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昆虫麻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2652发布日期:2019-08-16 22:08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昆虫麻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用具技术领域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组合式昆虫麻醉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昆虫作为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不断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它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在生物学实验研究中,研究人员会对一些小型昆虫如柑橘木虱、蚊子等进行观察或操作研究时,为了便于研究,通常先将昆虫麻醉,再进行其他操作。

现用的麻醉方法有用乙醚作为麻醉剂、用二氧化碳作为麻醉剂或者将其至于低温条件下,例如冰上,以降低其活跃度,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操作过程中吸收乙醚或者二氧化碳过多将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而且消耗二氧化碳气体成本高;低温对昆虫也有一定的影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且操作人员的双手长时间处于低温条件下,操作不灵活,同样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昆虫被麻醉后,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让昆虫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麻醉状态,目前是采用麻醉板已达到这个作用,但是现有的麻醉版价格昂贵,而且效果不够理想,浪费原料。

因此,提供一种组合式昆虫麻醉装置,不仅节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而且维持小型昆虫的麻醉状态好、对昆虫、人和环境影响小,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昆虫麻醉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昆虫麻醉板,主要用于长时间维持各种小型昆虫的麻醉状态稳定,便于对小型昆虫进行微观观察或研究。所述组合式昆虫麻醉装置不仅节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而且维持小型昆虫的麻醉状态好、对昆虫、人和环境影响小,成本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昆虫麻醉装置,包括底盒、观察板和通气管;其中底盒侧面设有一个开口;通气管置于底盒内部,其一端穿过开口伸出底盒外,并连接有连接头;观察板置于通气管上方,用于放置小型昆虫。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昆虫麻醉板,主要用于维持各种小型昆虫的麻醉状态稳定,便于在微观观察或研究小型昆虫的过程中,让小型昆虫保持稳定的麻醉状态。所述组合式昆虫麻醉板中,通过连接口与麻醉气体装置连接,如氮气瓶、二氧化碳瓶等,然后麻醉气体通过连接口、通气管进入底盒中,使得底盒中一直保持高浓度的麻醉气体状态,从而保证小型昆虫稳定的麻醉状态。

为了便于微观观察小型昆虫,所述观察板为白色的硬质滤纸,既便于观察昆虫,又能保持干燥的环境。

优选地,所述通气管和观察板之间还设有用于气体缓释透过的填充部件。所述填充部件可以是多孔、疏松的材料制成的,例如棉花、多孔海绵等材料,一方面是能够通过填充部件支撑观察板,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填充部件,可以调整观察板的高低,适用于不同的小型昆虫;另一方面,填充部件为多孔、疏松的材料,能够延缓麻醉气体的扩散,既维持底盒中高浓的麻醉气体,又能保证气体不会快速扩散,减少麻醉气体的用量,节约成本。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尺寸与底盒相匹配,可放置于底盒上,用于盖住底盒的敞口,通入麻醉气体,则可以直接在所述装置中麻醉小型昆虫。不需要转移小型昆虫,以免在转移过程中,破坏昆虫的外形、形体、体表纹路等特征。

优选地,所述通气管上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管与开口间密封连接。通气管是用于导入麻醉气体的,可以是硬质管,也可以是软质管;为便于麻醉气体进入底盒内,通气管上设置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可以是多种形状、多种尺寸的孔,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设置或更换。通气管是穿过底盒侧面的开口与连接口密封连接的,为了减少麻醉气体的用量,通气管与开口间为密封连接,避免麻醉气体快速扩散至底盒外。

优选地,所述观察板与底盒尺寸大小相匹配,可置于底盒内,盖住底盒的敞口。观察板是用于放置麻醉后的小型昆虫,同样地,为了减少麻醉气体的用量,避免麻醉气体快速扩散至底盒外,同时还为了保证底盒内部有高浓度的麻醉气体,将观察板的大小设置为与底盒的敞口大小相匹配,正好可以放置于底盒内,盖住底盒的敞口。

