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防护型呼吸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5224发布日期:2019-08-16 22:2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主动防护型呼吸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管,尤其是一种主动防护型呼吸连接管,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病人自主呼吸通气量常不足,在转运过程中必须给于呼吸支持,以避免通气量不足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目前转运病人时常使用转运呼吸机或简易呼吸球囊做呼吸支持,转运呼吸机虽然呼吸支持时供气频率和潮气量精准,但价格昂贵使用较少;简易呼吸球囊由人工控制,供气不够精准,但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应用极广。

无论是转运呼吸机或简易呼吸球囊做呼吸支持时,供气口和气管插管间均存在污染现象,即,患者呼出气体经单回路排出体外污染了呼吸接口。故,转运呼吸机或简易呼吸球囊理论上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但由于转运呼吸机或简易呼吸球囊使用极为频繁,价格相对也较为昂贵,目前临床上基本达不到消毒要求。

同时,患者呼出的气体直接排放在大气中,普通病人影响不大,但在呼吸性传染病患者中,如非典、肺结核患者,由于病菌播散污染周围环境,对医护人员及邻居患者均极为不利,可能导致交叉感染。我们需要一种在呼吸道疾病患者呼吸支持转运中,也能防止病菌播散,避免交叉感染的呼吸连接管。

临床需要一种与转运呼吸机或简易呼吸球囊匹配的呼吸管路,价格低廉,一人一用一弃置,从源头上避免患者呼出气体污染转运呼吸机或简易呼吸球囊,使转运呼吸机或简易呼吸球囊在更换管路后能高频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主动防护型呼吸连接管,其结构紧凑,能实现单向呼吸的供气连接,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动防护型呼吸连接管,包括呼吸连接管、设置于呼吸连接管上的单向排气管以及与所述呼吸连接管适配连接的定位连接管,单向排气管与呼吸连接管相连通;

在所述定位连接管的头端设置能根据气流方向控制开关状态的气流开关,定位连接管头端的气流开关嵌置在呼吸连接管内;气体从定位连接管流向呼吸连接管时,气流开关能处于打开状态,气体从呼吸连接管流向定位连接管时,气流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气流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进入定位连接管内的气体通过气流开关能流向进入呼吸连接管内,且通过气流开关能阻断单向排气管与呼吸连接管之间的连通状态,以使得气体从呼吸连接管流出;

气流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通过气流开关能阻挡进入呼吸连接管内的气体流向进入定位连接管内,以使得流入呼吸连接管的气体从单向排气管排出。

所述气流开关包括若干设置于所述定位连接管头部的开关膜片,开关膜片在定位连接管上呈锥形,开关膜片的尖端伸入呼吸连接管内;沿定位连接管指向呼吸连接管方向流动的气体进入定位连接管后能推开开关膜片,以使得气流开关处于打开状态。

所述定位连接管的尾端设置螺纹连接管,所述螺纹连接管的一端与定位连接管固定连接,螺纹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连接头。

在所述定位连接管上设置定位连接管第一定位台阶以及定位连接管第二定位台阶,在呼吸连接管内设置与定位连接管第二定位台阶适配的呼吸连接管定位台阶,且在呼吸连接管内还设置密封定位台阶;

定位连接管的头端伸入呼吸连接管时,呼吸连接管的尾端与定位连接管第一定位台阶对准定位,且呼吸连接管定位台阶与定位连接管第二定位台阶对准定位;气流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气流开关与密封定位台阶配合,能阻挡单向排气管与呼吸连接管之间的连通状态。

在所述呼吸连接管的外壁上凹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呼吸连接管定位台阶与密封定位台阶之间。

