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型的医用胶带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6201发布日期:2019-10-19 03:1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快速成型的医用胶带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成型的医用胶带铡。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中,根据患者情况不同所使用的导管以及导管所插的位置均有所不同,而在粘贴导管时,由于导管的位置不同,医护人员需要手工将医用胶带裁剪成特定的形状,而后对导管进行粘贴,以确保医用胶带粘贴平整,避免了因粘贴时有翘起而影响粘贴的质量,虽然目前在为患者插导管时所用的医用胶带是已经事先由医护人员手工裁剪好了的,如此不至于临时裁剪弄得手忙脚乱,但是事先裁剪医用胶带的工作却也是需要占用医护人员大量的时间进行的,非常的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由于每个医护人员的手工不同,其所裁剪出来的医用胶带形状尺寸也都会有所差异,十分的不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医用胶带快速裁成想要的形状,并且能够确保裁剪后医用胶带大小一致性的快速成型的医用胶带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成型的医用胶带铡,其特征在于,主体由切割部、升降机构以及底座组成,所述的切割部活动设置有刀片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将待裁的医用胶带放置于底座上,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切割部向下便能够对底座上的医用胶带实现切割,而活动设置于切割部的刀片组为预设好的形状,如此当切割部向下切割医用胶带时,便只需一次就能切割出想要的形状,且由于切割过程中刀片组的形状不会自行发生改变,因此也就确保了切割后的医用胶带的大小一致性。

优选的,所述切割部由顶盖和托槽组成,两者通过第一滑槽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片组便能够安装于托槽内,并通过顶盖遮挡;通过第一滑槽,使得顶盖能够相对托槽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其具备了将刀片组从托槽内顶出的条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顶盖相对托槽被按下后,能够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弹起,节省了将顶盖手动复位的操作步骤。

优选的,所述的顶盖内侧与刀片组相对应设置有顶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将托槽内的刀片组顶出托槽,并通过与之抵触确保刀片组在切割时不会缩回到托槽内,从而实现有效的切割。

优选的,所述托槽内设置有与刀片组相配合的挡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挡片的作用下将放入到托槽内的刀片组整体限位于托槽内,避免了刀片组的刀头在重力作用下直接滑出托槽,如此在不进行切割时,刀片组便缩于托槽内,达到了使用安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动升降杆和沿着气动升降杆竖直方向滑动设置的连接件,该连接件一端与切割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切割部能够在气动升降杆的作用下完成垂直方向的切割,同时,由于气动升降杆的机械能,能够使切割变得更为省力,以实现更为高效的切割。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上的连接件为伸缩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件一端连接切割部,如此连接件的伸长或缩短便影响了切割部水平方向的位置,从而使得切割部水平位置可调节。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与底座通过滑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机构能够沿着滑轨平移,由于切割部位于底座上方与升降机构垂直设置,升降机构的平移,则带动了切割部的位移,从而使得切割部水平位置可调节。

