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9112发布日期:2019-06-19 01:16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饲装置。



背景技术:

鼻饲即鼻饲法(nasogastric gavage),就是把胃管通过鼻腔送到患者胃中,通过胃管往患者胃中打食物,通常用于昏迷或者不能自已进食的患者。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鼻饲的给氧呼吸管,包括托板和鼻饲管,鼻饲管的端部设置有若干透孔,其中,托板的中部设置有弧形槽,托板的两端设置有装配孔,其中一个装配孔内插合连接有氧气管连接段,另一个装配孔内插合连接有鼻饲管连接段,氧气管连接段、鼻饲管连接段的上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连接槽,氧气管连接段、鼻饲管连接段的下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夹持柄,鼻饲管连接段上的连接槽内插合连接有鼻饲管,氧气管连接段上的夹持柄与鼻饲管连接段上的夹持柄之间粘接固定有弹性块,装配孔的上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柔性布,柔性布的端部设置有胶层。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次性鼻饲管保护罩,一鼻饲管与注射器连通的一端部安装有一鼻饲管接头,其鼻饲管接头的端口上设有一能够套置于鼻饲管接头端口的软质管帽盖,一鼻饲管保护罩由一固定夹、一保护套和一小胶盖组成,该固定夹采用一般结构的塑料固定卡,该固定夹固定连接一能够套置于鼻饲管及鼻饲管接头的保护套,其中固定夹与鼻饲管为可活动连接,保护套的端口设有一小胶盖,便于保护鼻饲管与注射器连通的端部不被污染。

现有技术公开的一次性鼻饲管滴注器,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包括储液袋、Y型管、茂菲氏滴管、流速控制器、鼻饲管接头,所述储液袋顶部与Y型管的主管连接,所述Y型管两条支管的自由端分别设有瓶针,Y型管两条支管分别连接有进气管,两条进气管的自由端分别设有过滤头,所述储液袋底部、茂菲氏滴管、流速控制器、鼻饲管接头依次由导管串连,所述鼻饲管接头为圆台型,鼻饲管接头与导管连接端的直径大于鼻饲管接头自由端的直径。

现有鼻饲管容易与静脉输液管路搞混,从而从鼻饲管进行输液,而且现有鼻饲管在插入胃中容易损伤食道和胃粘膜等,从而造成免疫力本身就弱的病人的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饲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鼻饲装置可以很好与静脉输液管路进行区分,而且可以通过注射药物达到治疗细菌感染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鼻饲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鼻饲管、连接于鼻饲管一端的药液注射套管和流食注射套管、连接于所述鼻饲管另一端的出口球管、以及粘贴套环,所述鼻饲管包括鼻饲内管和套设在所述鼻饲内管外周的鼻饲外管,所述药液注射套管与所述鼻饲外管流体连通,所述流食注射套管与所述鼻饲内管流体连通,所述鼻饲外管的内径为4-6mm、外径为5-7mm,所述鼻饲内管的内径为2-4mm,外径为3-5mm,所述鼻饲外管和鼻饲内管之间形成有环形的间隙,所述鼻饲外管的外周壁设置有多个出液孔,所述出液孔的直径为1-2mm,每1cm长度的鼻饲外管设置有1-3个所述出液孔,所述出口球管与所述鼻饲内管流体连通,所述出口球管的外周设置有多条突触条,所述粘贴套环包括套设在所述鼻饲外管外周且可沿所述鼻饲外管长度方向移动的套环本体、连接在所述套环本体外周两侧的透气条,所述套环本体和透气条的表面设置有粘贴胶布的毛面,所述透气条上设置有透气微孔;所述流食注射套管的外周设置有标签条。

可选的,所述药液注射套管的入口处连接有第一密封盖,所述流食注射套管的入口处连接有第二密封盖。

可选的,所述突触条的自由端部设置有球形颗粒。

可选的,所述鼻饲管为软质硅胶,所述药液注射套管和流食注射套管为硬质塑料。

可选的,所述出口球管和突触条的材料为软质硅胶。

可选的,所述鼻饲外管的内径比所述鼻饲内管的外径大1-1.5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鼻饲管设置有标签条,可以进行写字或图案与输液管进行区分,防止弄错管子,并且端部设置有出口球管,可以有效防止有棱角的鼻饲管端部对食道和胃粘膜造成擦划伤,另外还可以从药液注射套管通过设置有出液孔的鼻饲外管向食道和胃粘膜中注射杀菌药物,进一步防止细菌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鼻饲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鼻饲管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鼻饲装置,图1-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鼻饲管1、连接于鼻饲管1一端的药液注射套管2和流食注射套管3、连接于所述鼻饲管1另一端的出口球管4、以及粘贴套环5,所述鼻饲管1包括鼻饲内管11和套设在所述鼻饲内管11外周的鼻饲外管12,所述药液注射套管2与所述鼻饲外管12流体连通,所述流食注射套管3与所述鼻饲内管11流体连通,所述鼻饲外管12的内径为4-6mm、外径为5-7mm,所述鼻饲内管11的内径为2-4mm、外径为3-5mm,所述鼻饲外管12和鼻饲内管11之间形成有环形的间隙,所述鼻饲外管12的外周壁设置有多个出液孔21,所述出液孔21的直径为1-2mm,每1cm长度的鼻饲外管12设置有1-3个所述出液孔21,所述出口球管4与所述鼻饲内管11流体连通,所述出口球管4的外周设置有多条突触条41,所述粘贴套环5包括套设在所述鼻饲外管12外周且可沿所述鼻饲外管12长度方向移动的套环本体51、连接在所述套环本体51外周两侧的透气条52,所述套环本体51和透气条52的表面设置有粘贴胶布的毛面,所述透气条52上设置有透气微孔;所述流食注射套管3的外周设置有标签条3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鼻饲管设置有标签条,可以进行写字或图案与输液管进行区分,防止弄错管子,并且端部设置有出口球管,可以有效防止有棱角的鼻饲管端部对食道和胃粘膜造成擦划伤,另外还可以从药液注射套管通过设置有出液孔的鼻饲外管向食道和胃粘膜中注射杀菌药物,进一步防止细菌感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药液注射套管和流食注射套管,如图1所示,所述药液注射套管2的入口处连接有第一密封盖22,所述流食注射套管3的入口处连接有第二密封盖31。

本实施例鼻饲管装置具体使用方式如下:首先将出口球管塞入鼻子中直至胃部,然后通过流食注射套管和鼻饲内管向胃中注射空气,同时听取胃中是否有冒泡的声音,若有则说明出口球管在胃中。然后通过药液注射套管和鼻饲外管、出液孔向食道和胃壁上注射杀菌药物,例如青霉素溶液等,接着将套环本体沿着鼻饲外管捋到上嘴唇沟处,然后粘贴上胶带即可进行注射流食,流食温度优选在38-42℃左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突出条,如图1所示,所述突触条41的自由端部设置有球形颗粒42,所述出口球管4和突触条41的材料为软质硅胶,球形颗粒和突触条有助于帮助胃液与流食快速分散后混合,并且还可以防止颗粒物堵塞出口球管的出口。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鼻饲装置的材料,所述鼻饲管1为软质硅胶,所述药液注射套管2和流食注射套管3为硬质塑料,例如PVC。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鼻饲外管与内管的尺寸,所述鼻饲外管12的内径比所述鼻饲内管11的外径大1-1.5mm。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