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吸水供氧创面敷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9742发布日期:2019-12-10 19:51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吸水供氧创面敷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水供氧创面敷贴。



背景技术:

无菌敷料是一种重要的外科耗材,被广泛用于各种伤口及手术切口,用于保证创面的无菌、湿润环境,利于创面愈合。为了适应各种特创面,现有敷料根据材质、使用方法的不同亦可具体分为多种。但尚无针对脂肪液化或厌氧菌感染创面的专门敷料。这两种创面均严重渗出,渗液极易渗透包扎的敷料,创面的无菌、湿润的环境也难以为继。因此,这些创面往往愈合延迟并极大增加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吸水供氧创面敷贴,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吸收创面渗液、产生氧气,并以此维持创面始终处于一种相对干燥、富氧的微环境,从而达到抑制厌氧菌生长、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次性吸水供氧创面敷贴,所述敷贴包括顺次贴设的敷料层、干燥层和基底层,敷料层和干燥层的面积、形状相同且均小于基底层,所述敷料层、干燥层设置于基底层的中心处,干燥层内埋设有医用硅胶;所述敷贴还包括引流管,引流管一端穿过基底层后位于干燥层内,另一端位于外界并与试剂囊连通,所述引流管由两根外壁固定连接的液体管和排气管组成,且引流管外壁设有用于控制液体管和排气管流通与否的控制阀,试剂囊内设有束缚网,束缚网下方的试剂囊内设有供氧剂和颜色指示剂。

优选的,所述基底层采用弹性褶皱不透气材料制成,所述基底层连接干燥层和敷料层的同侧设有粘性物,基底层背向干燥层和敷料层的一侧设有用于指示敷料层延伸方向的标识。

优选的,所述的干燥层和敷料层呈w形锯齿状。

优选的,液体管内设有仅供液体从干燥层流向试剂囊的单向阀或瓣膜。

优选的,所述液体管连接试剂囊的一端埋设于供氧剂内,排气管连接试剂囊的一端位于供氧剂上方的试剂囊内。

优选的,所述试剂囊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且颜色指示剂沿试剂囊长度方向嵌设于试剂囊内壁。

优选的,所述供氧剂为过氧碳酸钠,颜色指示剂为甲基橙。

优选的,所述敷料层采用磨砂处理。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如下:

敷贴使用前常规消毒清洁创面,然后根据创面的形状和位置进行粘贴。

具体粘贴过程如下:将敷贴从创面的一端逐步覆盖粘贴至另一端,粘贴过程中,可根据创面形状拉扯、扭曲敷料,使敷料层完全贴合覆盖创面,并尽量保证敷料层中线与创面中线重合,基底层利用粘性物贴合创面周边皮肤时,需保证基底层与皮肤完全贴合,粘贴完成检查后如无缝隙、漏气,如密闭性良好,则打开引流管上的控制阀,至此,敷贴粘贴即完成。

观察试剂囊,当试剂囊上方变为黄色或紫色时提示:试剂囊内试剂消耗完毕,需更换敷贴。

具体更换步骤如下:夹闭引流管上控制阀,从创面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缓慢轻柔揭开敷贴。当敷贴从皮肤上完全脱离后,按医疗废弃物处理原则妥善丢弃敷贴即可。敷贴揭开后,按照常规消毒创面、粘贴敷贴的步骤消毒、粘贴新的敷贴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由于基底层的弹性褶皱材质及干燥层、敷料层的w状锯齿形设计,敷贴可以在粘贴层面上随意拉扯、扭曲成任意形状,以适应任意创面形态。

将敷料层贴设在创面上以后:

由于基底层的面积大于敷料层,且基底层为不透气材质,敷贴粘贴完毕后可以保证敷贴与创面间形成一个密闭腔隙,腔隙内存储试剂囊内供氧剂与创面渗液反应产生的氧气,以此保证创面处于高氧浓度环境。基底层连接干燥层和敷料层的同侧设有的粘性物可使敷贴简单牢固地粘贴于皮肤表面,同时在基底层背向干燥层和敷料层的一侧设有用于指示敷料层延伸方向的标识,此标识可辅助确定敷贴粘贴方向,确保试剂囊低于创面,防止引流液及引流液与试剂囊内试剂反应剩余液倒流,污染创面。

敷料层粘贴完成后打开引流管上的控制阀(如蝶阀,蝶阀可以利用阀板对引流管进行挤压截断其内部流通)。敷料层保持创面的湿润,同时创面分泌的渗出液和二氧化碳可以透过敷料层而被干燥层内的医用硅胶吸附,且随着干燥层吸附渗出液量的增多,渗出液通过引流管的液体管流入试剂囊中,由于渗出液含有水分,所以当渗出液与试剂囊内的过氧碳酸钠和甲基橙接触后,过氧碳酸钠分解并释放氧气,氧气通过排气管排入干燥层,并透过敷料层与创面接触,灭杀厌氧菌;过氧碳酸钠与渗出液反应后,试剂囊内ph发生变化,甲基橙则发生颜色变化,即变为黄色或紫色。由于甲基橙沿试剂囊长度方向嵌设,所以甲基橙的颜色变化位置的改变,可以指示渗出液进入试剂囊内量的多少,即渗出液进入试剂囊内的量越多,消耗的过氧碳酸钠越多,同时接触到的甲基橙的位置也越来靠试剂囊上方延伸。如此,使用者可以监测试剂囊内过氧碳酸钠的消耗程度,并及时更换新的创面敷贴。

敷料层采用磨砂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敷料层与创面的接触效果,提高渗透引流效果,保证创面渗出液能被及时引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创面的形状和位置而进行一定程度的形变去适应性贴合创面;

