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毛发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6345发布日期:2019-07-27 10:5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人造毛发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造毛发种植装置,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将人造毛发种植于头皮上的人造毛发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秃头或者脱发症作为一种普遍症状,其不仅会影响外貌,甚至会引发心理疾病。

据悉,就秃头或者脱发症的发生频率而言,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并且,有70%左右的男性和25%左右的女性因脱发症而受困扰。

其原因虽然还未明确解析,但是,认为遗传因素占最大比重,除此以外,还有内分泌系统障碍、自律神经系统异常、过敏、发根营养缺乏、细菌感染、老化等。

近年来,对于现代人而言,因大气污染等的环境因素和精神压抑、以及因过多使用发胶、发蜡等的美发用品而造成的属于秃头的一种的脱发症的发生频率逐年增加,并且患者们的年龄也逐渐呈年轻化。

这种秃头或者脱发症最好应在发生初期进行治疗和预防,但是如果其进展程度较高时,则可以佩戴如韩国国内授权专利第10-1129313号(发明名称:假发制造方法及其假发,以下简称“现有技术文献1”)所提供的假发。

但是,这种假发不仅佩戴状态很不自然,而且还存在需要佩戴和摘下,比较麻烦。

鉴于此,为了解决假发的不便之处,韩国国内授权专利第10-0406160号(发明名称:毛发移植系统,以下简称“现有技术文献2”)提供了一种毛发移植,目前正在使用这种毛发移植。

但是,现有技术文献2所公开的毛发移植系统虽然能够将切断毛根并将其移植到患部的过程予以自动化,但是,根据毛发移植自动化的毛发移植系统过于庞大且复杂,因此,难以实现毛发移植的广泛应用,而且还存在毛发移植的费用昂贵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国内授权专利第10-1129313号

(专利文献2)韩国国内授权专利第10-0406160号



技术实现要素: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所述的问题,提供一种人造毛发种植装置,其通过将用于在头皮上种植人造毛发的种植装置的结构予以简单化和小型化,能够迅速且简单地将人造毛发种植于头皮上。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所述的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人造毛发种植装置,用于将人造毛发种植于头皮上的装置,其包括:主体部,其具有中空的主体;头部,其包括头端、种植针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头端固定结合于主体,所述种植针可进出地设于头端上,且人造毛发挂于其从头端伸出的端部上,所述复位弹簧设于种植针和头端之间,用于将从头端伸出的种植针复位于原始位置;按键部,其包括按键、按压轴,所述按键可移动至主体,所述按压轴设于按键上,且通过进出于主体内来按压种植针,以使种植针从头端伸出。

并且,头端的与头皮接触的端部形成为倾斜面,从头端的倾斜面进出的种植针以倾斜于头端的长端的状态伸出。种植针在从头端进出的端部上形成有挂钩部,挂钩部的长端位于头端的倾斜面的短端侧。

另外,头端上设置有结合管部,所述结合管部的内侧插入有种植针,外侧套有复位弹簧,种植针上设置有结合部件,所述结合部件的一端结合固定于种植针上,并被复位弹簧支撑。种植针的结合部件上形成有引导凸起,所述引导凸起朝向外侧突出并且移动时与复位弹簧接触,与引导凸起相应的头端的结合管部上形成有导孔,所述导孔用于插入并引导引导凸起,并且防止种植针的旋转。

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人造毛发种植装置,由主体部、按键部及头部构成用于种植人造毛发的种植装置,以使其小型化,供操作人员能够手握种植装置,从而,不仅能够迅速且简单地种植,而且还能够将人造毛发准确地种植于毛状根膜上。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人造毛发种植装置的组合构成图;

图2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种植装置的头部的端部放大图;

图3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人造毛发种植装置的分解构成图;

图4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种植装置的头部和种植针的分离图;

图5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种植装置的将人造毛发挂于种植针的过程的图;

图6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种植装置的种植针上挂有人造毛发的状态的图;

图7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合有人造毛发的种植装置的种植针复位的状态的图;

图8图示了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种植装置,将人造毛发种植于头皮上的状态的图;

图9图示了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种植装置种植人造毛发之后的图。

附图标记

100:种植装置 200:主体部

210:主体 300:按键部

310:按键 311:按压轴

320:第二环形螺母 321:结合轴套

330:第二复位弹簧 400:头部

410:头端 411:倾斜面

411a:长端 411b:短端

420:结合管部 421:法兰

422:导孔 430:第一复位弹簧

440:种植针 441:挂钩部

441a:长端 441b:短端

450:结合部件 451:引导凸起

460:第一环形螺母 500:人造毛发

510:环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词语均为考虑到本实用新型中的功能而被定义,其可根据使用者、操作者的用意及惯例而有所不同,关于这些词语的定义应当理解为是符合本实用新型技术事项的意义和概念。