优选地,所述通气管盘绕在底盒内。为了维持底盒内的高浓度麻醉气体,需要延长通气管的长度,将通气管盘绕在底盒内。

优选地,所述底盒为圆柱形。为了便于操作,所述底盒设置为圆柱形,例如常用的塑料培养皿类的,既简单、方便,同时还成本低廉。

优选地,通气管与连接头为可拆卸连接。当更换不同的麻醉气体瓶是,可以更换不同的连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昆虫麻醉板,主要用于长时间维持各种小型昆虫的麻醉状态稳定,便于对小型昆虫进行微观观察或研究。

(2)本装置对昆虫、人和环境友好,减少对昆虫的伤害,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3)本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操作简易,可以拆卸,方便清洁,节约麻醉气体,方便实用,可用于多种观察或者操作小型昆虫研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所述组合式多光源昆虫麻醉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所述组合式多光源昆虫麻醉装置的观察板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所述组合式多光源昆虫麻醉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组合式昆虫麻醉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底盒1、观察板2、通气管3和连接头4;其中底盒1侧面设有一个开口11;通气管3置于底盒1内部,其一端穿过开口11与底盒1外面的连接头4密封连接;观察板2置于通气管3上方,用于放置小型昆虫。本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昆虫麻醉板,主要用于维持各种小型昆虫的麻醉状态稳定,便于在微观观察或研究小型昆虫的过程中,让小型昆虫保持稳定的麻醉状态。所述组合式昆虫麻醉板中,通过连接口与麻醉气体装置连接,如氮气瓶、二氧化碳瓶等,然后麻醉气体通过连接口、通气管进入底盒中,使得底盒中一直保持高浓度的麻醉气体状态,从而保证小型昆虫稳定的麻醉状态。

为了便于微观观察小型昆虫,所述观察板为白色的硬质滤纸,既便于观察昆虫,又能保持干燥的环境。

组合式昆虫麻醉装置还包括放置于通气管3和观察板2之间的填充部件5。所述填充部件5可以是多孔、疏松的材料制成的,例如棉花、多孔海绵等材料,一方面是能够通过填充部件5支撑观察板2,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填充部件5,可以调整观察板2的高低,适用于不同的小型昆虫;另一方面,填充部件5为多孔、疏松的材料,能够延缓麻醉气体的扩散,既维持底盒1中高浓的麻醉气体,又能保证气体不会快速扩散,减少麻醉气体的用量,节约成本。

给装置增加一个顶盖6,正好可以盖住底盒1的敞口,通入麻醉气体,则可以直接在所述装置中麻醉小型昆虫。不需要转移小型昆虫,以免在转移过程中,破坏昆虫的外形、形体、体表纹路等特征。

组合式昆虫麻醉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通气管3、填充层5和观察板2均在底盒1中,位置由下向上为底盒1、通气管3、填充部件5和观察板2。

通气管3上设有多个通气孔31;所述通气管3与开口11间密封连接。通气管3是用于导入麻醉气体的,可以是硬质管,也可以是软质管;为便于麻醉气体进入底盒内,通气管3上设置多个通气孔31,所述通气孔31可以是多种形状、多种尺寸的孔,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设置或更换。通气管3是穿过底盒1侧面的开口11与连接口4密封连接的,为了减少麻醉气体的用量,通气管3与开口11间为密封连接,避免麻醉气体快速扩散至底盒外。

观察板2与底盒1尺寸大小相匹配,可置于底盒1内,盖住底盒1的敞口。观察板2是用于放置麻醉后的小型昆虫,同样地,为了减少麻醉气体的用量,避免麻醉气体快速扩散至底盒外,同时还为了保证底盒1内部有高浓度的麻醉气体,将观察板2的大小设置为与底盒1的敞口大小相匹配,正好可以放置于底盒1内,盖住底盒1的敞口。

为了维持底盒1内的高浓度麻醉气体,需要延长通气3管的长度,将通气管3盘绕在底盒内。

为了便于操作,所述底盒1设置为圆柱形,例如常用的塑料培养皿类的,既简单、方便,同时还成本低廉。

通气管3与连接头4为可拆卸连接。当更换不同的麻醉气体瓶是,可以更换不同的连接头。

本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操作简易,可以拆卸,方便清洁,节约麻醉气体,方便实用,可用于多种观察或者操作小型昆虫研究。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及思路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