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安全开关的医用外固定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9042发布日期:2019-07-03 03:3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安全开关的医用外固定夹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安全开关的医用外固定夹板。



背景技术:

医用外固定夹板主要用于开胸等手术后病人的胸骨固定,以减轻病人创口疼痛,缩短创口愈合周期,降低创口感染几率。现有技术往往通过添加锁定开关实现夹板的锁定,由于创口的面积较大,病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发生误触的情况,会导致锁定开关的误打开,从而影响夹板的固定,对创口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安全开关的医用外固定夹板,添加了安全开关,可防止使用过程中因误触调节锁定开关造成对创口的伤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安全开关的医用外固定夹板,包括两块夹板及两块夹板间的调节绳组件,所述调节绳组件包括调节绳及第一调节绳安装座、第二调节绳安装座,所述第一调节绳安装座固定在其中一块夹板上,第二调节绳安装座固定在另一块夹板上,第一调节绳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安装有限制调节绳活动的调节锁定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锁定开关一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调节绳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安装有安全开关及将安全开关压向调节锁定开关的弹簧,在调节锁定开关处于锁定状态下,所述安全开关位于限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绳为串珠绳,包括绳子及穿设在绳子上的串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绳安装座、第二调节绳安装座上对应设置有供串珠绳穿过的穿孔组,所述穿孔组包括至少三个穿孔,串珠绳交替穿梭在第一调节绳安装座的穿孔组与第二调节绳安装座上的穿孔组中。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锁定开关为T型结构,所述T型结构的下端铰接于第一凹槽内部,T型结构的中部设置有异形孔,所述异形孔由一圆孔及圆孔一侧向外部延伸的小孔组成,所述圆孔的孔径大于串珠的直径,小孔的孔径小于串珠的直径,在调节锁定开关处于锁定状态下,小孔处于调节绳的穿梭路径上;在调节锁定开关处于解锁状态下,圆孔处于调节绳的穿梭路径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内还设置有一套杆,所述安全开关的下部与弹簧依次套设在所述套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调节锁定开关的一侧加装有安全开关和弹簧,弹簧给安全开关施加一个压向调节锁定开关的力,当调节锁定开关处于锁定状态时,安全开关正好卡在调节锁定开关的限位槽内,限制其运动,实现了调节锁定开关的防误触,避免了对创口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夹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调节绳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锁定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全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锁定开关、安全开关与第一调节绳安装座配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锁定开关、安全开关与第一调节绳安装座俯视图。

图8为图7锁定状态下的A-A剖视图。

图9为对应图7的解锁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0为图7的B-B剖视图。

图11为第一调节绳安装座的穿孔正面图。

图12为第一调节绳安装座的穿孔背面图。

图13为第二调节绳安装座的穿孔正面图。

图14为第二调节绳安装座的穿孔背面图。

图中:1-夹板;11-安装槽;12-长条形固定槽;2-调节绳;31-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1-第一凹槽;312-第二凹槽;32-第二调节绳安装座;4-调节锁定开关;41-限位槽;42-铰接孔;43-异形孔;5-安全开关;51-通孔;6-铰接柱;7-套杆;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安全开关的医用外固定夹板,包括两块夹板1及两块夹板间的调节绳组件,所述调节绳组件包括调节绳2及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第二调节绳安装座32,调节绳2为串珠绳,包括绳子及穿设在绳子上的串珠。所述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固定在其中一块夹板1上,第二调节绳安装座32固定在另一块夹板1上,具体的,所述两块夹板相互对称,请参照图2,以右侧的夹板为例,夹板1上设置有形状与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相契合的安装槽11实现固定,同理,左侧的夹板上设置有形状与第二调节绳安装座相契合的安装槽实现固定。调节绳交替穿梭在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第二调节绳安装座32中,类似于绑鞋带的穿法,进而通过调节绳2的拉伸或放松调整两块夹板1的相对距离。值得一提的是,夹板1的外侧还设置有长条形固定槽12,使用时,将两块夹板放置在胸口的创口两侧,将绷带的一端固定在其中夹板的长条形固定槽12上,绷带的本体绕过患者的后背后将绷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块夹板的长条形固定槽12上便可实现胸骨的固定。

