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气囊式医用腹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1768发布日期:2019-06-26 01:20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气囊式医用腹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用具,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调节气囊式医用腹带。



背景技术:

肾活检穿刺是肾内科最常见的诊疗手段,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对于医疗产品的舒适度要求更高,现有的腹带结构尺寸相对固定,由于患者的体型、腹围不同不一,需要经常的调整,尤其对于比较肥胖或者比较瘦小的患者,一个腹带经常出现尺寸过小或者过大的问题并且经常出现松散、移位不能起到很好的固定加压及保护作用,不仅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肾活检穿刺术后要求患者尽量平卧24小时后才能下床活动,增加了患者的疼痛及不舒适,充气气囊的设计可促进患者的舒适度,减轻轻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患者的住院期间的满意度。本技术对传统腹带进行改进,克服目前使用传统腹带的缺点,对患者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患者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可调节气囊式医用腹带,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舒适度好,而且具有调节长度调节功能,操作方便,固定牢固,不会出现松散的问题,方便医护人员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进行调节,使用范围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可调节气囊式医用腹带,包括放置于患者腹部的腹带,腹带呈矩形结构,在腹带上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气囊,在每个气囊的一端设有独立的阀门,在腹带的两端设有固定扣,两个固定扣之间设有调节装置;

调节装置包括两根与固定扣连接的第一连接带、调节座、第二连接带,调节座内部设有能够转动的转轴,转轴一端设有凹槽,另一端设有调节钮,在调节座一端设有套设在凹槽中的第一定位凸台,在凹槽中还设有弹簧安装槽,弹簧安装槽中设有套设在第一定位凸台上的复位弹簧,转轴远离第一定位凸台的一端设有外齿;

调节座一端设有安装盖,安装盖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凸台,在第二定位凸台内部镶嵌有与外齿相啮合的内齿,当外齿与内齿脱离时,转轴以第一定位凸台为轴心旋转,同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使外齿与内齿保持啮合,从而固定转轴;转轴上绕设有第一连接带,两个调节座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带连接。

这样,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置多个气囊能够使患者腹部受力均匀,舒适度好,设置调节装置,当外齿与内齿脱离时,转轴以第一定位凸台为轴心旋转,能够将多余的第一连接带收紧或者释放,同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使外齿与内齿保持啮合,从而固定转轴,操作简单,使用方面,彻底解决了医护人员针对患者体型不同使用不同型号腹带的问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舒适性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可调节气囊式医用腹带,调节座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海绵垫,设置海绵垫能够增加舒适性,避免压疮的形成。

前述的可调节气囊式医用腹带,调节座与第二连接带通过日字扣连接,通过日字扣连接,操作简单方便。

前述的可调节气囊式医用腹带,气囊设有三个,且阀门处还设有一个手持式充气球,通过手持式充气球给气囊充气,操作简单,同时气囊内部的压力可控,并且能够使患者不同的位置采用不用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多个气囊能够使患者腹部受力均匀,舒适度好,设置调节装置,当外齿与内齿脱离时,转轴以第一定位凸台为轴心旋转,能够将多余的第一连接带收紧或者释放,同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使外齿与内齿保持啮合,从而固定转轴,操作简单,使用方面,彻底解决了医护人员针对患者体型不同使用不同型号腹带的问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舒适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腹带的主视图;

其中:1-腹带,2-气囊,3-阀门,4-固定扣,5-第一连接带,6-调节座,7-第二连接带,8-转轴,9-凹槽,10-调节钮,11-第一定位凸台,12-弹簧安装槽,13-复位弹簧,14-外齿,15-安装盖,16-第二定位凸台,17-内齿,18-海绵垫,19-日字扣,20-手持式充气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气囊式医用腹带,包括放置于患者腹部的腹带1,腹带1呈矩形结构,在腹带1上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气囊2,在每个气囊2的一端设有独立的阀门3,在腹带1的两端设有固定扣4,两个固定扣4之间设有调节装置;

调节装置包括两根与固定扣4连接的第一连接带5、调节座6、第二连接带7,调节座6内部设有能够转动的转轴8,转轴8一端设有凹槽9,另一端设有调节钮10,在调节座6一端设有套设在凹槽9中的第一定位凸台11,在凹槽9中还设有弹簧安装槽12,弹簧安装槽12中设有套设在第一定位凸台11上的复位弹簧13,转轴8远离第一定位凸台11的一端设有外齿14;

调节座6一端设有安装盖15,安装盖15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凸台16,在第二定位凸台16内部镶嵌有与外齿14相啮合的内齿17,当外齿14与内齿17脱离时,转轴8以第一定位凸台11为轴心旋转,同时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力下,使外齿14与内齿17保持啮合,从而固定转轴8;转轴8上绕设有第一连接带5,两个调节座6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带7连接;

调节座6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海绵垫18,设置海绵垫能够增加舒适性,避免压疮的形成;

调节座6与第二连接带7通过日字扣19连接,通过日字扣连接,操作简单方便;气囊2设有三个,且独立设置的阀门3处还设有一个手持式充气球20,通过手持式充气球给气囊充气,操作简单,同时气囊内部的压力可控,并且能够使患者不同的位置采用不用的压力。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先用手持式充气球依次给气囊充气,然后将腹带放置于患者腹部,然后医生对患者背部进行穿刺,结束后用第二连接带将两个调节座连接,然后将转轴向第一定位凸台按压,使外齿与内齿脱离,然后旋转转轴,对腹带进行收紧,当达到要求时,转轴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使外齿与内齿保持啮合,从而固定转轴。

这样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舒适度好,而且具有调节长度调节功能,操作方便,方便医护人员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进行调节,使用范围广。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