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背包式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6493发布日期:2019-08-09 21:18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救背包式担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护担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救背包式担架。



背景技术:

当前,在诸如医院、商场、旅游景点等大型公共场所,多为传统式担架,传统式担架的问题是救援人员与伤患人数不成比例,至少需要两个人才能搬运伤患者。然而,当发生突发性状况时(如火灾、地震、车祸或各类疾病),一时间产生大量伤患,但无法在第一时间内投入大量的救援人力,并且受限于现有器材和地形的问题,必须采取团队救援的方式,这样无法达到有效率的救援行动,造成错过黄金时间,错失许多救援机会。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将团队救援改为个人救援,且能够固定被救援者的身体与腿部,兼顾救援速度与安全的急救背包式担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急救背包式担架,包括担架托架,所述担架托架上表面设有固定安全背带,所述固定安全背带分为上下两段,所述上下两段固定安全背带通过卡扣连接,所述担架托架下表面设有临时药箱,所述担架托架顶部设有两个第一盲孔,两个所述第一盲孔内均设有第一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通过拖拉把手连接,所述担架托架底部设有两个第二盲孔,两个所述第二盲孔内均设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第二盲孔的一端上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二伸缩杆上沿其拉伸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和脚踏板,所述担架托架下表面靠近所述第二盲孔的一端设有“L”形限位槽,所述“L”形限位槽的短边固定在所述担架托架下表面,且所述“L”形限位槽的短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拉伸方向相同,所述“L”形限位槽的长边和短边之间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通过转轴设于所述“L”形限位槽的长边和短边之间,所述转动板远离所述担架托架的一端上设有第二滚轮。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发生事故,有人需要救援的情况下,先把被救援者的背部扶起,将背包式担架放于被救援者的身后,然后用固定安全背带固定被救援者的上身,固定安全背带上设置的卡扣可以更好地对被救援者的上身进行,然后把被救援者平放,然后把设置在第二盲孔中的第二伸缩杆拉出,把被救援者的脚分别放置在两根第二伸缩杆上,用第一固定带固定被救援者的膝盖、用第二固定带固定被救援者的脚踝,而第二伸缩杆上的脚踏板可以起到防滑作用,然后把设置在“L”形限位槽的长边和短边之间,开始与“L”形限位槽短边平行的转动板向下旋转90°,使转动板与“L”形限位槽的长边平行,“L”形限位槽的长边起到限位作用,然后转动板起到支撑作用,且此时担架托架与地面呈20°左右夹角,可以预防救援者的血液回流,这种倾斜设计,还减少了救援人员的精力耗费,在停止前进时不需要完全将担架及病患平放至地面,减少了下蹲的重复动作耗费体力。然后拉动拖拉把手,把设置在第一盲孔中的第一伸缩杆拉出,配合第二伸缩杆上设置的第一滚轮和转动板上设置的第二滚轮可以拖动担架,把被救援者救离现场。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杆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槽,每个所述滑槽沿第二伸缩杆拉伸方向上均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滑块相连,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滑块相连。因为每个人的脚长不一样,从而导致每个人的膝盖到脚踝的距离不一样,所以可以通过滑轨和滑块的设置,灵活地对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距离进行调节,适应不同被救援者的脚长。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与其中另一个第一滑块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与其中另一个第二滑块通过卡扣连接。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一端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其中另一个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卡扣连接了,可以在救援的时候更方便地对被救援者的脚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每根伸缩杆均采用若干段升降伸缩调节伸缩杆的结构,每段升降伸缩调节伸缩杆上均设有升降伸缩调节限位锁点。采用若干段升降伸缩调节伸缩杆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被救援者的脚长,拉伸出不同长度的伸缩杆,使固定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担架托架为碳纤维材质。碳纤维材质具有强度高、耐高温、重量轻等特点,能够使担架的使用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先把被救援者的背部扶起,将背包式担架放于被救援者的身后,然后用固定安全背带固定被救援者的上身,然后把被救援者平放,然后把设置在第二盲孔中的第二伸缩杆拉出,把被救援者的脚分别放置在两根第二伸缩杆上,用第一固定带固定被救援者的膝盖、用第二固定带固定被救援者的脚踝,而第二伸缩杆上的脚踏板可以起到防滑作用,然后把设置在“L”形限位槽的长边和短边之间,开始与“L”形限位槽短边平行的转动板向下旋转90°,使转动板与“L”形限位槽的长边平行,“L”形限位槽的长边起到限位作用,然后转动板起到支撑作用,且此时担架托架与地面呈20°左右夹角,可以预防救援者的血液回流,这种倾斜设计,还减少了救援人员的精力耗费,在停止前进时不需要完全将担架及病患平放至地面,减少了下蹲的重复动作耗费体力。然后拉动拖拉把手,把设置在第一盲孔中的第一伸缩杆拉出,配合第二伸缩杆上设置的第一滚轮和转动板上设置的第二滚轮可以拖动担架,把被救援者救离现场。

