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专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3850发布日期:2019-08-07 01:56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PICC导管专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特别是公开一种PICC导管专用固定装置,用于对留置有PICC导管的患者进行PICC导管的固定,还可配合患者进行握力训练。



背景技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PICC )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可长期输入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尤其适用于肿瘤化疗患者。由于PICC导管留置时间可长达一年,患者出院期间,仍需定期门诊进行导管维护,维护间隔时间为7天。PICC 导管在留置期间出现并发症,一直是临床护士所困扰的问题。而 PICC 导管能否安全、长期使用,关键在于置管后的日常维护,特别是住院及出院期间导管的有效固定是保障患者安全使用的前提。巴德三项瓣膜式PICC导管是在临床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导管,是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的静脉输液通路,在需要长期输液的肿瘤患者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结构包括体内主管、蝶形翼以及延长管,其中蝶形翼及延长管在固定导管时,一般置于贴膜之外。

PICC导管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是皮肤过敏性反应。主要发生在导管周围敷贴接触皮肤部位。临床表现:轻度为红斑、散在丘疹、瘙痒;中度瘙痒加重有水泡;重度出现大疮、糜烂、渗出、皮肤破溃等。当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PICC导管将不能使用贴膜进行固定,此时,临床采用的方法为纱布覆盖导管及皮肤,同时将导管与皮肤隔离。

现有技术中对固定PICC导管采用的技术手段一般是:1、选用透气性较好的点状胶贴膜,缺陷是对于中度及以上的皮肤问题,此贴膜会加重相关反应;2、使用无菌纱布及透气胶布外敷及固定,缺陷是固定不可靠,容易导管脱;3、在上述第2点的基础上再使用弹力绷带固定,优点是固定相对可靠,但透气性不好,固定时容易引起回流减慢,可能造成局部水肿。

目前也有导管固定带主体为棉质透气层,在中间段设有弹力带的设计,并采用魔术贴固定。如专利CN2015 2 0280247公开的PICC专用护带,还设计了浸有消毒液的海绵,用于对PICC接头消毒。实际上,这样的设计不符合临床感控要求,消毒液长期外露放置,并不能起到消毒作用,而且还会成为感染源。同时,由于胳膊本身的臂围很短,一般在22~35cm之间,魔术贴的使用会使非弹力部分增加,失去弹力绷带的作用,起不到固定作用,并不适用于PICC导管的固定。在导管固定方面,明显全弹力带能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但在临床使用中,整条环形弹力绷带的固定装置尺寸固定,比较难以适应不同患者的臂围,并且容易随着患者的活动,逐渐滑脱,仍不能实现良好的固定导管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PICC导管专用固定装置,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多条弹力绷带配合调节搭扣进行调节的固定方式,既达到固定的作用,又解决了现有技术固定方式中所致的血运障碍,减少胶布固定导致的护理清洁和皮肤并发症问题,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导管固定装置。同时还配有用于安置弹力固定带的固定架,既防止了弹力固定带变形,还可以用作患者握力动作训练。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ICC导管专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弹力固定部分和固定架,所述的弹力固定部分为弹力绷带和用于连接所述弹力绷带两端后使整个弹力固定部分呈环形的延长固定部分,所述的弹力绷带为5条等长的弹力绷带,所述的延长固定部分分为设有圈扣的延长带和设有搭钩的搭钩固定带两部分,通过所述圈扣和搭钩的配合将所述的弹力固定部分首尾相连成环状,所述的延长带上沿弹力绷带的长度方向设有三列用于调节弹力固定部分尺寸大小的圈扣,所述的圈扣与所述的搭钩配合形成弹力固定部分呈大、中、小三挡可调节模式,所述的固定架为圆柱体,其大小尺寸与成环状后的弹力固定部分相配合。

5条所述的弹力绷带均为高弹透气弹力带,每条弹力绷带长度为16~38cm、宽度为1.8~2.5cm,在所述的5条弹力绷带平行排列时的总宽度为9~12.5cm,所述的延长固定部分分别采用棉质延长带和棉质搭钩固定带,所述的延长固定部分展开总长为4~6cm,所述固定架的高度与所述弹力绷带的总宽度对应,且直径为7~8.5cm。