所述定位连接管嵌置在呼吸连接管内后,定位连接管与呼吸连接管呈同轴分布。

在所述单向排气管内还设有能对排出的气体进行杀菌净化的气体杀菌净化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所述定位连接管的头端设置能根据气流方向控制开关状态的气流开关,定位连接管头端的气流开关嵌置在呼吸连接管内;气体从定位连接管流向呼吸连接管时,气流开关能处于打开状态,气体从呼吸连接管流向定位连接管时,气流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在定位连接管与呼吸连接管连接配合后,能实现对气流的单向控制,从而避免通过呼吸连接管进入的气体对定位连接管以及螺纹连接管的污染,满足多次使用的需求,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流开关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流开关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连接管与螺纹连接管连接配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呼吸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螺纹连接管、2-定位连接管、3-连接头、4-单向排气管、5-开关膜片、6-呼吸连接管、7-定位连接管第一定位台阶、8-定位连接管第二定位台阶、9-呼吸连接管定位台阶、10-密封定位台阶以及11-定位槽与12-定位连接管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了能实现单向呼吸的供气连接,本实用新型包括呼吸连接管6、设置于呼吸连接管6上的单向排气管4以及与所述呼吸连接管6适配连接的定位连接管2,单向排气管4与呼吸连接管6相连通;

在所述定位连接管2的头端设置能根据气流方向控制开关状态的气流开关,定位连接管2头端的气流开关嵌置在呼吸连接管6内;气体从定位连接管2流向呼吸连接管6时,气流开关能处于打开状态,气体从呼吸连接管6流向定位连接管2时,气流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气流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进入定位连接管2内的气体通过气流开关能流向进入呼吸连接管6内,且通过气流开关能阻断单向排气管4与呼吸连接管6之间的连通状态,以使得气体从呼吸连接管6流出;

气流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通过气流开关能阻挡进入呼吸连接管6内的气体流向进入定位连接管2内,以使得流入呼吸连接管6的气体从单向排气管4排出。

具体地,定位连接管2、呼吸连接管6以及单向排气管4均需采用符合医用标准的材料制成,定位连接管2的头端设置气流开关,气流开关置于呼吸连接管6内,所述气流开关的开关状态由气流方向控制。所述定位连接管2的尾端设置螺纹连接管1,所述螺纹连接管1的一端与定位连接管2固定连接,螺纹连接管1的另一端设置连接头3,螺纹连接管1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结构形式,通过螺纹连接管1以及连接头3能方便与外部的气源连接,连接头3的具体形式与外部气源的形式适配,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定位连接管2嵌置在呼吸连接管6内后,定位连接管2与呼吸连接管6呈同轴分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连接管2的头端嵌置在呼吸连接管6内后,定位连接管2与呼吸连接管6之间保持固定。当有气体从定位连接管2流向呼吸连接管6时,气流开关能处于打开状态,即气体的流向为定位连接管2指向呼吸连接管6时,流动的气体能使得气流开关处于打开状态;而当气体从呼吸连接管6流向定位连接管2时,气流开关能处于关闭状态,即气体的流向为从呼吸连接管6指向定位连接管2时,气流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气流开关能阻止气体从呼吸连接管6流向定位连接管2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流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通过螺纹连接管1引入的外部气体通过定位连接管2后进入呼吸连接管6内,满足呼吸支持的需求;同时,气流开关阻断单向排气管4后,气体不会通过单向排气管4排出,保证气体的供给量。

