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禁食患者专用镀银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3703发布日期:2019-10-08 20:57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禁食患者专用镀银胃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胃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禁食患者专用镀银胃管。



背景技术: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脱出,导致误吸,留置胃管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禁食患儿胃肠减压,用于不能经口进食留置胃管鼻饲,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目前,现有的儿童胃管在使用时经常因胃管上附着病菌导致患儿肠道感染,并引发肠炎,使得患儿的营养吸收能力降低,停止输送营养液时,通常需要将胃管拔除,便于患者呼吸,操作较为繁琐,不便于患者的使用,同时胃管在使用时不便于固定在鼻腔,通常需要利用医用胶带粘接在患者的脸部,费时费力,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禁食患者专用镀银胃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禁食患者专用镀银胃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禁食患者专用胃管不便于使用和不便于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禁食患者专用镀银胃管,包括胃管本体,所述胃管本体的外表面设有镀银层,所述镀银层上设有刻度线,所述胃管本体的顶端外表面紧密粘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所述胃管本体的一端紧密粘接有皮塞,所述胃管本体靠近所述连接绳一端的外表面紧密粘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两侧分别设有转动管和连接管,且所述转动管和所述连接管均贯穿所述套管与所述胃管本体内部连通,所述转动管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出所述转动管的一端紧密粘接有旋钮,所述转轴伸入所述套管的一端紧密粘接有圆形球壳,所述圆形球壳上设有通孔,所述圆形球壳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设有透气管。

优选的,位于所述胃管本体底端管口位置处设有球形塞,且所述球形塞与所述胃管本体管口内壁紧密粘接,所述球形塞上设有出液口,且所述出液口贯穿所述球形塞与所述胃管本体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透气管伸入所述连接管内,且所述圆形球壳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动管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圆形球壳,且所述透气管贯穿所述圆形球壳与所述通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胃管本体位于所述套管的下方设有固定椎管,所述固定椎管与所述胃管本体的外表面紧密粘接,所述固定椎管内设有固定环,且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胃管本体套接配合,所述固定环外表面一侧紧密粘接有鼻扣。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呈圆台状,且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固定椎管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镀银层的厚度设为0.5-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禁食患者专用镀银胃管,在胃管本体设有镀银层,银具有光谱的抗菌活性,能抑制细菌滋生,防止引发肠胃炎等症状,同时通过转动旋钮,套管内的圆心球壳能将胃管本体输液端封闭,在其一侧透气管仍处于开口状态,便于患儿呼吸,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2.该禁食患者专用镀银胃管通过,在胃管本体上设置的固定椎管3塞入患儿的鼻腔内,同时将固定环插接在固定椎管内,并使得鼻扣扣入患儿的另一侧鼻腔内进行固定,使用方便,避免使用胶带进行胃管本体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胃管本体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环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胃管本体;11、镀银层;111、刻度线;12、连接绳;121、皮塞;13、球形塞;131、出液口;2、套管;21、转动管;22、连接管;23、转轴;231、旋钮;24、圆形球壳;241、通孔;242、透气管;3、固定椎管;31、固定环;311、鼻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禁食患者专用镀银胃管,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胃管本体1,胃管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镀银层11,镀银层11上设有刻度线111,胃管本体1的顶端外表面紧密粘接有连接绳12,连接绳12远离胃管本体1的一端紧密粘接有皮塞121,胃管本体1靠近连接绳12一端的外表面紧密粘接有套管2,套管2的两侧分别设有转动管21和连接管22,且转动管21和连接管22均贯穿套管2与胃管本体1内部连通,转动管21内设有转轴23,转轴23穿出转动管21的一端紧密粘接有旋钮231,转轴23伸入套管2的一端紧密粘接有圆形球壳24,圆形球壳24上设有通孔241,圆形球壳24远离转轴23的一侧设有透气管242。

本实施例中,胃管本体1整体采用硅胶材质,该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性,且质地较软,成本较低等优点,延长胃管本体1的使用寿命,同时能防止胃管本体1插入时刮伤患儿食道。

进一步的,皮塞121与胃管本体1的管口插接配合,皮塞121采用橡胶材质,该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性,且密封性好,成本较低等优点,延长皮塞121的使用寿命。

