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普外科用的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1150发布日期:2019-09-06 20:2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的普外科用的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的普外科用的清洗器。



背景技术:

在普外科的手术中,医护人员常常需要对手术中的病人伤口进行辅助清洗,这就要用到清洗器进行清洁,但是,现有的普外科用的清洗器,由于体积较小,其内储存的清洗液往往无法满足清洗时需求的量,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清洗液,同时在清洗过程中,把持不稳容易使清洗器滑落,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容易碰到污渍,特别是在清洗手术伤口后,无法对清洗管的管头进行有效的保护以保持其清洁性,另外清洗器在使用时需要医生或护士不断挤压才会出水,非常耗时耗力且使用不方便,此外现有的清洗器大多是一次性用品,浪费大量资源,另外,一般的清洗液都是常温的,也就是普通冷水,使用清洗液直接对病人伤口进行冲洗,低温的清洗液会对病人的皮肤造成较大的刺激,尤其是在寒冷天气时更甚,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改良的普外科用的清洗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普外科用的清洗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清洗器容量小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清洗器不固定容易滑落、清洗器需手动挤压、清洗器没有对管头进行保护、一次性的清洗器非常浪费以及现有清洗器无法对清洗液进行加热和保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的普外科用的清洗器,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顶端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储液罐的一侧壁上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刻度,所述储液罐的底端设有支撑腿,所述储液罐放置在其下方的加热槽内,所述加热槽内还设有加热管,所述出液管通过抽液管连通到所述储液罐一侧的微型水泵内,所述微型水泵的一侧壁上设有管头套,所述微型水泵的底端设有固定带,所述微型水泵的右端设有混药筒,所述混药筒的顶端设有进药管,所述混药筒的右端设有清洗管,所述清洗管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连接硬管和清洗管头。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连通到所述储液罐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顶端焊接固定在所述储液罐的底面上,所述支撑腿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加热槽的槽底上。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呈螺旋状绕设在所述储液罐的外侧,且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储液罐的外侧面之间留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管头套通过胶水粘连固定在所述微型水泵上,所述管头套开口端的内侧壁上规则设有若干曲面凸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通过胶水粘连固定在所述微型水泵的底面,所述固定带一端的外侧面上设有硬面魔术贴,所述固定带另一端的内侧面上设有软面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混药筒通过胶水粘连固定在微型水泵上,且所述混药筒与所述微型水泵相连通,所述进药管嵌设在所述混药筒的侧壁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硬管通过胶水粘连固定在所述清洗管的右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硬管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管头套的内径,所述连接硬管靠近所述清洗管头的一端外侧面上套设有卡圈,所述连接硬管、所述卡圈以及所述清洗管头为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储液罐,储液罐上设置进液管和出液管,储液罐放置在加热槽内,加热槽内设置加热管,既增大了清洗器的容量,有效满足清洗的需求,又能对清洗液进行加热,避免低温的清洗液会对病人伤口的皮肤造成强烈的刺激;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储液罐外设置微型水泵,在微型水泵上设置管头套,在微型水泵的下端设置固定带,使用时通过固定带将微型水泵固定在手臂上,单手即可直接对病人伤口进行清洗,使清洗器固定不易滑落,清洗时不需人工挤压,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且能对管头起到有效的保护,使其不会无处放置,保持管头的清洁;

3.本实用新型结构完整,可以有效保持清洗器整体的卫生,使其可以重复使用,相较一次性的清洗器可以节省大量资源,降低使用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现有清洗器容量小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清洗器不固定容易滑落、清洗器需手动挤压、清洗器没有对管头进行保护、一次性的清洗器非常浪费以及现有清洗器无法对清洗液进行加热保温的问题,提高了清洗器的整体性能,既保证了清洗器的持续性使用,也能保持清洗器的卫生,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清洗器的使用成本,节省了清洗时间,提高了清洗的效率,给病人带来更舒适的手术体验,可以提高手术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普外科用的清洗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液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头套以及清洗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液罐;11、进液管;12、出液管;13、观察窗;131、刻度;14、支撑腿;2、加热槽;21、加热管;3、抽液管;4、微型水泵;41、管头套;411、曲面凸块;42、固定带;421、硬面魔术贴;422、软面魔术贴;5、混药筒;51、进药管;6、清洗管;61、连接硬管;611、卡圈;62、清洗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的普外科用的清洗器,如图1-2所示,包括储液罐1,储液罐1的顶端设有进液管11和出液管12,储液罐1的一侧壁上设有观察窗13,观察窗1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刻度131,储液罐1的底端设有支撑腿14,储液罐1放置在其下方的加热槽2内,加热槽2内还设有加热管21,出液管12通过抽液管3连通到储液罐1一侧的微型水泵4内。

