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的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0767发布日期:2019-07-27 11:19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优化的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颅微电流刺激神经调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优化的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



背景技术: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是利用低强度微电流刺激大脑,改变大脑异常的脑电波,调节内分泌系统分泌与抑郁、失眠等疾病存在联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从而实现对抑郁、失眠焦虑等疾病的辅助治疗,这种疗法已经在欧美国家普遍使用。一般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时将两个耳夹店电极夹在左右耳垂,通过电极向人体输出特定波形、频率、强度的电刺激波形,一般单次刺激治疗时间在30分钟左右。音乐疗法是一种被普遍使用和接受的缓解压力、治疗失眠等精神疾病的方法。优美悦耳的音乐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同时音乐还能引起心理反应,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改善情绪,激发情感,振奋精神,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应激能力。

目前国外经颅微电流刺激相关的产品相比国内更加丰富,刺激位置更加多样,刺激电极多采用贴片电极,或者耳夹电极。国内产品多引进模仿国外,多采用耳夹式电极,刺激器体积较大,按键较多,人机交互体验不佳,使用者难以方便操作。发明“带声乐功能的经颅微电流刺激器”将微电流刺激和音乐疗法想结合,但是音乐无法由使用者定制,耳机和耳夹电极分离,佩戴不方便。目前尚未有发明将音乐疗法和微电流刺激进行较好的结合。

中国专利CN105749420A公开了一种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包括耳塞式刺激电极,中央控制单元,刺激波发生单元,电源管理单元,手机控制APP。用户通过手机APP控制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控制刺激开始结束,调节刺激幅度、频率、波形,设定刺激时间长短。中央控制单元通过刺激波发生单元,根据手机APP控制指令,产生相应的刺激波。虽然该设备将微电流刺激电极和普通耳塞式耳机进行了结合,但是,在使用微电流刺激电极时,不能保证导电硅胶套与耳廓稳定接触,容易松动和脱落,影响治疗的效果,而且,导电硅胶套不能进行拆装,导致单独使用耳机耳塞时,用户的使用体验感下降,而且,导电硅胶套会导致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化的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解决了结构繁重、防松动、不能拆装、不能分开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优化的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包括刺激器,所述刺激器的左端电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远离刺激器的一端电连接有耳机接口,所述刺激器右侧的上下两端均电连接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远离刺激器的一端电连接有耳塞式刺激电极,所述耳塞式刺激电极包括耳机耳塞,所述耳机耳塞与第二连接线电连接,所述耳机耳塞外壁左侧的边缘处镶嵌有金属圆环,所述耳机耳塞的左侧设置有导电硅胶套,所述导电硅胶套套设在耳机耳塞上,所述导电硅胶套外壁右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绳,所述耳机耳塞上下表面的右端对称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弹性连接绳远离导电硅胶套的一端套设在固定件上,所述耳机耳塞外壁的右侧通过卡接口卡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头部固定架。

优选的,所述耳机接口采用直径为3.5mm的同轴音频插头。

优选的,所述金属圆环的边缘和导电硅胶套的边缘设置为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头部固定架包括主架,所述主架呈贴合人头部的圆弧状,所述主架上端的外部包裹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左右两端的内壁设置有卡套。

优选的,所述主架下端左右两端的外部对称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与主架滑动连接,所述滑套的上端伸入保护套内且与卡套卡接。

优选的,所述滑套在主架上向下拉伸滑动的距离为30mm。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化的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优化的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刺激器的左端通过第一连接线电连接有耳机接口,耳机接口采用直径为3.5mm的同轴音频插头,适用于各种品牌的手机和电脑,当需要进行微电流刺激治疗时,先在手机或电脑上下载相应的微电流控制APP,将耳机接口与手机或电脑连接,将弹性连接绳套设在固定件上,使导电硅胶套更贴合耳机耳塞,防止治疗过程中导电硅胶套发生松动或脱落,将连接件与卡接口卡接,使耳机耳塞与头部固定架进行固定,将头部固定架戴在头上,头部固定架使耳塞式刺激电极与耳廓紧密贴合,防止治疗过程中耳塞式刺激电极发生松动或脱落,影响治疗效果,通过APP控制刺激器,刺激器为市面上可直接购得的小型神经刺激器,微电流通过金属圆环和导电硅胶套刺激耳廓,进而刺激人的大脑,进行微电流刺激治疗,同时,可通过耳机耳塞播放音乐进行音乐治疗,达到了结构简便、防松动的目的,方便携带,提高了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的治疗效果。