优选的,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辅助铡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医用胶带在切割前后均能够通过辅助铡刀进行适当的修边。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与底座滑动连接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一次需要切割一叠较多的医用胶带时,能够通过滑动限位块,将该叠医用胶带固定位置,以方便切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能够快速将医用胶带切割成想要的形状;(2)能够确保切割后的医用胶带大小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切割部;2、升降机构;3、底座;110、顶盖;111、顶出件;120、托槽;121、通孔;122、第一滑槽;123、复位弹簧;124、挡片;125、凹槽;126、弹簧片;127、第二滑槽;130、刀片组;210、气动升降杆;211、气缸;212、开槽;213、连接件;214、气缸开关;310、滑轨;311、辅助铡刀;312、限位块;313、防滑垫;314、第三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1中涉及的方位词,如:“左右”、“上下”是以图2所摆放方位进行描述。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快速成型的医用胶带铡,其主体由切割部1、升降机构2以及底座3组成,其中底座3与切割部1相互平行,升降机构2垂直方向介于两者之间;所述切割部1包括托槽120,托槽120内可更换的设置了刀片组130,所述托槽120底部与刀片组130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开口较大,能够供多种组合形状的刀片组130通过,如此不同组合形状的刀片组130均能够通过通孔从托槽120底部穿出实现切割;所述托槽120内刀片组130所在位置的两侧设置有挡片124,挡片124能够对刀片组130起到限位,使得刀片组130在不需要进行切割时被限位于托槽120内,避免了误伤的情况发生;所述挡片124与托槽120的内侧壁通过第二滑槽127实现滑动连接,所述刀片组130顶部有基座,基座的两侧有凸起,挡片124与刀片组130连接处有与刀片组130基座的凸起处配合的凹槽,两者通过凹槽嵌入连接实现固定,如此刀片组130在挡片124的滑动效果下便能够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从而最终实现从托槽120中穿出或缩回,同时基座有固定刀片的作用,增加了刀片组130的稳定性;所述挡片124底部与托槽120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片126,在弹簧片126的作用下,挡片124能够默认就处于刀片组130缩入托槽120状态下的位置,不会受重力影响下滑,同时当刀片组130穿出托槽120后,在不对其施加力后刀片组130便会在弹簧片126的作用下,由挡片124带动缩回到托槽120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刀片组130的形状为2cm*2cm的口字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槽120的上方设置有顶盖110,顶盖110尺寸与托槽120匹配套设于托槽120上,挡住托槽120的上表面,从而对刀片组130起到遮挡效果;所述托槽120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滑槽122,顶盖110与托槽120通过所述第一滑槽122实现滑动连接,顶盖110从而能够沿着托槽120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顶盖110的内侧面与刀片组140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顶出件111,该顶出件111与所述刀片组130抵触设置,如此当顶盖110被施力下压后,刀片组130便会在顶出件的作用下受到向下的压力,从而达到刀片组130从托槽120中穿出的效果;所述第一滑槽122内设置有复位弹簧123,如此当顶盖110下压后,在不对其继续施力的情况下,顶盖110便会在复位弹簧123的作用下回弹恢复到原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2具体为气动升降杆210,其主体为空心管,该空心管朝向切割部1的一侧竖直方向上开设有长条形的开槽212;在空心管上端设置有气缸211,该气缸211活塞顶头向下,并位于空心管内,所述气缸211连接有气缸开关214,气缸开关214被设置于空心管外壁,所述活塞顶头端水平方向上设置有连接件213,该连接件213一端从开槽212中穿出与切割部1的顶盖110相连接,如此当需要切割时,只需操作气缸开关214开启气缸211,使气缸211的活塞顶头作活塞运动,此时气缸顶头上下位移,与之相连接的连接件213便会随之位移,由于连接件213从开槽中穿出与切割部1的顶盖110相连接,连接件213在进行上下位移时,便会带动切割部1上下移动,从而达到了使切割部1切割的目的,并且由于切割部1是在活塞作用下做的往复运动,因此也保证了医用胶带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每一次切割形状的一致性,而为了保证顶盖110能够完全下压使刀片组130充分的穿出托槽120实现有效的切割,连接件213与顶盖110连接,如此切割部1向下位移,其托槽120与医用胶带的表面抵触时,在连接件213继续向下移动的带动下,顶盖110会继续下压,直至刀片组130充分穿出托槽120实现切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13为伸缩结构,其具由中空管和活动杆套设组成,所述中空管一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的孔,套设其内的活动杆设置有与中空管上的孔相匹配的销子,所述销子内侧位于活动杆内有弹簧复位机构,如此活动杆能够根据不同的孔进行调节长度进行伸缩,从而使得与连接件213相连接的切割部1能够左右方向上进行调节,以达到切割位置更为精确的目的;同时中空管为金属材质且其管壁具有一定的厚度,使得其在切割时能够承受住层叠厚度为10cm的医用胶带的反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3的一侧与升降机构2底部连接处设置有滑轨310,升降机构2与底座3通过滑轨310连接,如此升降机构2能够沿着滑轨水平移动,从而使得与升降机构相连接的切割部1能够在升降机构2的带动下上下位移,以达到切割位置更精确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3的一侧设置有辅助铡刀311,该辅助铡刀311一端与底座3的侧面铰接,其刀面以铰接点为基点摆动实现切割,所述底座3上表面靠近辅助铡刀311处标有刻度,如此在医用胶带切割形状前能够通过刻度确定需要的长度并通过辅助铡刀311分成小块,进而切割形状;同时辅助铡刀311也能够在医用胶带切割后需要修正时进行细微的切割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3上与切割部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4个限位块312,所述的限位块312与底座3连接位置开设有第三滑槽314,限位块312能够通过第三滑槽314实现滑动从而调节相互之间的位置,以更好的达到对医用胶带进行限位的目的,进一步确保了医用胶带切割的一致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3表面限位块312所在的位置显示有刻度,用于更好的度量被限位块312限位的医用胶带的长宽以及所需要切割的长度,从而达到切割更精确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3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313,如此确保了底座3在实现切割时位置的稳定程度,进一步确保了切割作业时的安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有所不同的是,所述刀片组130的形状为1cm*2cm的T字型,此仅仅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刀片组还可以是工字型、Y字型等各种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312为6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缸211位于空心管的下端。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