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延缓滴液速度的滴眼液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5896发布日期:2019-07-19 22:38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延缓滴液速度的滴眼液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药水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延缓滴液速度的滴眼液瓶。



背景技术:

眼药水是眼科疾病最常用的药物剂型之一,对于许多眼病,眼药水都有直接、快捷的治疗作用。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条件的改变,用眼的时间越来越多,比如长时间看电脑、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等,很容易患视觉疲劳症和干眼症。这两种病症都以眼睛干涩不适为主要表现,于是很多人将眼药水变成了日常“必备药品”。

瓶口朝下滴眼药水时,眼药水容易忽然喷涌而出,眼药水下滴速度较快,不易控制,造成眼药水浪费,且影响使用体验,不便于对准眼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眼药水下滴速度较快,不易控制,造成眼药水浪费,且影响使用体验,不便于对准眼睛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减缓药液流出瓶口的速度,缓冲的时间便于使用者将瓶口对准眼睛,使用体验效果好;药液流出瓶口较为均匀,均呈滴状流出,可节约药水量的可延缓滴液速度的滴眼液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延缓滴液速度的滴眼液瓶,其包括瓶体,瓶体上设有瓶颈和瓶口,瓶体内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设于瓶颈和瓶口之间,环形凹槽的槽底直径、瓶颈内径和瓶口内径依次递减。

由于瓶颈和瓶口之间设置了较大直径的环形凹槽,因此,滴眼药水时,瓶颈中的药液进入具有较大容腔的环形凹槽中后,从而可在环形凹槽的槽壁上形成一定的液体表面张力,且环形凹槽内可缓存一部分流体。接着,流体进入直径最小的瓶口中时,可减缓药液流出瓶口的速度,缓冲的时间便于使用者将瓶口对准眼睛,使用体验效果好。并且,在环形凹槽的槽壁上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下,药液流出瓶口较为均匀,均呈滴状流出,可节约药水量。

具体地,为了减缓滴液速度,瓶口内螺纹连接有瓶塞,瓶塞中心开有滴液通孔,瓶口外螺纹连接有瓶盖,瓶盖的里端面上固定有用于封堵滴液通孔的凸块。滴液时,只需打开瓶盖,瓶口朝下正常使用即可。相对于瓶口,滴液通孔的孔径更小,滴出药液更为均匀缓慢。此外,当需要的流出速度和液滴量时,只需拧开瓶塞即可。

具体地,为了便于瓶口对准眼睛,瓶体的一侧铰接有镜托,镜托上安装有镜片,镜片的镜面朝向瓶口翻转。只需转动镜托,使眼睛能够观察镜片反射的镜像,即可轻松将瓶口对准眼睛,而不是传统的盲滴,做到可视化滴液,方便了个人操作。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调整镜片的位置,瓶颈和瓶口通过凸缘连接,环形凹槽设于凸缘的内壁上,凸缘和瓶体之间设有转环,转环套设于瓶颈上,镜托铰接于转环上。滴液时,两手捏持瓶体,瓶体周向上不可继续转动;此时,可转动转环,使镜片调整到最佳观察位置,更便于滴液。

进一步地,为了更清楚地观察镜片的镜面,转环的外圆面上转动连接有转轴,镜托铰接于转轴的外端;镜片还可通过转轴进行侧向转动,以便于在更合适的角度及合适的光线下,更清楚观察瓶口相对眼睛的位置。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携带本实用新型的滴眼液瓶,瓶体的外侧面上固定有两个限位块,瓶体的外侧面和两个限位块构成的凹槽用于放置旋转后贴合于瓶体的外侧面上的镜托。当使用完毕后,可将镜托折叠置入瓶体的外侧面和两个限位块构成的凹槽中,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延缓滴液速度的滴眼液瓶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瓶颈和瓶口之间设置了较大直径的环形凹槽,因此,滴眼药水时,瓶颈中的药液进入具有较大容腔的环形凹槽中后,从而可在环形凹槽的槽壁上形成一定的液体表面张力,且环形凹槽内可缓存一部分流体;接着,流体进入直径最小的瓶口中时,可减缓药液流出瓶口的速度,缓冲的时间便于使用者将瓶口对准眼睛,使用体验效果好;并且,在环形凹槽的槽壁上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下,药液流出瓶口较为均匀,均呈滴状流出,可节约药水量;