尤其是,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词语“及/或者”意指排列于其前后的构成要素当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一个以上”意指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复数。

还有,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一侧”及“另一侧”等的选择性词语是为了使一个构成要素从另一个构成要素区分开而使用的,其构成要素并不受限于所述词语。

本实用新型中的“形成于~上”及“形成于侧面”等为,并不仅指相应构成要素直接接触并叠层形成的意思,而是,还包括相应构成要素之间还形成有其他构成要素的意思。比如,“形成于~上”不仅包括第一构成要素直接接触到第二构成要素形成的意思,而且还包括第一构成要素和第二构成要素之间还可形成有第三构成要素的意思。

附图1至图9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人造毛发种植装置及其构成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人造毛发种植装置100为,如图1至图4所示,呈笔状形态,是用于将人造毛发500种植于头皮上的装置。

这种种植装置100为,如图1及图3所示,大体上包括:主体部200、设于主体部200的前端的头部400、设于主体部200的后端的按键部300。

首先,主体部200包括中空的主体210,主体210的两端,即,其前端和后端呈开口状相互连通地形成。

这种主体210为,当种植人造毛发500时,操作人员用手握持种植装置100的部分,为了方便握持种植装置100,以一定长度形成。

还有,头部400为,如图3及图4所示,其设于主体210的前端。即,头部400包括:头端410,其结合并固定于主体210的前端;种植针440,其可进出地插入于头端410;第一复位弹簧430,其设于种植针440和头端410之间,用于将从头端410伸出的种植针440复位到原始位置。

头端410被配置为,其前端由朝向斜线方向倾斜的倾斜面411形成,其后端可拆卸地螺丝结合于主体210。

尤其是,头端410的倾斜面以45度角倾斜形成,倾斜面411的两侧形成有长端411a和短端411b。

这种头端410的倾斜面411是为了在头皮上种植人造毛发500时,能够确保最小空间的鉴别空间,以能够鉴别从头端410上伸出的种植针440的状态。即,种植人造毛发500时,如图8所示,将头端410的长端411a接触到头皮的状态下,将种植装置100朝向头皮侧倾斜,以使头端410的短端411b与头皮呈钝角以上的角度,从而,能够易于鉴别从头端410伸出的种植针440和人造毛发500是否保持正确的位置。

还有,头端410的后端突出形成有用于与主体210螺丝结合的轴套,结合管部420一体地形成于轴套上,或者结合管部420以被固定插入的状态设于轴套内。

这种结合管部420由内部中空的中空部件形成,且其后端突出形成有轴向垂直的法兰421。

这种结合管部420的后端形成有导孔422,该导孔422供插入并引导将在后面叙述的结合于种植针440的结合部件450的引导凸起451,导孔422从结合管部420的后端朝向前端侧,沿着轴向方向较长地切开而形成。

另外,上述所述的结合管部420的外周面上套有压缩螺旋弹簧的第一复位弹簧430,第一复位弹簧430的两端接触到结合管部420的法兰421和头端410的后面,但是,当种植针440移动时,则借助设于种植针440的结合部件450的引导凸起451,朝向头端410侧压缩。

还有,种植针410被配置为,插入到头端410的结合管部420的状态下进出于头端410,其前端形成有挂钩部441,挂钩部441的两侧形成有长端441a和短端441b。

如上所述形成的种植针440的挂钩部441被配置为,可进出于头端410的倾斜面411,这时,种植针440的挂钩部441被配置为,朝向头端410的长端411a侧倾斜的状态,可伸出地形成。为此,头端410的倾斜面411上可形成有:朝向倾斜面411的长端411a侧倾斜形成的供种植针440伸出的孔。

而且,种植针440的挂钩部441被配置为,其长端441a靠向头端410的倾斜面411的短端411b侧。从而,在种植针440运作之前,如图2所示,种植针440伸入到头端410的状态下,最大限度地确保朝向头端410的端部突出的挂钩部441的长端441a的突出长度。

即,为了将人造毛发500设置于种植针440上,如图6所示,使种植针440伸出于头端410,并贯通到人造毛发500的环钩部510,然后,以将人造毛发500贴紧于头端410的倾斜面411的状态,拽拉人造毛发500,并挂于种植针440上,设置有人造毛发500的种植针440重新被插入到头端410内,并复位到原始位置,即便种植针440的复位,挂钩部41的长端441a也充分突出于头端410的倾斜面411,因此,如图7所示,被设置为紧贴于头端410的倾斜面的状态的人造毛发500复位之后,能够易于挂于朝向头端410的端部突出的挂钩部441的长端441a上。但是,种植针440的挂钩部441,如前述所述,当朝反方向,即,挂钩部441的长端441a靠向倾斜面411的长端411a侧设置时,种植针440被插入于头端410的状态的原始状态下,朝向头端410的外侧突出的挂钩部411的长端441a的长度较短,因此,按照上述所述进行运作时,人造毛发500无法挂于挂钩部411。

