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女性外用集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2828发布日期:2019-10-13 01:18阅读:9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女性外用集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医院病人、老人及特殊环境下的外用集尿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于术后需要制动的病人,常采用留置尿管的方式进行小便的引流,然而长时间的留置尿管有导致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风险。特别是部分女性患者因尿道平滑肌的松弛,易导致尿管留置期间的漏尿问题,同时还可能出现尿道损伤,尿管拔出困难,以及拔管后可能引起的尿潴留等问题。目前,临床上鲜有适用于女性患者的外用排尿工具,主要使用便盆和各种自制的简易集尿器、尿垫和尿裤等。各种方法均存在诸多弊端:首先,便盆的使用需要患者抬高臀部,对于手术病人和老弱、肥胖等卧床患者带来许多痛苦,同时需要看护者的协助,自身无法完成;其次,现在市场上提供的一些女士集尿器多为广口式,这类集尿器站立使用尚可,但由于女性尿道短粗的生理特点,卧床状态下广口设计不能完全的紧贴皮肤,排尿时尿液极易沿皮肤留下,污染床单和皮肤,从而引起皮肤浸渍、破损,于此同时,更换衣物和被褥也给护理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此外,长期使用尿垫和尿裤易导致皮肤压疮,检查用尿液标本难于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女性,特别是术后制动状态下行动不便时,能便捷使用的外用集尿器。避免“留置尿管”这一侵入性的操作,杜绝留置尿管所致的漏尿、尿道损伤、尿管拔出困难、拔管后的尿潴留以及导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问题。并解决现有市场上各类集尿器操作不便和漏尿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女性外用集尿器,包括导尿装置和集尿装置,所述导尿装置包括导流入口、导流出口和手柄,所述导流入口外端设置有与女性阴部生理弧度相配合的上圆弧状凸起和下圆弧状凸起,所述导流入口与所述导流出口之间,靠近上圆弧状凸起端设置有上导流壁,靠近下圆弧状凸起端设置有下导流壁;

所述导流出口外部为锥形结构,内部为喇叭式开口结构,所述集尿装置为常规使用的医疗集尿袋,集尿装置直接或通过管道间接连接到导流出口上。

进一步地,以导流入口指向导流出口的轴线方向为Z方向,所述上圆弧状凸起外端与Z方向呈一定角度a,所述角度a随着远离导流入口的方向逐渐减小,角度a分布在10°至60°之间。

进一步地,以导流入口指向导流出口的轴线方向为Z方向,所述下圆弧状凸起外端与Z方向呈一定角度a,所述角度a随着远离导流入口的方向逐渐减小,角度a分布在10°至60°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流壁为漏斗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下导流壁为反漏斗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呈内凹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靠近下导流壁位置设置有减重内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上圆弧状凸起和下圆弧状凸起采用无毒的亲肤材料,所述亲肤材料包括无毒硅胶和塑料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入口处设置有与女性阴部生理弧度相配合的上圆弧状凸起和下圆弧状凸起,排尿时,将集尿器置于大阴唇内部,其中上圆弧状凸起和下圆弧状凸起贴近阴道口壁,上圆弧状凸起置于阴道前庭,下圆弧状凸起靠近阴道口,圆弧状凸起外端与Z方向呈一定角度a,并且圆滑过渡,保证紧贴女性生理弧度,使得尿液全部承接到集尿器的导流入口内,不会导致滴漏。并且圆角弧形设计,不会刮伤女性阴道口,使用过程中无不适感。

(2)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内凹弧形手柄,方便握持,此外减重内凹槽的设计,降低产品制造成本的同时也减轻重量,使用者能便捷的自行使用,无需看护人员的协助。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导流出口外部为锥形结构,内部为喇叭式开口结构。内部的喇叭式开口结构能与常规医用集尿袋前端相匹配使用,外部锥形结构能通过管道与集尿装置链接,可用于户外特殊环境,普适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女性外用集尿器中导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女性外用集尿器中导尿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女性外用集尿器中导尿装置B向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女性外用集尿器中导尿装置A-A面剖视图。

图中:1、导流入口;2、导流出口;3、上圆弧状凸起;4、下圆弧状凸起;5、下导流壁;6、手柄;7、减重内凹槽;8、上导流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女性外用集尿器,其包括导尿装置和集尿装置,其中导尿装置包括导流入口1、导流出口2和手柄6。参见图4所示,导流入口1设置有与女性阴部生理弧度相配合的上圆弧状凸起3和下圆弧状凸起4。该集尿器有别于现有的广口式集尿器,排尿时,将集尿器置于大阴唇内部,上圆弧状凸起和下圆弧状凸起贴近阴道口壁,上圆弧状凸起置于阴道前庭,下圆弧状凸起靠近阴道口。

参见图3所示,以导流入口1指向导流出口2的轴线方向为Z方向,上圆弧状凸起3和下圆弧凸起4外端分别与Z方向呈一定角度a,角度a随着远离导流入口1的方向逐渐减小,角度a处于10°到60°之间,圆滑过渡,从而保证紧贴女性生理弧度,使得尿液全部承接到集尿器的导流入口内,即使在卧躺状态下也不会滴漏。并且圆角弧形设计,不会刮伤女性阴道口,使用过程中无不适感。

上圆弧状凸起3和下圆弧状凸起4均采用无毒的亲肤材料,所述亲肤材料包括无毒硅胶和塑料材料,其中优选硅胶材料,安全无毒害。这种外用式导尿装置,能有效避免留置尿管对尿道的损害,消除漏尿、尿潴留、泌尿系感染等留置尿管的后遗症隐患。

参见图4所示,导流入口1与所述导流出口2之间设置有上导流壁8和下导流壁5,卧躺状态下使用该集尿器时,上导流壁8为漏斗结构,可将尿液导向导流出口2的方向,下导流壁5设计为反漏斗结构,避免尿液倒流。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女性外用集尿器导尿装置的手柄6呈内凹弧形,使用过程中方便握持。此外,参见图4所示,手柄靠近导流管5位置设置有减重内凹槽7,通过减重设计,降低产品制造成本的同时,也减轻产品重量,方便用户在无需其他人员协助的情况下,自行使用。

参见图4所示,导流出口2外部为锥形结构,内部为喇叭式开口结构。内部的喇叭式开口结构能与常规医用集尿袋前端相匹配使用,外部锥形结构能通过管道与集尿装置链接,可用于户外特殊环境,普适性高。尿袋收集完尿液后,可用于检测化验、或拆卸下来另行处理,导尿装置经过简单清洗后可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