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桡动脉置管肢体固定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6106发布日期:2019-08-03 16:45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桡动脉置管肢体固定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桡动脉置管肢体固定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动脉血压持续监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危重症患者监护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但能准确地监测每一瞬间的动脉血压,同时便于采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反映血流动力学的一项重要指标。临床中为防止挠动脉导管打折或脱出,没有专门的固定约束工具,目前也有通过使用夹板来固定患者手和手臂,同时使用约束带环形包裹患者腕关节对穿刺侧肢体进行约束,存在夹板容易松脱,不便于对挠动脉置管部位进行观察,挠动脉导管打折及脱出较常见,影响临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桡动脉置管肢体固定约束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桡动脉置管肢体固定约束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患者手及前臂的约束垫、用于固定患者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使用的压力传感器及附件的约束部件和用于将所述约束垫固定在床旁的约束带,所述约束部件包括连接带体和固定绑带,所述连接带体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约束垫上,所述固定绑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带体上;所述约束垫上设有将患者手和前臂固定在所述约束垫上的前臂绑带;所述约束带为带体形状,所述约束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约束垫的中部,其另一端捆绑在床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约束垫能够将患者手和前臂固定,避免患者腕关节弯曲而导致挠动脉置管打折或脱出;约束带能将患者挠动脉置管侧的肢体制动,不需要另外使用约束带对患者置管侧肢体进行约束,防止患者意外拔除身上其它导管,同时便于挠动脉置管部位的观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前臂绑带设有多条,所述多条前臂绑带从患者前臂至后臂方向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约束垫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条前臂绑带能够较好的将患者前臂固定在约束垫上,防止约束垫移位。

进一步,所述前臂绑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约束垫的一侧上,所述约束垫上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前臂绑带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魔术贴,当患者前臂放置在所述约束垫的另一侧上时,所述前臂绑带横向跨过患者前臂并将所述第二魔术贴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粘合,以使患者前臂固定在所述约束垫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快速的将患者前臂固定在约束垫上。

进一步,靠近患者后臂处的所述约束垫上设有第三魔术贴,所述连接带体的一端上设有第四魔术贴,所述第四魔术贴粘合在所述第三魔术贴上将所述连接带体与约束垫连为一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根据患者手臂的长度调节粘合的位置,便于固定绑带固定压力传感器及附件。

进一步,所述固定绑带设有多条,所述多条固定绑带从患者前臂至后臂方向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连接带体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固定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使用的压力传感器及附件,防止压力传感器及附件凌乱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固定绑带的正面和反面分别设有第五魔术贴和第六魔术贴,所述固定绑带卷成环形且将压力传感器及附件包裹在环形结构内并通过第五魔术贴和第六魔术贴相互粘合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便于固定绑带将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使用的压力传感器及附件固定,且固定绑带不容易松开。

进一步,所述约束部件还包括捆绑在患者后臂上的后臂绑带,所述后臂绑带的中部固定在所述连接带体远离所述约束垫的一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将压力传感器及附件固定在患者后臂上,防止压力传感器及附件移位。

进一步,所述后臂绑带的正面和反面分别设有第七魔术贴和第八魔术贴,所述后臂绑带捆绑在患者后臂上并通过第七魔术贴和第八魔术贴相互粘合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固定绑带移位及桡动脉置管受牵拉,避免桡动脉置管从患者身体上脱离。

进一步,所述约束垫包括棉垫和棉层,所述棉层可拆卸的包裹在所述棉垫的外表面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棉垫能够提高手部的舒适度,棉层为可拆卸结构,便于拆卸来下清洗。

进一步,所述约束带设有两条,所述两条约束带共端点的固定在所述约束垫的中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桡动脉置管肢体固定约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记所代表的部件名称如下:

1、约束垫,2、连接带体,3、固定绑带,4、前臂绑带,5、后臂绑带,6、约束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桡动脉置管肢体固定约束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患者手及前臂的约束垫1、用于固定患者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使用的压力传感器及附件的约束部件和用于将所述约束垫1固定在床旁的约束带6,所述约束部件包括连接带体2和固定绑带3,所述连接带体2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约束垫1上,所述固定绑带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带体2上;所述约束垫1上设有将患者手和前臂固定在所述约束垫1上的前臂绑带4;所述约束带6为带体形状,所述约束带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约束垫1的中部,其另一端捆绑在床架上。