除此之外,位于胃管本体1底端管口位置处设有球形塞13,且球形塞13与胃管本体1管口内壁紧密粘接,球形塞13上设有出液口131,且出液口131贯穿球形塞13与胃管本体1内部连通,球形塞13表面较为光滑,能防止刮伤患儿的食道。

具体的,套管2整体采用PP(聚丙烯)材质,该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性,且结构稳固,成本较低等优点,延长套管2的使用寿命。

值得说明的是,透气管242伸入连接管22内,且圆形球壳24通过转轴23与转动管21转动连接,便于转动旋钮调节胃管本体1的闭合。

具体的,通孔241贯穿圆形球壳24,且透气管242贯穿圆形球壳24与通孔241连通,便于利用透气管242便于患儿呼吸。

进一步的,镀银层11的厚度设为0.5-1mm,本实施例中镀银层11的厚度优选为0.5mm。

本实施例中,将胃管本体1从患儿的鼻腔插入食道,胃管本体1的顶端管口与营养液瓶进行连接,营养液通过胃管本体1进入患儿的食道,进食完毕后,利用旋钮231转动转轴23,同时圆形球壳24也随之转动,当圆形球壳24上的通孔241与胃管本体1的管道通口位置相错时,胃管本体1输送营养液的一端闭合,由于透气管242与圆形球壳24内部连通,使得透气管242仍能便于患儿的呼吸,胃管本体1外表面的镀银层11具有光谱的抗菌活性,镀银层11能降低细菌粘附在体外和阻止生物膜的形成,防止引起患儿的肠炎等症状,胃管本体1底端设置的球形塞13表面光滑,能防止刮伤患儿的食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禁食患者专用胃管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为了便于胃管本体的固定,本发明人员对胃管本体1的结构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胃管本体1位于套管2的下方设有固定椎管3,固定椎管3与胃管本体1的外表面紧密粘接,固定椎管3内设有固定环31,且固定环31与胃管本体1套接配合,固定环31外表面一侧紧密粘接有鼻扣311。

本实施例中,固定椎管3整体采用硅胶材质,该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性,且质地柔软,成本较低等优点,延长固定椎管3的使用寿命,提高患儿佩戴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固定环31整体采用PP(聚丙烯)材质,该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性,且结构稳固,成本较低等优点,延长固定环31的使用寿命,便于胃管本体1的固定。

除此之外,固定环31呈圆台状,且固定环31与固定椎管3插接配合,便于胃管本体1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胃管本体1插入患儿的食道后,将固定椎管3塞入患儿的鼻腔内,同时将固定环31与固定椎管3插接配合,将固定椎管3固定在患儿的鼻腔内,并利用鼻扣311夹住患儿的另一鼻腔,以此便能将胃管本体1进行固定,避免采用医用胶带粘接胃管本体1进行固定,操作简便,解决禁食患者专用胃管不便于固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禁食患者专用镀银胃管在使用时,将胃管本体1从患儿的鼻腔插入食道,胃管本体1的顶端管口与营养液瓶进行连接,营养液通过胃管本体1进入患儿的食道,进食完毕后,利用旋钮231转动转轴23,同时圆形球壳24也随之转动,当圆形球壳24上的通孔241与胃管本体1的管道通口位置相错时,胃管本体1输送营养液的一端闭合,由于透气管242与圆形球壳24内部连通,使得透气管242仍能便于患儿的呼吸,胃管本体1外表面的镀银层11具有光谱的抗菌活性,镀银层11能降低细菌粘附在体外和阻止生物膜的形成,防止引起患儿的肠炎等症状,胃管本体1底端设置的球形塞13表面光滑,能防止刮伤患儿的食道,胃管本体1插入患儿的食道后,将固定椎管3塞入患儿的鼻腔内,同时将固定环31与固定椎管3插接配合,将固定椎管3固定在患儿的鼻腔内,并利用鼻扣311夹住患儿的另一鼻腔,以此便能将胃管本体1进行固定,避免采用医用胶带粘接胃管本体1进行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禁食患者专用胃管不便于使用和不便于固定的问题,便于普及和推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