对照组,证明低剂量的电离辐射仍对人体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造成一定的损伤。目前,床边X光机大部分铅制防护帘要么固定在房间内,要么分体放置在某个房间内,不便移动,对放射人员不能完全起到保护作用,因此,亟需设计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X线防护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X线防护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侧外壁靠近顶部的位置上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开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横杆,所述第一转动横杆靠近固定块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转动齿轮,且转动齿轮外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拉链,所述第一转动横杆的外壁上黏贴有第一防护帘本体,所述第一转动横杆远离固定块的一侧外壁上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横杆,所述第二转动横杆外壁上黏贴有第二防护帘本体,所述第一防护帘本体内部缝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防护帘本体内部缝接有LED灯,所述防护帘本体底部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开关按钮,且开关按钮通过导线与LED灯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帘本体内部缝接有抗污层,所述第一防护帘本体内部缝接有反射式反辐射层,所述第一防护帘本体内部缝接有吸收式防辐射层,所述第一防护帘本体内部缝接有第一抗菌层,所述第一防护帘本体内部缝接有第一抗静电层,所述第一防护帘本体内部缝接有内设备层,所述第一防护帘本体内部缝接有第二抗菌层,所述第一防护帘本体内部缝接有第二抗静电层,所述底座底部外壁上焊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一侧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插销。

优选的,所述防护帘本体由八个层次构成,且层次顺序分别为抗污层、反射式反辐射层、吸收式防辐射层、第一抗菌层、第一抗静电层、内设备层、第二抗菌层、第二抗静电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抗菌层和第二抗菌层内设置有竹纤维,且抗污层为纳米涂层。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导线通过开关连接有温度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抗静电层和第二抗静电层内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导电丝,且导电丝为铜质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帘本体与第二防护帘本体相对的一侧无间隙,且连接块与第二支撑横杆连接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第一抗菌层和第二抗菌层内设置有竹纤维,竹纤维是X线防护帘装置绿色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的功能,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2、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横杆、第二支撑横杆和万向轮,有利于工作人员收缩防护帘,移动和搬运仪器,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3、通过设置的抗污层15为纳米涂层,纳米涂层不仅可以让污渍停留在防护帘的表面,还能够随时清理污渍,简单实用。

4、通过设置的第一抗静电层和第二抗静电层,可以有效避免静电可能导致的危害,满足工作人员的特殊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X线防护帘装置的防护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X线防护帘装置的LED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X线防护帘装置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杆、3固定块、4第一转动横杆、5转动拉链、6第一防护帘本体、7温度传感器、8温度控制器、9连接块、10第二转动横杆、11第二防护帘本体、12万向轮、13开关按钮、14LED 灯、15抗污层、16反射式反辐射层、17吸收式防辐射层、18第一抗菌层、19第一抗静电层、20内设备层、21第二抗菌层、22第二抗静电层、23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X线防护帘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一侧外壁靠近顶部的位置上焊接有固定块 3,固定块3内部开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横杆4,第一转动横杆4靠近固定块3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转动齿轮,且转动齿轮外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拉链5,第一转动横杆4的外壁上黏贴有第一防护帘本体6,通过转动拉链5控制转动横杆4转动第一防护帘本体6收缩,第一转动横杆4远离固定块3的一侧外壁上活动连接有连接块9,连接块9的内部开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横杆10,第二转动横杆10外壁上黏贴有第二防护帘本体11,连接块9控制第一防护帘本体6和第二防护帘本体9转动,第一防护帘本体6内部缝接有温度传感器7,第一防护帘本体6内部缝接有LED灯14,防护帘本体底部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开关按钮13,且开关按钮13通过导线与LED灯14连接,在光线较暗时,打开LED灯14,使工作人员操作方便,第一防护帘本体6内部缝接有抗污层15,能够将油污集聚在防护帘表面,待工作结束后,用抹布就可以直接抹去,第一防护帘本体6内部缝接有反射式反辐射层16,第一防护帘本体6内部缝接有吸收式防辐射层17,反射和吸收防辐射层能够减轻X光机产生的辐射,减少对人体危害,第一防护帘本体6内部缝接有第一抗菌层18,第一防护帘本体6内部缝接有第一抗静电层19,第一防护帘本体6内部缝接有内设备层20,第一防护帘本体6内部缝接有第二抗菌层21,防护帘内的抗菌层能够将空气中进入防护帘的细菌杀灭,能够保持防护帘的清洁,第一防护帘本体6内部缝接有第二抗静电层22,底座1底部外壁上焊接有万向轮12,底座1一侧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插销23。

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帘本体由八个层次构成,且层次顺序分别为抗污层15、反射式反辐射层16、吸收式防辐射层17、第一抗菌层18、第一抗静电层19、内设备层20、第二抗菌层21、第二抗静电层22,设置八层结构,使防护帘使用使达到最好效果,第一抗菌层18和第二抗菌层21内设置有竹纤维,且抗污层15为纳米涂层,还能够将防护帘中产生的细菌杀灭,温度传感器7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导线通过开关连接有温度控制器8,通过温度传感器7控制防护帘本体内的温度,缓和患者情绪,第一抗静电层19和第二抗静电层22内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导电丝,且导电丝为铜质材料,防护帘中的抗静电层能适合带电工作的工作人员,使其操作安全,第一防护帘本体6与第二防护帘本体11相对的一侧无间隙,且连接块9与第二支撑横杆10连接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转动拉链5转动将第一防护帘本体6从第一转动横杆4里拉出,将第二防护帘本体11从第二转动横杆10里拉出,将温度传感器装在防护帘里,提高防护帘的保暖性,若工作环境温度较高,可以通过温度控制器自动调节,若工作环境比较脏乱,防护帘表面的抗污层15能够将油污集聚在防护帘表面,待工作结束后,用抹布就可以直接抹去,另外,防护帘内的抗菌层能够将空气中进入防护帘的细菌杀灭,还能够将防护帘中产生的细菌杀灭,能够保持防护帘的清洁,而且防护帘里的反射和吸收防辐射层能够减轻X光机产生的辐射,减少对人体危害,防护帘中的抗静电层还能适合带电工作的工作人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