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下肢训练功能的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6587发布日期:2019-08-09 21:1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下肢训练功能的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器材,具体是指一种护理床。



背景技术:

申请号:201510581794X,名称:一种新型护理床,在该申请文件中公开的护理床,包括床板、床腿,在床板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前后床腿的支撑梁,床板上开有坐便口,其特征在于:在坐便口与床头之间的床板内镶嵌一自由翻动的推板,推板下边缘与坐便口边缘铰接,推板的背面设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可自由伸缩。该护理床主要解决了病人在床方便的技术问题。但对一些偏瘫患者而言,长期的卧床使各关节处于静止状态,各关节得不到有效锻炼,最终造成肢体歪斜甚至功能丧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护理床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理床,通过结构的改进,以达到能够主动训练病人下肢功能的技术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下肢训练功能的护理床,包括床架及床架上的床板,其特征在于:在床板的末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可自由摆动的支撑板,该支撑板通过驱动装置能够绕铰接轴上下自由摆动;所述支撑板位于床架一端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由脚踏板及腿部支撑板组成,脚踏板与腿部支撑板之间铰接,腿部支撑板与床板末端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铰接于床架上的叉形连动杆,所述叉形连动杆包括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的一端连接形成夹角形状,叉形连动杆夹角处与床架铰接,叉形连动杆的第一杆体的自由端与电动推杆前端铰接,第二杆体的中部与腿部支撑板的背面铰接,第二杆体自由端与脚踏板的背部铰接。

进一步的,在第二杆体与腿部支撑板之间设有铰接板,铰接板与腿部支撑板的背面连接固定,第二杆体与铰接板之间铰接。

进一步的,在脚踏板的背面固定弯折板,弯折板的一个板边与脚踏板背面固定,弯折板的另一个板边的端部与第二杆体的自由端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增加腿部支撑板及脚踏板后,病人在坐起后能够利用支撑板的下落使病人腿脚部位下垂,保证病人坐起的稳定性;2、腿部支撑板及脚踏板能够受控上下自由摆动,通过摆动带动病人的下肢运动,从而起到训练下肢关节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该护理床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该护理床支撑板下落时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该护理床支撑板上翻时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床架,2、床板,3、支撑板,31、脚踏板,32、腿部支撑板,4、电动推杆,5、叉形连动杆,51、第一杆体,52、第二杆体,6、铰接板,7、弯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具有下肢训练功能的护理床,包括床架1及床架上的床板2,在床板2的末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可自由摆动的支撑板3,支撑板3位于床架1一端的外部由驱动装置支撑。病人卧床时,下肢位于支撑板3上,通过支撑板3的上下摆动可带动下肢动作,以达到训练的目的。

如附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3由脚踏板31及腿部支撑板32组成,脚踏板31与腿部支撑板32之间铰接,腿部支撑板32与床板2末端铰接。

带动脚踏板31及腿部支撑板32动作的驱动装置的结构见附图2及附图3所示,包括电动推杆4、铰接于床架上的叉形连动杆5,该叉形连动杆5包括第一杆体51及第二杆体52,第一杆体51及第二杆体52的一端连接形成夹角形状,叉形连动杆5夹角处与床架1铰接,叉形连动杆5能够绕铰接点自由摆动。

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叉形连动杆的第一杆体51的自由端与电动推杆4前端铰接,通过电动推杆4的往复运动带动叉形连动杆5绕其铰接点摆动。

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第二杆体52的中部与腿部支撑板32的背面铰接,第二杆体52自由端与脚踏板31的背部铰接。

由此可以看出,脚踏板31及腿部支撑板32由叉形连动杆5及电动推杆4进行支撑,当叉形连动杆5摆动时,脚踏板31及腿部支撑板32随之摆动。

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在第二杆体52与腿部支撑板32之间设有铰接板6,铰接板6与腿部支撑板32的背面连接固定,第二杆体52与铰接板6之间铰接。该铰接板6的作用是解决叉形连动杆5与腿部支撑板32铰接点高度差的问题而设置,利用铰接板6能够实现腿部支撑板32与叉形连动杆5同步摆动。

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在脚踏板31的背面固定弯折板7,弯折板7的一个板边与脚踏板31背面固定,弯折板7的另一个板边的端部与第二杆体52的自由端铰接。

设置弯折板7后能够改变第二杆体52端部与脚踏板31的铰接位置,当叉形连动杆5摆动时,脚踏板31在随之摆动的同时,脚踏板31与腿部支撑板32之间会出现弯折角度的变化。如附图2所示,当电动推杆4收缩后,叉形连动杆5逆时针旋转,在叉形连动杆5的带动下,脚踏板31及腿部支撑板32向下摆动时,脚踏板31与腿部支撑板32之间发生弯折,直至脚踏板31在床板2下方呈现水平状态,而腿部支撑板32呈现倾斜状态,此状态在病人坐起时,能够保证病人下肢的自由下垂,同时下肢部位得到有效支撑,保证病人坐起后姿态的稳定性。而当电动推杆4伸张后,如附图3所示,叉形连动杆5顺时针旋转,在叉形连动杆5的带动下,脚踏板31及腿部支撑板32向上摆动,脚踏板31与腿部支撑板32之间也会出现弯折变化,直至脚踏板31在床板2上方呈现水平状态,而腿部支撑板32呈现向上的倾斜状态。通过图2及图3的状态变化可知,当病人卧于床面上时,通过控制电动推杆4的动作就可实现脚踏板31及腿部支撑板32的上下摆动,通过该摆动带动病人下肢运动,从而能够起到训练下肢功能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