为了实现对两块夹板的相对距离固定,只需要对调节绳进行锁定即可,如图3所示,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311,第一凹槽311内安装有限制调节绳2活动的调节锁定开关4。但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发生误触的情况,会导致调节锁定开关4的误打开,从而影响夹板的固定,对创口造成二次伤害,有基于此,所述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上设置有第二凹槽31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在所述调节锁定开关4一侧设置有限位槽41,第二凹槽41内安装有安全开关5及将安全开关5压向调节锁定开关的弹簧,在调节锁定开关4处于锁定状态下,所述安全开关5位于限位槽41内,可限制调节锁定开关的运动,防止其因被误触而打开。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及调节锁定开关4、安全开关5的安装请参照图6。

调节锁定开关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图4,所述调节锁定开关4为T型结构,T型结构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槽41,所述T型结构4的下端设置有铰接孔42,铰接于第一凹槽311内部,T型结构4可绕铰接点摆动。T型结构的中部设置有异形孔43,所述异形孔43由一圆孔及圆孔一侧向外部延伸的小孔组成,所述圆孔的孔径大于串珠的直径,小孔的孔径小于串珠的直径,随着T型结构4的摆动,圆孔及小孔交替出现在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上调节绳的穿梭路径上,请参照图7和图8,当在调节锁定开关4处于锁定状态下,小孔处于调节绳的穿梭路径上,小孔卡在相邻两颗串珠之间,锁定住调节绳的运动;请参照图9,在调节锁定开关处于解锁状态下,圆孔处于调节绳的穿梭路径上,串珠得以在圆孔内运动,调节绳可自由活动。所述第一凹槽311的底部设置有铰接柱6,其中铰接孔42铰接于所述铰接柱6上。

安全开关5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图5,上端为形状与限位槽41相契合的凸部,下端设置有穿孔51。穿孔51套设在一套杆上,因此安全开关受到弹簧的力,可沿套杆向调节锁定开关4运动。具体请参照图7和图10,穿孔51套设在套杆7上,套杆上还套设有弹簧8,弹簧8的一端抵在安全开关上远离调节锁定开关的一面,另一端抵在夹板1的安装槽11内侧面,时刻为安全开关5提供一个压向调节锁定开关的力。

以下对调节绳安装座与调节绳的配合进一步介绍,所述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第二调节绳安装座32上对应设置有供串珠绳穿过的穿孔组,所述穿孔组包括至少三个穿孔,串珠绳交替穿梭在第一调节绳安装座的穿孔组与第二调节绳安装座上的穿孔组中。具体的,与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和图12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设置有5个穿孔,分别即为第一穿孔61、第二穿孔62、第三穿孔63、第四穿孔64和第五穿孔65,其中第一穿孔61的旁边还设置有串珠固定孔位66,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的背面,第四穿孔64和第二穿孔62相通,第三穿孔63和第五穿孔65相通。同理,请参照图13和图14,第二调节绳安装座32设置有5个穿孔,分别即为第一穿孔71、第二穿孔72、第三穿孔73、第四穿孔74和第五穿孔75,其中第三穿孔73的旁边还设置有串珠固定孔位76,第二调节绳安装座32的背面,第四穿孔74和第五穿孔75相通,第一穿孔71和第二穿孔72相通。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和第二调节绳安装座32相对设置,穿孔一一对应,即第一穿孔61对应第一穿孔71,第五穿孔65对应第五穿孔75。

调节绳的第一端由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正面的第四穿孔64穿入,在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的背面,调节绳的第一端由第四穿孔64通入第二穿孔62,再由第二穿孔62的正面穿出,然后由第二调节绳安装座32正面的的第二穿孔72穿入。在第二调节绳安装座32的背面,调节绳的第一端由第二穿孔72通入第一穿孔71,再由第一穿孔71的正面穿出,之后穿入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的第一穿孔61内,并在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的背面,调节绳末端的串珠卡在串珠固定孔位66内,实现固定,调节绳的第二端由第二调节绳安装座32正面的第四穿孔74穿入,在第二调节绳安装座32的背面,调节绳的第一端由第四穿孔74通入第五穿孔75,再由第五穿孔75的正面穿出,然后由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正面的的第五穿孔65穿入。在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的背面,调节绳的第二端由第五穿孔65通入第三穿孔63,再由第三穿孔63的正面穿出,之后穿入第二调节绳安装座32的第三穿孔73内,并在第二调节绳安装座32的背面,调节绳末端的串珠卡在串珠固定孔位76内,实现固定,随着调节绳的拉紧与放松,便可实现两个调节绳安装座间距的调整。配合调节锁定开关4,当异形孔43的小孔卡在第一调节绳安装座31的第二穿孔内相邻两颗串珠之间时,调节绳被限制,不能自由穿梭,从而实现两块夹板的相对固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