2.相对于瓶口,滴液通孔的孔径更小,滴出药液更为均匀缓慢;

3.只需转动镜托,使眼睛能够观察镜片反射的镜像,即可轻松将瓶口对准眼睛,而不是传统的盲滴,做到可视化滴液,方便了个人操作;

4.滴液时,两手捏持瓶体,瓶体周向上不可继续转动;此时,可转动转环,使镜片调整到最佳观察位置,更便于滴液;

5.镜片还可通过转轴进行侧向转动,以便于在更合适的角度及合适的光线下,更清楚观察瓶口相对眼睛的位置;

6.当使用完毕后,可将镜托折叠置入瓶体的外侧面和两个限位块构成的凹槽中,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延缓滴液速度的滴眼液瓶的三维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延缓滴液速度的滴眼液瓶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其中:1.瓶体;2.瓶颈;3.瓶口;4.环形凹槽;5.瓶塞;6.滴液通孔;7.瓶盖;8.凸块;9.镜托;10.镜片;11.凸缘;12.转环;13.转轴;1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延缓滴液速度的滴眼液瓶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瓶体1,瓶体1上设有瓶颈2和瓶口3,瓶体1内设有环形凹槽4,环形凹槽4设于瓶颈2和瓶口3之间,环形凹槽4的槽底直径、瓶颈2内径和瓶口3内径依次递减。

由于瓶颈2和瓶口3之间设置了较大直径的环形凹槽4,因此,滴眼药水时,瓶颈2中的药液进入具有较大容腔的环形凹槽4中后,从而可在环形凹槽4的槽壁上形成一定的液体表面张力,且环形凹槽4内可缓存一部分流体。接着,流体进入直径最小的瓶口3中时,可减缓药液流出瓶口3的速度,缓冲的时间便于使用者将瓶口3对准眼睛,使用体验效果好。并且,在环形凹槽4的槽壁上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下,药液流出瓶口3较为均匀,均呈滴状流出,可节约药水量。

具体地,为了减缓滴液速度,瓶口3内螺纹连接有瓶塞5,瓶塞5中心开有滴液通孔6,瓶口3外螺纹连接有瓶盖7,瓶盖7的里端面上固定有用于封堵滴液通孔6的凸块8。滴液时,只需打开瓶盖7,瓶口3朝下正常使用即可。相对于瓶口3,滴液通孔6的孔径更小,滴出药液更为均匀缓慢。此外,当需要的流出速度和液滴量时,只需拧开瓶塞5即可。

具体地,为了便于瓶口3对准眼睛,瓶体1的一侧铰接有镜托9,镜托9上安装有镜片10,镜片10的镜面朝向瓶口3翻转。只需转动镜托9,使眼睛能够观察镜片10反射的镜像,即可轻松将瓶口3对准眼睛,而不是传统的盲滴,做到可视化滴液,方便了个人操作。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调整镜片10的位置,瓶颈2和瓶口3通过凸缘11连接,环形凹槽4设于凸缘11的内壁上,凸缘11和瓶体1之间设有转环12,转环12套设于瓶颈2上,镜托9铰接于转环12上。滴液时,两手捏持瓶体1,瓶体1周向上不可继续转动;此时,可转动转环12,使镜片10调整到最佳观察位置,更便于滴液。

进一步地,为了更清楚地观察镜片10的镜面,转环12的外圆面上转动连接有转轴13,镜托9铰接于转轴13的外端;镜片10还可通过转轴13进行侧向转动,以便于在更合适的角度及合适的光线下,更清楚观察瓶口3相对眼睛的位置。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携带本实施例的滴眼液瓶,瓶体1的外侧面上固定有两个限位块14,瓶体1的外侧面和两个限位块14构成的凹槽用于放置旋转后贴合于瓶体1的外侧面上的镜托9。当使用完毕后,可将镜托9折叠置入瓶体1的外侧面和两个限位块14构成的凹槽中,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