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外科鼻胃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9109发布日期:2019-06-19 01:1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儿外科鼻胃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科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儿外科鼻胃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普外科、脑外科等科室的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留置围观、进行鼻饲和持续胃肠减压的患者。胃肠减压在腹部外科中用途广泛,胃管也是腹部外科极为常见的引流管,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胃肠道集聚的气体和液体排出,以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外科护理中我们都知道胃肠减压护理的重要性,在此期间应该禁食、禁饮,一般应停止药物。适当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鼻胃管是基础护理中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虽然大部分护士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但是在临床胃管滑落或者患者自行拔出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胃管粗硬,有时采用常规的的固定方法,固定胶带容易滑落,导致胃管滑出,有些患者对胶带过敏,长期使用对患者的刺激带来沉重的负担。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目前经常使用的小儿鼻胃管固定装置只是一个简单的固定鼻胃管的部件,由于小儿好动,在使用时不够稳性,有的只是用胶带进行简单的固定,小儿的皮肤容易对胶带过敏,长期使用对孩子的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

(2)现有的装置操作繁琐,容易被小孩挣脱滑落,由于胃管粗硬,滑落后容易对小儿的鼻胃造成一定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儿外科鼻胃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儿外科鼻胃管固定装置设置有:

鼻胃管;

所述鼻胃管插接于环形扣内,环形扣两端浇铸有紧固架,紧固架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环,连接环一端焊接有固定片,固定片上开凿有两个固定孔,紧缩带穿过固定孔与固定片连接;

紧固架的上下两面为面板,面板内部固定有弹簧,两侧对称放置;面板中间通过螺丝固定有旋钮。

本实用新型减化装置配件,使其构造简单高效,通过紧缩带和尼龙绳分别将装置固定于患者的头部和耳部,增加双重保护固定措施,能够最大限度保障鼻胃管的稳定性,通过紧固架内部的弹簧和旋钮避免了使用胶带对鼻胃管进行固定,避免了胶带对患者皮肤造成的伤害,并且使用简单,可以减轻医疗人员的使用负担。

进一步,所述连接环上栓接有尼龙绳,尼龙绳末端活动连接有套环,套环下端固定有手拉紧缩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尼龙绳和套环用于将装置进行固定,将套环套于患者的耳朵上,通过手拉紧缩绳进行固定,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环形扣内侧贴有缓震硅胶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震硅胶贴用于保护鼻胃管,增加鼻胃管与环形扣之间的摩擦,防止鼻胃管磨损及滑落,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所述紧缩带末端栓接有卡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扣用于将紧缩带连接的装置固定于头部,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了使用胶带,减少了对患者皮肤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儿外科鼻胃管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紧固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鼻胃管;2、刻度线;3、紧固架;4、连接环;5、固定片;6、固定孔;7、紧缩带;8、卡扣;9、尼龙绳;10、手拉紧缩绳;11、套环;12、环形扣;13、面板;14、弹簧;15、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儿外科鼻胃管固定装置包括:鼻胃管1、刻度线2、紧固架3、连接环4、固定片5、固定孔6、紧缩带7、卡扣8、尼龙绳9、手拉紧缩绳10、套环11、环形扣12、面板13、弹簧14、旋钮15。

鼻胃管1插接于环形扣12内,环形扣12两端浇铸有紧固架3,紧固架3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环4,连接环4一端焊接有固定片5,固定片5上开凿有两个固定孔6,紧缩带7穿过固定孔6与固定片5连接;紧固架3的上下两面为面板12,面板内部固定有弹簧14,两侧对称放置;面板12中间通过螺丝固定有旋钮15,连接环4上栓接有尼龙绳9,尼龙绳9末端活动连接有套环11,套环11下端固定有手拉紧缩绳10,环形扣12内侧贴有缓震硅胶贴,紧缩带7末端栓接有卡扣8。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鼻胃管1固定到紧固架3上,然后根据刻度线2对其进行调节,环形扣12上的缓震硅胶贴用于保护鼻胃管1,旋转环形扣12面板13上的旋钮15进行适度的调节与固定,其中弹簧14可以起到缓震的作用,然后通过固定片5上的固定孔6将连接环4和紧缩带7进行连接,当鼻胃管1下放到合适位置后,先将紧缩带7上的卡扣8进行合并固定于头部,然后再将尼龙绳9上的套环11挂到耳朵上,通过手拉紧缩绳10进行拉紧固定,此装置运用多重固定措施,在减轻患者病痛的同时,使得设备的固定更加稳定,为治疗带来积极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