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止血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4527发布日期:2019-09-25 00:06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救止血绷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急救止血绷带。



背景技术:

出血是战场创伤的第一大杀手,也是战创伤可逆性死亡原因之一。战场救治中快速止血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常规的止血方式有压迫、填塞、血管结扎以及使用止血材料等,无论何种止血方式,物理压迫都是必须的。

弹力绷带是用自然纤维编织而成,主要用于外壳包扎护理,其质料柔软,弹性极高,主要对创面敷料或肢体提供束缚力,以起到包扎、固定的作用。弹力绷带的用途广泛,可用于身体各个部位外用包扎,但对深部伤口的止血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盆骨、腋窝等处的深部止血,常规的具有止血作用的弹力绷带等止血器材难以有效地进行止血。

止血材料辅助物理压迫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止血过程中。填塞止血条是一种可用于深部止血的止血材料,消毒的棉条填色、压迫在创口内,外用绷带、三角巾包扎,对于深部止血有其优势。

申请号为“201410791426.3”、申请公布号为“CN 104490527 A”、名称为“弹性加压止血敷料”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弹性加压止血敷料,所述的弹性加压止血敷料包括粘胶弹力压迫层,粘胶弹力压迫层上具有粘力的一面粘结连有第一垫层,第一垫层的顶端面上粘结连有自行膨胀层。该发明专利的使用方式为,把在粘胶弹力压迫层上的离形纸展开,然后把自行膨胀层部对准伤口出血部位,一手按压自行膨胀层部位进行止血,另一手牵拉粘胶弹力压迫层使之压迫后站在皮肤上,自行膨胀层与伤口接触吸收渗出液后,进行自身膨胀对伤口进行压迫。但该敷料的使用时,由于自行膨胀层是在粘胶弹力压迫层的背侧,在将自行膨胀层部对准伤口出血部位时,操作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于盆骨、腋窝等深部止血具有优势的急救止血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救止血装置,包括止血条和绷带,其中,所述止血条的一端为自由段,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绷带上,该止血条内设有大孔壳聚糖层和介孔二氧化硅泡沫层;

所述装置还包括套管,所述止血条与绷带均放置在该套管内,该套管的头部开口端覆设罩体,该套管的尾部开口端形成封闭端面。使用时,剥开罩体,推动封闭端面,将止血条与绷带从套管内推出,先推出的止血条塞入伤口处,等到止血条全部塞入伤口内后,再用以弹力绷带进行常规加压包扎,这样不仅能起到加压填塞的作用,也能让止血剂在伤口深处充分发挥其作用,使整个止血装置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的止血条填充于所述套管内的头部,所述绷带填充于所述套管内的尾部。

优选地,所述的止血条上设有显影标识。

优选地,所述的止血条呈层叠状压缩在所述套管内。

优选地,所述的套管包括相互套接的尾部套管与尾部套管,所述止血条填充在该头部套管内,所述绷带套设在该尾部套管内。推动封闭端面,使得尾部套管套合在头部套管上,依次将止血条、绷带从套管内推出。

优选地,所述的绷带呈X字型,所述止血条连接在该绷带一侧的中心处。

优选地,所述的大孔壳聚糖层呈壳体状分布在所述止血条的外表面,所述介孔二氧化硅泡沫层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状的大孔壳聚糖层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大孔壳聚糖作为唯一自然存在的碱性多糖,是几丁质(甲壳素)经脱乙酰作用的产物5,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以促进凝血和血栓的形成,同时还具有抑制多种细菌生长和促进创伤组织修复等优点,由于该材料易于加工成型,适合作为敷料使用,TraumaSat、Celox、HemCon等以壳聚糖为原料的止血敷料已通过美国FDA认证;介孔二氧化硅泡沫是一种具有超大三维介孔和热稳定性的新型材料,其孔径是目前合成的介孔材料中最大的,同时具有超大孔容、高比表面积、孔径可调范围较广且球形孔道之间通过窗口联结,因此具有优良的传质性能。因此用介孔二氧化硅泡沫为内核,壳聚糖为外壳,通过相转移和分子印迹原理,制备具有吸水性介孔二氧化硅泡沫内核和大孔壳聚糖外壳的复合止血剂,获得更佳的止血性能。此种急救止血装置是将填塞止血条与弹力绷带相结合,用填塞止血条的优势来弥补弹力绷带对于深部止血的劣势。在弹力绷带的一端接有一卷盘好的止血条,该止血条是主要是普通医用棉条且其内含吸水性介孔二氧化硅泡沫内核和大孔壳聚糖外壳的复合止血剂,其表面附有对人体无害,且能在X线显影的物质,显影是为了防止止血条在伤口处被骨骼的断端割断导致异物残留后出现感染。出现伤口时,将止血条塞入伤口处,将止血条全部塞入伤口内,止血条尾端是与其相连的弹力绷带,此时再用以弹力绷带进行常规加压包扎,这样不仅能起到加压填塞的作用,也能让止血剂在伤口深处充分发挥其作用,使整个止血装置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去除套管部分);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

1-止血条 11-大孔壳聚糖层 12-介孔二氧化硅泡沫层

2-绷带 3-套管 31-头部套管

32-尾部套管 4-罩体 5-封闭端面

100-深部伤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急救止血装置,包括止血条1和绷带2,其中,所述止血条1的一端为自由段,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绷带2上,该止血条1内设有大孔壳聚糖层11和介孔二氧化硅泡沫层12;

所述装置还包括套管3,所述止血条1与绷带2均放置在该套管3内,该套管3的头部开口端覆设罩体4,该套管3的尾部开口端形成封闭端面5。

所述的止血条1填充于所述套管3内的头部,所述绷带2填充于所述套管3内的尾部。

所述的止血条1上设有显影标识。

所述的止血条1呈层叠状压缩在所述套管3内。

所述的套管3包括相互套接的头部套管31与尾部套管32,所述止血条1填充在该头部套管31内,所述绷带2套设在该尾部套管32内。

所述的绷带2呈X字型,所述止血条1连接在该绷带2一侧的中心处。

所述的大孔壳聚糖层11呈壳体状分布在所述止血条1的外表面,所述介孔二氧化硅泡沫层12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状的大孔壳聚糖层12内。

如图4所示,以腹部出现的深部伤口100为例,使用时,剥开罩体4,推动封闭端面5,将止血条1与绷带2从套管3内推出,先推出的止血条1塞入腹部的深部伤口100内,等到止血条1全部塞入腹腔内后,再用以弹力的绷带2对腹部伤口处的外周进行常规加压包扎,这样不仅能起到加压填塞的作用,也能让止血剂在伤口深处充分发挥其作用,使整个止血装置效果更好。

如若使用在子宫处,也可去除弹力绷带后,直接将止血条塞入子宫内。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