(2)、该优化的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当需要单独使用耳机时,将连接件与卡接口分离,使耳机耳塞与头部固定架分离,将弹性连接绳与固定件分离,取下导电硅胶套,即可单独使用耳机,也可继续将连接件与卡接口卡接,进而使用头部固定架,主架呈贴合人头部的圆弧状,使用户佩戴更舒适,头部固定架佩戴简单,可解放双手,将滑套与卡套分离,通过沿着主架上下滑动来调节适合用户的长度,滑套在主架上向下拉伸滑动的距离为30mm,其长度调节的范围可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达到了可以拆装、可以分开使用的目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的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耳塞式刺激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头部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刺激器、2第一连接线、3耳机接口、4第二连接线、5耳塞式刺激电极、6耳机耳塞、7金属圆环、8导电硅胶套、9弹性连接绳、10固定件、11卡接口、12连接件、13头部固定架、14主架、15保护套、16卡套、17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优化的耳机式经颅微电流刺激设备,包括刺激器1,刺激器1的左端电连接有第一连接线2,第一连接线2远离刺激器1的一端电连接有耳机接口3,刺激器1右侧的上下两端均电连接有第二连接线4,第二连接线4远离刺激器1的一端电连接有耳塞式刺激电极5,耳塞式刺激电极5包括耳机耳塞6,耳机耳塞6与第二连接线4电连接,耳机耳塞6外壁左侧的边缘处镶嵌有金属圆环7,耳机耳塞6的左侧设置有导电硅胶套8,导电硅胶套8套设在耳机耳塞6上,导电硅胶套8外壁右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绳9,耳机耳塞6上下表面的右端对称设置有固定件10,弹性连接绳9远离导电硅胶套8的一端套设在固定件10上,耳机耳塞6外壁的右侧通过卡接口11卡接有连接件12,连接件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头部固定架13。

耳机接口3采用直径为3.5mm的同轴音频插头。

金属圆环7的边缘和导电硅胶套8的边缘设置为圆弧状。

头部固定架13包括主架14,主架14呈贴合人头部的圆弧状,主架14上端的外部包裹有保护套15,保护套15左右两端的内壁设置有卡套16。

主架14下端左右两端的外部对称设置有滑套17,滑套17与主架14滑动连接,滑套17的上端伸入保护套15内且与卡套16卡接。

滑套17在主架14上向下拉伸滑动的距离为30mm。

使用时,刺激器1的左端通过第一连接线2电连接有耳机接口3,耳机接口3采用直径为3.5mm的同轴音频插头,适用于各种品牌的手机和电脑,当需要进行微电流刺激治疗时,先在手机或电脑上下载相应的微电流控制APP,将耳机接口3与手机或电脑连接,将弹性连接绳9套设在固定件10上,使导电硅胶套8更贴合耳机耳塞6,防止治疗过程中导电硅胶套8发生松动或脱落,将连接件12与卡接口11卡接,使耳机耳塞6与头部固定架13进行固定,将头部固定架13戴在头上,头部固定架13使耳塞式刺激电极5与耳廓紧密贴合,防止治疗过程中耳塞式刺激电极5发生松动或脱落,影响治疗效果,通过APP控制刺激器1,刺激器1为市面上可直接购得的小型神经刺激器1,微电流通过金属圆环7和导电硅胶套8刺激耳廓,进而刺激人的大脑,进行微电流刺激治疗,同时,可通过耳机耳塞6播放音乐进行音乐治疗;

当需要单独使用耳机时,将连接件12与卡接口11分离,使耳机耳塞6与头部固定架13分离,将弹性连接绳9与固定件10分离,取下导电硅胶套8,即可单独使用耳机,也可继续将连接件12与卡接口11卡接,进而使用头部固定架13,主架14呈贴合人头部的圆弧状,使用户佩戴更舒适,头部固定架13佩戴简单,可解放双手,将滑套17与卡套16分离,通过沿着主架14上下滑动来调节适合用户的长度,滑套17在主架14上向下拉伸滑动的距离为30mm,其长度调节的范围可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