还有,种植针440的后端设有固定结合于种植针440上的结合部件450,结合部件450的两侧形成有垂直突出的引导凸起451。这种引导凸起451被配置为,插入于结合管部420的导孔422的状态下,可上下移动,从而,能够防止种植针440的旋转,无法进行旋转的种植针440则即便是在反复运作的状态下,也能够坚固地维持挂钩部411的长端441a定位于头端410的短端411b侧的状态。

如上所述,插入有种植针440的结合管部420的后端缔结有第一环形螺母460,以填堵被切开的的导孔422的端部,从而,能够防止插入于结合管部420的种植针440的脱离。

另外,按键部300设于主体210的后端。即,如图3所示,按键部300被配置为,包括:按键310,可移动地插入于主体210的后端;按压轴311,设于按键310的前端,并进出于主体210内,通过按压种植针440,以使种植针440从头端410伸出。

按键310由易于按压的板形成,其朝向主体210的面突出形成有按压轴311。这种按压轴311可由贯通缔结于主体210的后端的第二环形螺母320的一个轴形成,或者以第二环形螺母320为准,由两个分隔的轴形成。另外,虽然未图示,就前者而言,位于第二环形螺母320的下部的轴上可形成有,接触于第二复位弹簧330并借助第二复位弹簧330支撑的支撑凸起,就后者而言,位于第二环形螺母320的下部的轴上可形成有,上述所述的支撑凸起,该等支撑凸起,优选为,挂于第二环形螺母320上,以防止按键310脱离。

还有,第二环形螺母320以螺丝结合的方式缔结于主体210的后端,第二环形螺母320的一面上突出形成有螺丝结合于主体210的中空的结合轴套321。

另外,第二环形螺母320的下部的主体210内设有第二复位弹簧330,第二复位弹簧330的两端,优选地,配置为分别被主体210和按键310的按压轴311所支撑。

从而,当按键310运作时,使得第二复位弹簧330借助伸入到主体210内的按压轴311而被压缩,所被压缩的第二复位弹簧330的张力由将按键310复位到原始位置的复原力提供。

另外,如上述所述配置的按键310的按压轴311,优选地,配置为插入于主体210的按压轴311的下端与结合于种植针440的结合部件450的上端接触。

还有,将上述所述的第二环形螺母320缔结于主体210或者从主体210上松解的话,能够调整结合于其上的按键310的高度,即,能够调整从主体210突出的按压轴311的长度,进而,能够调整从头端410伸出的种植针440的长度。

以下,对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种植装置的运作关系及人造毛发的种植施术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5所示,按压种植装置100的按键310的话,按压轴311与按键310一起下降并伸入至主体210内部,借助伸入至主体210内部的按压轴311,种植针440被按压并下降的同时,种植针440的挂钩部441通过头端410的倾斜面411向外侧突出并伸出。

这时,第一、第二复位弹簧430、330分别借助种植针440和按压轴311呈压缩状态。

在该状态下,如图6所示,将从头端410伸出的种植针440贯通到人造毛发500的环钩部510,然后,将人造毛发500紧贴于头端410的倾斜面411的状态下,拽拉人造毛发500,使其结合并固定于种植针440上。

然后,如图7所示,解除按压着按键310的外力的话,种植针440、按键310及按压轴311借助被压缩的第一、第二复位弹簧430、330的张力,分别从结合管部420和主体210内上升,并复位到原始位置。

尤其是,在此复位过程中,随着种植针440上升到结合管部420内,从头端410伸出的挂钩部441虽然会被伸入到头端410内,但是,挂钩部441的长端441a则不会完全地伸入到头端410,而是维持一定长度的突出状态,从而,突出的挂钩部441的长端441a上会挂有人造毛发500的环钩部510。

如上所述,将挂有人造毛发500的种植装置100挪到患部之后,如图8所示,将头端410的倾斜面411中的长端411a接触到头皮上的状态下,倾斜种植装置100,并将头端410的短端411b和头皮呈钝角以上的角度的状态下,再次按压种植装置100的按键310,以使种植针440伸出。

那么,被伸出的种植针440以结合人造毛发500的环钩部510的状态,贯通头皮,即,贯通表皮和真皮,插入于毛状根膜上。

在此状态下,如图9所示,解除按压着按键310的外力,并将伸出的种植针440复位到原始位置的话,种植针440的挂钩部441从毛状根膜上拔出并复位,但是插入到毛状根膜上的人造毛发500的环钩部510则以扎入毛状根膜的状态,被固定并种植。

从而,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种植装置100迅速且简单地将人造毛发500种植于头皮上。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其仅用于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此,显而易见地,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实施变更或者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单纯变形乃至变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通过所附权利要求范围会更佳明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