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肠营养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7578发布日期:2019-07-17 05:57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肠营养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空肠营养管。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手术期肠内营养使用方法为在手术中将食管与胃、食管与肠、胃与肠进行吻合完毕之后,麻醉师协助将鼻空肠营养管、三腔营养管等经鼻孔插入营养管,手术医师再徒手将到达食管腔、胃腔、肠腔的营养管顺利送入指定肠腔。这个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在于手术医师手动将营养管送入指定肠内。

置管时观察营养管在病人体内的手动多为造影现实,即向营养管中通入少量造影剂,而一部分人会对造影剂产生过敏排斥反应,存在安全性问题,或者采用胃镜观察空肠营养管的位置,然后用活检钳夹住空肠营养管,将空肠营养管头部插入幽门,但是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活检钳从胃镜伸出时与空肠营养管几乎是平行的,导致不容易夹持,另外空肠营养管伸入胃中后会粘附上粘液变得湿滑,更增加了夹持的难度,同时胃中的粘液也会污损胃镜,造成观察不清楚的问题。为了判断出空肠营养管头部的具体位置,有时不得不进行透视操作,不仅耗时久,也不能够做到实时观察判断,同样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肠营养管,其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肠营养管,包括管体、管头、连接管和传动芯,所述管体一端与所述管头连接,所述管体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传动芯沿所述管体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管体侧壁内;所述管体包括弯曲管、与所述管头连接的扩张管和与所述连接管连接的夹持管,所述弯曲管两端分别与所述扩张管及所述夹持管连接,所述弯曲管为波纹管,所述夹持管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多组凸耳,所述凸耳沿所述夹持管轴线方向均匀分布设置,所述夹持管外壁沿圆周阵列有凸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管上设置多个凸耳,便于医生使用活检钳夹持住夹持管,从而方便操作整个管体,将空肠营养管插入幽门,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医生的治疗效率,减轻了病患的痛苦,凸纹的存在避免活检钳的滑落;同时弯曲管和传动芯的设置能够使医生更加方便的调整管头的角度,便于管头顺利穿过肠道的弯折处,同时也减少输送软管的旋转而带来的病人的不适感。

进一步地,所述扩张管远离所述弯曲管一端设置有充水球囊,所述球囊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伸出所述夹持管外,所述球囊外设置有显影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张管外层设置有显影层,一方面避免显影剂与病人的直接接触,安全性好,避免了病人的过敏排斥反应,同时也能方便的通过体外造影技术显示扩张管在肠道中的位置,判断方便,简单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扩张管远离所述球囊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半月型出液侧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侧孔,增加了营养液的流出速度,同时在侧孔堵塞时不影响营养液的流出,甚至可以通过管内压力的增加而冲开堵塞的侧孔,同时多个侧孔的存在可以实现肠内不同区域的增添营养液的效果,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管头为软质管体,所述管头呈弧状封闭端,所述管头与所述扩张管螺纹连接,所述管头外侧为亲水性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为弧状封闭端的管头可以更加顺利的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操作方便,同时管头外侧设置有亲水层使病人感觉自然,降低病人的心理负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为四通管,其中一个管口与所述夹持管螺纹连接,连接处外壁设置有密封圈,其余三个管口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有四通管,可以将减压引流、冲洗,添加提供营养液等功能进行独立操作,便于医护人员的针对性护理,同时密封圈和密封塞的存在可以减少异物进入,增加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芯靠近所述连接管处设置有弧形拨片,所述传动芯能在所述管体内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片存在使医生顺利操作传动芯调整角度,避免多次置管和管体旋转带来的痛苦,提高手术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夹持管上设置多个凸耳,便于医生使用活检钳夹持住夹持管,从而方便操作整个管体,将空肠营养管插入幽门,凸纹的存在避免活检钳的滑落;同时弯曲管和传动芯的设置能够使医生更加方便的调整管头的角度,便于管头顺利穿过肠道的弯折处,同时也减少输送软管的旋转而带来的病人的不适感,扩张管外层设置有显影层,一方面避免显影剂与病人的直接接触,安全性好,避免了病人的过敏排斥反应,同时也能方便的通过体外造影技术显示扩张管在肠道中的位置,设置多个侧孔,增加了营养液的流出速度,同时在侧孔堵塞时不影响营养液的流出,甚至可以通过管内压力的增加而冲开堵塞的侧孔,连接有四通管,可以将减压引流、冲洗,添加提供营养液等功能进行独立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空肠营养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空肠营养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弯曲管;3、扩张管;31、球囊;311、水管;32、侧孔;4、夹持管;41、凸耳;42、凸纹;5、管头;6、连接管;61、密封圈;62、密封塞;7、传动芯;71、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空肠营养管,如图1所示,从上而下包括连接管6、管体1、管头5,管体1一端与管头5连接,管头5为软质胶体,管头5呈弧状封闭端,管头5外侧为亲水性涂层,管体1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6连接,传动芯7沿管体1轴线方向设置在管体1侧壁内,一端伸出管体1外,管体1包括弯曲管2、与管头5连接的扩张管3和与连接管6连接的夹持管4,弯曲管2为波纹管,设置夹持管4便于医生使用活检钳夹持,从而方便操作整个管体1,将空肠营养管插入幽门,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医生的治疗效率,减轻了病患的痛苦。