2)本实用新型能大量吸收创面渗液,减少因创面敷料渗透而带来的更换敷料的工作量;

3)本实用新型能通过渗液与试剂反应,产生氧气,使创面维持一种高氧浓度的环境,抑制厌氧菌生长;

4)本实用新型通过试剂囊与敷料的分体设计,能有效防止渗液及渗液与试剂囊内试剂反应的剩余物倒流,防止二次污染创面;

5)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用反应指示剂,具有寿命指示功能,能简单直观地显示敷料渗透剂试剂使用情况,可及时方便的提醒医务工作者更换敷贴;

6)本实用新型敷贴部分采用一体式设计,方便使用,极大的减轻换药过程中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一次性吸水供氧创面敷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一次性吸水供氧创面敷贴,所述敷贴包括顺次贴设的敷料层3、干燥层2和基底层1,敷料层3和干燥层2的面积相同且小于基底层1,所述敷料层3、干燥层2设置于基底层1的中心处,干燥层2内埋设有医用硅胶;所述敷贴还包括引流管4,引流管4一端穿过基底层后位于干燥层2内,另一端位于外界并与试剂囊6连通,试剂囊6内设有束缚网61,束缚网61下方的试剂囊内设有供氧剂62和颜色指示剂63,所述试剂囊6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且颜色指示剂63沿试剂囊长度方向嵌设于试剂囊6内壁,所述供氧剂为过氧碳酸钠,颜色指示剂为甲基橙。

所述引流管4由两根外壁固定连接的液体管41和排气管42组成,且引流管4外壁设有用于控制液体管和排气管流通与否的控制阀5,液体管41内设有仅供液体从干燥层2流向试剂囊6的瓣膜43,液体管41连接试剂囊6的一端埋设于供氧剂62内,排气管42连接试剂囊的一端位于供氧剂62上方的试剂囊内。

所述基底层1采用弹性褶皱不透气材料制成,所述基底层1连接干燥层和敷料层的一侧设有粘贴层,基底层1背向干燥层和敷料层的一侧设有用于指示敷料层延伸方向的标识,所述的干燥层2和敷料层3呈w形锯齿状;敷料层3采用磨砂处理。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如下:

敷贴使用前常规消毒清洁创面,然后根据创面的形状和位置进行粘贴。

具体粘贴过程如下:将敷贴从创面的一端逐步覆盖粘贴至另一端,粘贴过程中,可根据创面形状拉扯、扭曲敷料,使敷料层完全贴合覆盖创面,并尽量保证敷料层中线与创面中线重合,基底层利用粘性物贴合创面周边皮肤时,需保证基底层与皮肤完全贴合,粘贴完成检查后如无缝隙、漏气,如密闭性良好,则打开引流管上的控制阀,至此,敷贴粘贴即完成。

观察试剂囊,当试剂囊上方变为黄色或紫色时提示:试剂囊内试剂消耗完毕,需更换敷贴。

具体更换步骤如下:夹闭引流管上控制阀,从创面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缓慢轻柔揭开敷贴。当敷贴从皮肤上完全脱离后,按医疗废弃物处理原则妥善丢弃敷贴即可。敷贴揭开后,按照常规消毒创面、粘贴敷贴的步骤消毒、粘贴新的敷贴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由于基底层的弹性褶皱材质及干燥层、敷料层的w状锯齿形设计,敷贴可以在粘贴层面上随意拉扯、扭曲成任意形状,以适应任意创面形态。

将敷料层贴设在创面上以后:

由于基底层的面积大于敷料层,且基底层为不透气材质,敷贴粘贴完毕后可以保证敷贴与创面间形成一个密闭腔隙,腔隙内存储试剂囊内供氧剂与创面渗液反应产生的氧气,以此保证创面处于高氧浓度环境。基底层连接干燥层和敷料层的同侧设有的粘性物可使敷贴简单牢固地粘贴于皮肤表面,同时在基底层背向干燥层和敷料层的一侧设有用于指示敷料层延伸方向的标识,此标识可辅助确定敷贴粘贴方向,确保试剂囊低于创面,防止引流液及引流液与试剂囊内试剂反应剩余液倒流,污染创面。

敷料层粘贴完成后打开引流管上的控制阀(如蝶阀,蝶阀可以利用阀板对引流管进行挤压截断其内部流通)。敷料层保持创面的湿润,同时创面分泌的渗出液和二氧化碳可以透过敷料层而被干燥层内的医用硅胶吸附,且随着干燥层吸附渗出液量的增多,渗出液通过引流管的液体管流入试剂囊中,由于渗出液含有水分,所以当渗出液与试剂囊内的过氧碳酸钠和甲基橙接触后,过氧碳酸钠分解并释放氧气,氧气通过排气管排入干燥层,并透过敷料层与创面接触,灭杀厌氧菌;过氧碳酸钠与渗出液反应后,试剂囊内ph发生变化,甲基橙则发生颜色变化,即变为黄色或紫色。由于甲基橙沿试剂囊长度方向嵌设,所以甲基橙的颜色变化位置的改变,可以指示渗出液进入试剂囊内量的多少,即渗出液进入试剂囊内的量越多,消耗的过氧碳酸钠越多,同时接触到的甲基橙的位置也越来靠试剂囊上方延伸。如此,使用者可以监测试剂囊内过氧碳酸钠的消耗程度,并及时更换新的创面敷贴。

敷料层采用磨砂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敷料层与创面的接触效果,提高渗透引流效果,保证创面渗出液能被及时引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