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0849发布日期:2019-07-24 11:0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内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内科为现代西医中一个科室。常见病症有肺炎杆菌肺炎、急性肺脓肿、肺炎球菌肺炎、哮喘、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肺曲菌病、肺念珠菌病、肺泡蛋白质沉积症、疱疹性咽峡炎、病毒性肺炎、矽肺、肺放线菌病、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免疫缺陷者肺炎、特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呼吸性细支气管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

在呼吸内科临床上,对常见的咽喉肿痛或扁桃体炎进行治疗时,通常是用热水冲泡粉剂药物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来发挥药效,也有一些是使用管子吹入到患者的咽喉部位来进行消炎,但是由于人工操作的原因使得吹入的药粉会一次性的大量进入到患者的咽喉部,从而造成患者的恶心或者干呕,而且还可能由于吹力不足,使得药物达不到患者的病变部位,这样很难精确控制药量和给药位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通过转轴上的螺旋叶片可缓慢将药粉推送到患者需要涂抹药粉的位置,送料准确且便于控制药量,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输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输料管上远离出料管的一端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远离输料管的一侧安装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内部安装有电机和电池,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端盖并插入输料管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输料管上靠近出料管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呈圆周阵列布置的灯珠,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固定有环形的透光圈,所述输料管远离出料管的圆周侧壁上固定套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侧边安装有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述输料管远离出料管的圆周侧壁上连通有加料斗,所述加料斗上安装有帽盖。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与第一按钮电性连接,灯珠与第二按钮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料管与端盖通过螺纹连接,加料斗与帽盖通过螺纹连接,保护罩与端盖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上靠近输料管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套接有密封圈,密封圈套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输料管和出料管为一整体结构,出料管呈锥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圈采用玻璃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需要喂的药粉通过加料斗导入输料管,同时启动第一按钮,第一按钮带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这样通过转轴上的螺旋叶片可缓慢将药粉推送到到出料管,然后盖上帽盖,便于存储药粉,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2.启动第二按钮,此时灯珠发光,通过手握住防滑套将输料管和出料管推送至患者的口腔指定的位置,启动第一按钮,第一按钮带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在灯珠的光照下,观察非常方便,通过转轴上的螺旋叶片可缓慢将药粉推送到患者需要涂抹药粉的位置,治疗效果好,送料准确且便于控制药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1输料管、2转轴、3防滑套、4密封圈、5端盖、6保护罩、7电机、8电池、9帽盖、10加料斗、11螺旋叶片、12透光圈、13出料管、14灯珠、15第一按钮、16第二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输料管1和出料管13,输料管1上远离出料管13的一端安装有端盖5,端盖5上远离输料管1的一侧安装有保护罩6,保护罩6的内部安装有电机7和电池8,电机7的输出轴贯穿端盖5并插入输料管1的内部,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有转轴2,转轴2上设置有螺旋叶片11,输料管1上靠近出料管13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环形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呈圆周阵列布置的灯珠14,安装槽的槽口固定有环形的透光圈12,输料管1远离出料管13的圆周侧壁上固定套接有防护套3,防护套3的侧边安装有第一按钮15和第二按钮16,输料管1远离出料管13的圆周侧壁上连通有加料斗10,加料斗10上安装有帽盖9。

其中,电机7与第一按钮15电性连接,灯珠14与第二按钮16电性连接。

其中,输料管1与端盖5通过螺纹连接,加料斗10与帽盖9通过螺纹连接,保护罩6与端盖5通过螺钉连接。

其中,端盖5上靠近输料管1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套接有密封圈4,密封圈4套在电机7的输出轴上。

其中,输料管1和出料管13为一整体结构,出料管13呈锥型结构。

其中,透光圈12采用玻璃制成。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需要喂的药粉通过加料斗10导入输料管1,同时启动第一按钮15,第一按钮15带动电机7转动,电机7的输出轴带动转轴2转动,这样通过转轴2上的螺旋叶片11可缓慢将药粉推送到到出料管13,然后盖上帽盖9,启动第二按钮16,此时灯珠14发光,通过手握住防滑套3将输料管1和出料管13推送至患者的口腔指定的位置,启动第一按钮15,第一按钮15带动电机7转动,电机7的输出轴带动转轴2转动,在灯珠14的光照下,观察非常方便,通过转轴2上的螺旋叶片11可缓慢将药粉推送到患者需要涂抹药粉的位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