所述的弹力固定部分在未使用状态时环套在所述固定架上保存,所述的固定架采用海绵固定架。

所述的延长固定部分设有圈扣的延长带和设有搭钩的搭钩固定带分设于所述弹力绷带两端,其中所述的搭钩固定带将5条弹力绷带的一端平行并列连接成一体,所述的延长带为分别设于5条弹力绷带端头的5条独立的延长带。或者,5条所述的弹力绷带各自横向首尾相连成一体,所述延长固定部分的竖向两侧边贴附在弹力绷带的连接处,将5条弹力绷带竖向连接成一体,整体呈环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固定带是通过5条弹力带端部设置的三挡调节搭扣实现松紧度调节的,可以根据患者臂围调节松紧度,适应患者需求,由于弹力带为5条仅一端连接的弹力带,另一端为独立的分离状态,所以在患者活动时,每条弹力带随不同部位变化而相应改变,不会引起整体移动,既能有效固定辅料又可防止过度的压迫造成回流变差,同时透气性也比较好。而与弹力固定带配套的固定架,便于PICC导管专用弹力固定带取下时固定放置,有效防止变形。同时还可以代替握力球,便于患者握拳运动,进行握力训练,有效防止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可替代胶布固定导管体外部分,有效固定PICC导管的体外延长端,在发生导管皮肤问题时可以有效的替代贴膜和胶布固定导管,减少胶布固定导致的护理清洁和皮肤并发症问题,同时可遮盖导管,满足置管患者美观需求,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佩戴舒适,消除了胶布固定引起的皮肤清洁问题,减少临床护理操作时间和环节,非常适于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弹力固定带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的后视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1、弹力绷带; 2、延长带; 3、搭钩固定带; 4、圈扣; 5、搭钩; 6、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1~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PICC导管专用固定装置,包括弹力固定部分和固定架6。所述的弹力固定部分为弹力绷带1和分别设于连接所述弹力绷带1两端,并在连接后使整个弹力固定部分呈环形的延长固定部分,所述的弹力固定部分在未使用状态时可环套在所述固定架6上保存。所述的固定架6为圆柱体,其大小尺寸与首尾连接成环形的弹力固定部分相配合,以保证弹力固定部分不易变形。所述的弹力绷带1为5条等长的弹力绷带,优选高弹透气弹力带,长度为16~38cm,宽度为1.8~2.5cm。为保证固定PICC导管时具有足够的弹力,所述的延长固定部分展开总长为4~6cm,为保证固定装置在长时间使用中的透气性,所述的延长固定部分采用棉布等透气材质制成。为确保良好的固定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固定部分可以根据患者上肢臂围,设定成大、中、小号三个尺码,优选小号长度为16cm~20cm、中号长度25~30cm,大号长度30~38cm长。

实施例1:

根据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延长固定部分为分设于所述弹力绷带两端的延长带2和搭钩固定带3,其中所述的搭钩固定带3将5条所述弹力绷带1的一端连成一体,所述的延长带2为分别设置于相应弹力绷带另一端的5条独立的延长带,使弹力固定部分呈一端固定连接、一端独立分成5个端头的状态。所述的5条延长带2上分别设有调节搭扣的圈扣4,调节搭扣的搭钩5则对应设于搭钩固定带3上,将所述的搭钩5与圈扣4勾住,即可将所述的固定装置形成环形结构,用于患者手臂上PICC导管的固定。

每条所述的延长带2上沿弹力绷带1的长度方向等距设有三个圈扣4,与所述的搭钩5配合形成固定装置呈大中小三挡可调节模式。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患者的PICC导管用纱布覆盖进行初步固定,包绕置管肢体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并使用少量胶布固定纱布。初步固定后,再将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固定部分缠绕在纱布外侧,然后根据患者臂围粗细,选择将搭钩与不同档位的圈扣配合勾住,保证松紧度适宜,以不影响肢体血运为准,实现对PICC导管的固定。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将5条弹力绷带采用交叉固定方式进行固定,进一步保证固定效果。

为实现良好的固定效果,并保证不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在5条弹力绷带并排布置时,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固定部分总宽度为9~12.5cm。相应的,所述固定架6的高度与之对应,且直径设置为7~8.5cm为宜。

为防止放置了PICC导管的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情况,患者需在置管期间经常使用握力球进行握拳运动锻炼,所以所述的固定架6采用海绵固定架,可代替常规握力球,帮助患者进行锻炼,物尽其用,节约资源。

实施例2:

根据附图3,本实施例中5条所述弹力绷带1各自横向首尾相连成一体,为保证美观及使用的牢固度,将所述延长固定部分的竖向两侧边贴附在弹力绷带的连接处,使5条弹力绷带1竖向连接成一体,整体呈环状。所述的延长带固定部分分为延长带2和搭钩固定带3两部分,两部分之间分离,并保持一定距离。同实施例1一样,所述的延长带2上设有三挡可调节模式的圈扣4,所述的搭钩固定带3上对应设有搭钩5,通过搭钩5与圈扣4的配合将两部分连接成完整的延长带固定部分。由于所述的延长带固定部分只有竖向两侧边与所述的弹力绷带连接固定,所以在延长带2和搭钩固定带3配合连接固定后的中间部位处的弹力绷带不起弹力作用。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固定部分套在患者需要固定PICC导管的手臂上,再根据患者臂围选择合适位置的圈扣4与搭钩5配合调节弹力固定部分的大小,通过弹力绷带1其余的部分的弹力实现对PICC导管的固定。

其他同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