2、因为每个人的脚长不一样,从而导致每个人的膝盖到脚踝的距离不一样,所以可以通过滑轨和滑块的设置,灵活地对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距离进行调节,适应不同被救援者的脚长。

3、第一固定带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与其中另一个第一滑块通过卡扣连接,第二固定带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与其中另一个第二滑块通过卡扣连接,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一端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其中另一个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卡扣连接了,可以在救援的时候更方便地对被救援者的脚进行固定。

4、每根伸缩杆均采用若干段升降伸缩调节伸缩杆的结构,每段升降伸缩调节伸缩杆上均设有升降伸缩调节限位锁点,采用若干段升降伸缩调节伸缩杆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被救援者的脚长,拉伸出不同长度的伸缩杆,使固定效果更好。

5、担架托架为碳纤维材质,碳纤维材质具有强度高、耐高温、重量轻等特点,能够使担架的使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急救背包式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急救背包式担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限位槽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限位槽和转动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担架托架;2、固定安全背带;3、卡扣;4、临时药箱;5、第一盲孔;6、第一伸缩杆;7、拖拉把手;8、第二伸缩杆;9、第一滚轮;10、第一固定带;11、第二固定带;12、脚踏板;13、转动板;14、限位槽;15、第二滚轮;16、滑槽;17、第一滑块;18、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急救背包式担架,包括担架托架1,所述担架托架1 上表面设有固定安全背带2,所述固定安全背带2分为上下两段,所述上下两段固定安全背带2通过卡扣3连接,所述担架托架1下表面设有临时药箱4,所述担架托架1顶部设有两个第一盲孔5,两个所述第一盲孔5内均设有第一伸缩杆 6,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6通过拖拉把手7连接,所述担架托架1底部设有两个第二盲孔,两个所述第二盲孔内均设有第二伸缩杆8,所述第二伸缩杆8远离第二盲孔的一端上设有第一滚轮9,所述第二伸缩杆8上沿其拉伸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固定带10、第二固定带11和脚踏板12,所述担架托架1下表面靠近所述第二盲孔的一端设有“L”形限位槽14,所述“L”形限位槽14的短边固定在所述担架托架1下表面,且所述“L”形限位槽14的短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伸缩杆8的拉伸方向相同,所述“L”形限位槽14的长边和短边之间设有转动板 13,所述转动板13通过转轴设于所述“L”形限位槽14的长边和短边之间,所述转动板远离所述担架托架1的一端上设有第二滚轮15。

在本实施例中:在发生事故,有人需要救援的情况下,先把被救援者的背部扶起,将背包式担架放于被救援者的身后,然后用固定安全背带2固定被救援者的上身,固定安全背带2上设置的卡扣3可以更好地对被救援者的上身进行,然后把被救援者平放,然后把设置在第二盲孔中的第二伸缩杆8拉出,把被救援者的脚分别放置在两根第二伸缩杆8上,用第一固定带10固定被救援者的膝盖、用第二固定带11固定被救援者的脚踝,而第二伸缩杆8上的脚踏板12 可以起到防滑作用,然后把设置在“L”形限位槽14的长边和短边之间,开始与“L”形限位槽14短边平行的转动板向下旋转90°,使转动板与“L”形限位槽14的长边平行,“L”形限位槽14的长边起到限位作用,然后转动板起到支撑作用,且此时担架托架1与地面呈20°左右夹角,可以预防救援者的血液回流,这种倾斜设计,还减少了救援人员的精力耗费,在停止前进时不需要完全将担架及病患平放至地面,减少了下蹲的重复动作耗费体力。然后拉动拖拉把手7,把设置在第一盲孔5中的第一伸缩杆6拉出,配合第二伸缩杆8上设置的第一滚轮9和转动板13上设置的第二滚轮15可以拖动担架,把被救援者救离现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伸缩杆8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槽16,每个所述滑槽16沿第二伸缩杆8拉伸方向上均设有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所述第一固定带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滑块17相连,所述第二固定带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滑块18相连。因为每个人的脚长不一样,从而导致每个人的膝盖到脚踝的距离不一样,所以可以通过滑轨和滑块的设置,灵活地对第一固定带10和第二固定带11的距离进行调节,适应不同被救援者的脚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固定带1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滑块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10的另一端与其中另一个第一滑块17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1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滑块1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11的另一端与其中另一个第二滑块18通过卡扣连接。第一固定带 10和第二固定带11的一端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其中另一个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卡扣连接了,可以在救援的时候更方便地对被救援者的脚进行固定。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每根伸缩杆均采用若干段升降伸缩调节伸缩杆的结构,每段升降伸缩调节伸缩杆上均设有升降伸缩调节限位锁点。采用若干段升降伸缩调节伸缩杆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被救援者的脚长,拉伸出不同长度的伸缩杆,使固定效果更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担架托架1为碳纤维材质。碳纤维材质具有强度高、耐高温、重量轻等特点,能够使担架的使用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