如图2所示,夹持管4和连接管6连接处外壁设置有密封圈61,夹持管4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多组凸耳41,凸耳41沿夹持管4轴线方向均匀分布设置,夹持管4外壁沿圆周阵列有凸纹42,夹持管4上设置多个凸耳41,便于医生使用活检钳夹持住夹持管4,凸纹42的存在避免活检钳的滑落,传动芯7一端伸出夹持管4,传动芯7上设置有弧形拨片71,传动芯7能在管体1内转动,拨片71存在使医生顺利操作传动芯7调整角度,避免多次置管和管体1旋转带来的痛苦,提高手术效率。

如图3所示,管体1上方与连接管6相连接,连接管6为四通管,其中一个管口与所述夹持管4螺纹连接,其余三个管口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塞62,连接有四通管,可以将减压引流、冲洗,添加提供营养液等功能进行独立操作,便于医护人员的针对性护理,同时密封塞62的存在可以减少异物进入,增加安全性。

如图4所示,扩张管3与管头5螺纹连接,扩张管3上设置有三个侧孔32,设置多个侧孔32,增加了营养液的流出速度,同时在侧孔32堵塞时不影响营养液的流出,甚至可以通过管内压力的增加而冲开堵塞的侧孔32,同时多个侧孔32的存在可以实现肠内不同区域的增添营养液的效果,实用性强,扩张管3与管头5连接一端外侧包裹有充水球囊31,球囊31连接有水管311,水管311穿过夹持管4伸出夹持管4外,球囊31上设置有显影层,扩张管3外层设置有显影层,一方面避免显影剂与病人的直接接触,安全性好,避免了病人的过敏排斥反应,同时也能方便的通过体外造影技术显示扩张管3在肠道中的位置,判断方便,简单快捷。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管体1与管头5连接,再从病人口腔或鼻腔伸入,在管头5经过肠胃弯折处,使用拨片71进行左右拨动,则管头5随之转动,从而管头5能够顺利通过肠胃的弯折处,在管头5达到肠道入口后,通过水管311对球囊31进行充水膨胀,从而整个管体1可以通过重力作用经肠道蠕动送到空肠,打开密封塞62,通过连接管6加入营养液,营养液通过扩张管3上侧孔32流出。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夹持管上设置多个凸耳,便于医生使用活检钳夹持住夹持管,从而方便操作整个管体,将空肠营养管插入幽门,凸纹的存在避免活检钳的滑落;同时弯曲管和传动芯的设置能够使医生更加方便的调整管头的角度,便于管头顺利穿过肠道的弯折处,同时也减少输送软管的旋转而带来的病人的不适感,扩张管外层设置有显影层,一方面避免显影剂与病人的直接接触,安全性好,避免了病人的过敏排斥反应,同时也能方便的通过体外造影技术显示扩张管在肠道中的位置,设置多个侧孔,增加了营养液的流出速度,同时在侧孔堵塞时不影响营养液的流出,甚至可以通过管内压力的增加而冲开堵塞的侧孔,连接有四通管,可以将减压引流、冲洗,添加提供营养液等功能进行独立操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