当气流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能阻挡进入呼吸连接管6内的气体进入定位连接管2内,且处于关闭状态的气流开关也不会阻挡单向排气管4与呼吸连接管6之间的连通,即进入呼吸连接管6内的气体在无法进入定位连接管2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单向排气管4排出,避免在呼吸连接管6内聚集。此外,在单向排气管4内可以设置单向阀,在设置单向阀后,单向排气管4与呼吸连接管6连通的情况下,外部的气体无法单向排气管4进入呼吸连接管6内,只允许呼吸连接管6内的气体通过单向排气管4内单向阀后排出,进一步提高呼吸连接管6、单向排气管4等使用中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气流开关能控制气体的流向,即外部气体只能通过定位连接管2、气流开关以及呼吸连接管6后进行呼吸支持,在呼吸支持过程中,气体无法通过呼吸连接管6进入定位连接管2内,从而避免通过呼吸连接管6进入的气体对定位连接管2以及螺纹连接管1的污染,满足多次使用的需求,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开关包括若干设置于所述定位连接管2头部的开关膜片5,多片的开关膜片5在定位连接管2上呈锥形,开关膜片5的尖端伸入呼吸连接管6内;沿定位连接管2指向呼吸连接管6方向流动的气体进入定位连接管2后能推开开关膜片5,以使得气流开关处于打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关膜片5可以呈多片状,开关膜片5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开关膜片5可以采用薄膜等医用材料制成,一般情况下,多个开关膜片5之间呈相互靠近,即呈关闭状态。多片的开关膜片5在定位连接管2头端呈锥形,即开关膜片5在定位连接管2的头端与定位连接管2的形状相适应,定位连接管2的头端设置若干定位连接管出气孔12,所述定位连接管出气孔12贯通定位连接管2,定位连接管2的气体通过定位连接管出气孔12流出定位连接管2外,当开关膜片5处于打开时,则气体能流入呼吸连接管6内。此外,当气流从呼吸连接管6流向定位连接管2时,利用定位连接管2的头部能实现对开关膜片5进行支撑,开关膜片5贴合在定位连接管2的头端并封闭连接管出气孔12,使得气流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锥形的锥底指向锥顶的方向与定位连接管2指向呼吸连接管6的方向相一致,从而使得进入定位连接管2内的气体能推开开关膜片5,满足气流通过定位连接管2进入呼吸连接管6内。而沿呼吸连接管6指向定位连接管2方向的气体,在流动时,会使得多片开关膜片5向锥底方向靠近,开关膜片5贴在定位连接管2的头部,开关膜片5之间与定位连接管2的头部配合形成关闭状态阻断呼吸连接管6内的气体流向定位连接管2内。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所述定位连接管2上设置定位连接管第一定位台阶7以及定位连接管第二定位台阶8,在呼吸连接管6内设置与定位连接管第二定位台阶8适配的呼吸连接管定位台阶9,且在呼吸连接管6内还设置密封定位台阶10;

定位连接管2的头端伸入呼吸连接管6时,呼吸连接管6的尾端与定位连接管第一定位台阶7对准定位,且呼吸连接管定位台阶9与定位连接管第二定位台阶8对准定位;气流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气流开关与密封定位台阶10配合,能阻挡单向排气管4与呼吸连接管6之间的连通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实现定位连接管2与呼吸连接管6之间的连接配合,在定位连接管2的外壁上设置定位连接管第一定位台阶7以及定位连接管第二定位台阶8,定位连接管第二定位台阶8位于定位连接管第一定位台阶7与开关膜片5之间,定位连接管第一定位台阶7跟邻近定位连接管2的尾端,定位连接管第一定位台阶7的外径大于定位连接管第一定位台阶8的外径。

在呼吸连接管6内设置呼吸连接管定位台阶9,当定位连接管2的头端嵌置在呼吸连接管6内时,呼吸连接管6的尾端能与定位连接管第一定位台阶7对准,呼吸连接管6的内径与定位连接管2相应的外径适配,呼吸连接管定位台阶9能与定位连接管第二定位台阶8对准。

在定位连接管2与呼吸连接管6通过上述定位台阶定位对组配合后,在正常通气情况下,能保证气密性要求。当开关膜片5之间处于打开状态时,利用开关膜片5与密封定位台阶10的接触,能阻断单向排气管4与呼吸连接管6之间的连通状态,即开关膜片5与密封定位台阶10接触后,气流无法通过单向排气管4排出,只能通过呼吸连接管6进行气体排出。

此外,在所述呼吸连接管6的外壁上凹设有定位槽11,所述定位槽11位于呼吸连接管定位台阶9与密封定位台阶10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利用定位槽11能减轻呼吸连接管6的重量,还能实现定位、握持等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所述单向排气管4内还设有能对排出的气体进行杀菌净化的气体杀菌净化机构。其中,气体杀菌净化机构可以采用过滤纸、过滤膜等能对气体进行净化的形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当气体需要通过单向排气管4排出时,需要先经过气体杀菌净化机构进行杀菌净化,经过杀菌净化后的气体排出后,能避免呼吸时对周围气体的污染。当然,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将单向排气管4排出的气体送入净化液内,即通过净化液净化后排出,净化液可以采用生理盐水,纯净水等形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