本实施例中,进液管11和出液管12均连通到储液罐1内,具体地,出液管12应延伸到储液罐1的底部,便于微型水泵4抽吸清洗液。

本实施例中,观察窗13内嵌设有透明的高强度玻璃,配合刻度131可以实时观察清洗液的耗损的量,以便判断是否需要补充清洗液。

进一步地,支撑腿14的顶端焊接固定在储液罐1的底面上,且支撑腿14的数量至少为三根,本实施例中支撑腿14的数量优选为四根,使储液罐1更稳定,另外,支撑腿14可拆卸地固定在加热槽2的槽底上,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使用螺栓固定。

本实施例中,加热管21呈螺旋状绕设在储液罐1的外侧,且加热管21与储液罐1的外侧面之间留有空隙,避免加热管21直接触碰到储液罐1会烫坏罐体。

具体地,加热管21采用额定功率为400W的电加热管,加热管21上还设有与其相配套的电源线,使用时在加热槽2内加入清水,并确保清水的液面始终没过加热管21,避免加热管21干烧。

如图3-4所示,微型水泵4的一侧壁上设有管头套41,微型水泵4的底端设有固定带42,微型水泵4的右端设有混药筒5,混药筒5的顶端设有进药管51,混药筒5的右端设有清洗管6,清洗管6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连接硬管61和清洗管头62。

本实施例中,管头套41通过胶水粘连固定在微型水泵4上,管头套41开口端的内侧壁上规则设有若干曲面凸块411,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将清洗管头62卡接到管头套41内,避免管头无处放置以及管头容易弄脏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固定带42通过胶水粘连固定在微型水泵4的底面,固定带42一端的外侧面上设有硬面魔术贴421,固定带42另一端的内侧面上设有软面魔术贴422,将固定带42绕在手臂上,通过魔术贴固定,避免微型水泵4滑落,且腾出手来可以直接握着清洗管6对伤口进行清洗。

本实施例中,混药筒5通过胶水粘连固定在微型水泵4上,且混药筒5与微型水泵4相连通,进药管51嵌设在混药筒5的侧壁内,进一步地,进药管51上还应设有管盖,不需要在清洗液内添加药剂时将进药管51盖紧,避免清洗液溢出。

本实施例中,连接硬管61通过胶水粘连固定在清洗管6的右端,进一步地,连接硬管61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管头套41的内径,连接硬管61靠近清洗管头62的一端外侧面上套设有卡圈611,连接硬管61、卡圈611以及清洗管头62为一体成型结构,清洗管头62卡接到管头套41内时,卡圈611与曲面凸块411互相限位,避免管头滑脱,再次使用时只需稍稍用力将管头拔出即可。

另外,各个管道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套接、卡接等,本实施例中各个管道之间均优选为螺纹连接,使管道连接更紧密稳固,避免漏液。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微型水泵4采用的是重庆杰恒蠕动泵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型号为MN2的迷你型蠕动泵(≤137mL/min),其配套的电源和配件也均由该厂商提供,该蠕动泵具有体型小巧、精度高、适应性强等优点。此外,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微型水泵4为现有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也不涉及对微型水泵4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改进。

此外,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的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本实用新型改良的普外科用的清洗器在使用时,首先在加热槽2内加入能没过加热管21的清水,将加热管21接通电源对储液罐1内的清洗液进行隔水加热后备用,手术中需要对病人伤口进行清洗时,由护士试好温度后,医生将通过固定带42将微型水泵4固定在手臂上,并手持连接硬管61,将微型水泵4接通电源,水泵将储液罐1内的清洗液抽吸到泵内,然后通过清洗管6排出,待清洗完毕,可以将清洗管头62直接卡接到管头套41内,以便下次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若需要在清洗液内另外添加药剂,可以将药剂通过软管连接到进药管51上,使药剂直接混到清洗液内;若清洗液的温度过高,也可通过软管将冷的清洗液接到进药管51上,用以中和清洗液的温度;使用时还需经常通过观察窗13观察清洗液的存量情况,如存量不足需通过进液管11及时进行补充,避免耽误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