上述实施例中,约束垫能够将患者手和前臂固定,避免患者腕关节弯曲而导致挠动脉置管打折或脱出;约束带能将患者挠动脉置管侧的肢体制动,不需要另外使用约束带对患者置管侧肢体进行约束,防止患者意外拔除身上其它导管,同时便于挠动脉置管部位的观察。

可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约束带6设有两条,所述两条约束带6共端点的固定在所述约束垫1的中部。

具体的,约束带6的一端固定在约束垫1中部外侧面的上下缘,其另一端捆绑在床架上,可根据需要调整捆绑的位置。

可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臂绑带4设有多条,所述多条前臂绑带4从患者前臂至后臂方向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约束垫1上。

上述实施例中,多条前臂绑带能够较好的将患者前臂固定在约束垫上,防止约束垫移位。

可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臂绑带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约束垫1的一侧上,所述约束垫1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前臂绑带4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魔术贴,当患者前臂放置在所述约束垫1上时,所述前臂绑带4横向跨过患者前臂并将所述第二魔术贴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粘合,以使患者前臂固定在所述约束垫1上。

具体的,前臂绑带的长度为20至30厘米,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的长度为3至6厘米。

上述实施例中,能够快速的将患者前臂固定在约束垫上。

可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靠近患者后臂处的所述约束垫1上设有第三魔术贴,所述连接带体2的一端上设有第四魔术贴,所述第四魔术贴粘合在所述第三魔术贴上将所述连接带体2与约束垫1连为一体。

具体的,连接带体的长度为20至40厘米,第三魔术贴和第四魔术贴的长度为5至8厘米。而第三魔术贴设置在与第一魔术贴同侧的约束垫上,能够更好的固定压力传感器及附件。

上述实施例中,能够根据患者手臂的长度调节粘合的位置,便于固定绑带固定压力传感器及附件。

可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绑带3设有多条,所述多条固定绑带3从患者前臂至后臂方向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连接带体2上。

具体的,多根固定绑带3相互交替且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连接带体2的两侧,能够使桡压力传感器及附件均匀的、有序的固定,防止牵拉。

上述实施例中,便于固定压力传感器及附件,防止压力传感器及附件凌乱的情况。

可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绑带3的正面和反面分别设有第五魔术贴和第六魔术贴,所述固定绑带3卷成环形且将压力传感器及附件包裹在环形结构内并通过第五魔术贴和第六魔术贴相互粘合固定。

具体的,固定绑带3的长度为8至15厘米,第五魔术贴和第六魔术贴的长度为3至6厘米。

上述实施例中,能够便于固定绑带将压力传感器及附件固定,且固定绑带不容易松开。

可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约束部件还包括捆绑在患者后臂上的后臂绑带5,所述后臂绑带5的中部固定在所述连接带体2远离所述约束垫1的一端。

上述实施例中,能够将约束部件固定在患者上臂上,防止附件约束部件移位。

可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臂绑带5的正面和反面分别设有第七魔术贴和第八魔术贴,所述后臂绑带5捆绑在患者后臂上并通过第七魔术贴和第八魔术贴相互粘合固定。

上述实施例中,防止压力传感器及固定绑带移位和桡动脉置管受牵拉,避免桡动脉置管从患者身体上脱离。

可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约束垫1包括棉垫和棉层,所述棉层可拆卸的包裹在所述棉垫的外表面上。

上述实施例中,棉垫能够提高手部的舒适度,棉层为可拆卸结构,便于拆卸来下清洗。

桡动脉置管肢体固定约束装置主要作用如下:

1.对患者的腕关节进行固定,防止腕关节弯曲导致挠动脉置管打折或脱出;

2.制动置管肢体,防止患者拔出身上其它导管;

3.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将连接在挠动脉置管的压力传感器及附件进行约束,防止压力传感器移位及附件凌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