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病人的医用喂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7583发布日期:2019-07-17 05:57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病人的医用喂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病人的医用喂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一些患有舌头麻木等不便于进食的患者,监护人员一般都会进行喂一些流食,以保证患者的正常体力,然而传统的喂食仅仅是使用注射器将流食送入到患者的咽喉部位,这种送食方法由于是直接推动注射器,流食打在喉部,容易呛到患者,造成患者的剧烈咳嗽,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在使用时,使用者不能很好的固定注射器,造成注射器的来回摆动,不利于喂食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病人的医用喂食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病人的医用喂食装置,包括注射器本体,所述注射器本体包含有针筒和输出头,所述针筒靠近所述输出头一端底部水平连接有引流勺;所述针筒外圈远离所述引流勺一端活动套接有定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勺呈椭圆结构且靠近所述输出头一侧内凹。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头为出口向所述引流勺顶面弯曲的弧形管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活动套接在所述针筒外圈的弧形定位板,所述弧形定位板弧度与人体嘴巴外形相匹配;所述定位板底端垂直连接有手持杆;所述手持杆一侧竖直方向上开有第一阻尼滑槽;所述第一阻尼滑槽内部通过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针筒底部远离所述输出头的位置设有若干与所述卡板卡合匹配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针筒靠近所述输出头一端底部水平方向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顶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阻尼滑槽;所述第二阻尼滑槽通过第二滑块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靠近所述输出头的一端与所述引流勺一端一体连接;

所述第二滑块呈‘T’型结构且底端与推拉杆垂直连接,顶部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二阻尼滑槽滑动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推拉杆靠近所述输出头一端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病人的医用喂食装置,能够在喂食时对装置进行固定,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同时喂食过程中送入的流食不会激射到患者喉部,保证了患者的顺利进食,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本新型结构紧凑,操作简单,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用于病人的医用喂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病人的医用喂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病人的医用喂食装置的针筒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用于病人的医用喂食装置的针筒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用于病人的医用喂食装置的针筒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用于病人的医用喂食装置,请参阅图1所示,包括注射器本体,所述注射器本体包含有针筒1和输出头2,所述针筒1靠近所述输出头2一端底部水平连接有引流勺3;所述针筒1外圈远离所述引流勺3的一端活动套接有定位机构。

为了达到更好的引流效果和防流食激射的目的,所述引流勺3呈椭圆结构且靠近所述输出头2一侧内凹。

为了达到防止流食输送时激射患者喉部的目的,所述输出头2为出口向所述引流勺3顶面弯曲的弧形管状结构。

使用时,流食装入针筒后,将带有引流勺的输出头伸进患者咽喉部,通过注射器本体中的推动手柄将流食向前推动,流食从输出头流出,流向引流勺,流食通过引流勺缓慢的流向喉部,达到舒适进食的效果。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病人的医用喂食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活动套接在所述针筒1外圈的弧形定位板4,所述弧形定位板4弧度与人体嘴巴外形相匹配;所述定位板4底端垂直连接有手持杆5;所述手持杆5一侧竖直方向上开有第一阻尼滑槽51;所述第一阻尼滑槽51内部通过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有卡板52;所述针筒1底部远离所述输出头2的位置设有若干与所述卡板52卡合匹配的卡槽11。

使用时,根据患者的使用情况,将定位板移至针筒合适的位置,然后推动卡板使卡板卡进卡槽内,从而将定位板固定在针筒的这个位置,使用者握住手持杆,将定位板贴合人体的嘴巴放置,由于定位板与人体嘴部弧度相同,既能对针筒起着限位作用,提高使用安全性,又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用于病人的医用喂食装置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针筒1靠近所述输出头2一端底部水平方向上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顶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阻尼滑槽13;所述第二阻尼滑槽13通过第二滑块14连接有推拉杆15;所述推拉杆15靠近所述输出头2的一端与所述引流勺3一端一体连接;

所述第二滑块14呈‘T’型结构且底端与推拉杆15垂直连接,顶部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二阻尼滑槽13滑动匹配。

使用时可根据使用情况不同,将引流勺推送至合适的距离。

为了达到将引流勺完全收回的目的,所述第二滑块14位于所述推拉杆15靠近所述输出头2一端的位置。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