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耳道异物夹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5976发布日期:2019-07-19 22:3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耳道异物夹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道护理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外耳道异物夹取装置。



背景技术:

外耳道是人体耳部的一部分,外耳道内会分泌油脂等污物,如不及时清理,容易堵塞耳道,影响耳朵听力,甚至严重的会损坏听力,在清理外耳道异物时,一般使用镊子等工具进行辅助清理。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外耳道异物夹取时,常常需要借助药物光线等,现有的传统的镊子不能很好的与之配合,并且镊子末端不贴合耳道且过于尖锐容易刺激耳道。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外耳道异物夹取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耳道异物夹取装置,以解决外耳道异物夹取时,常常需要借助药物光线等,现有的传统的镊子不能很好的与之配合,并且镊子末端不贴合耳道且过于尖锐容易刺激耳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外耳道异物夹取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外耳道异物夹取装置,包括夹取镊子,铰链把手,注液槽,一次性橡胶垫圈和小型聚光透镜;所述夹取镊子的尾端安装有铰链把手;所述夹取镊子左侧镊柄上端内部安装有注液槽,且注液槽贯穿镊柄上端延伸到夹取镊子尖端末端;所述夹取镊子末端设有卡槽,且夹取镊子镊柄末端通过卡槽固定柄连接一次性橡胶垫圈;所述夹取镊子右侧镊柄下端内部安装有聚光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夹取镊子采用弧形结构,且上端镊柄的内侧与下端镊柄外侧相贴合;所述夹取镊子。

进一步的,所述铰链把手共分为两部分:铰链和橡胶空心球型把手;所述橡胶空心球型把手包裹整个铰链的四分之三。

进一步的,所述注液槽顶端注液口口径为0.9cm,尾端出口直径为0.16cm,所述注液槽内部通道整体呈漏斗型。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性橡胶垫圈呈倒三角形型,内壁与夹取镊子外壁相吻合,且橡胶垫圈对应夹取镊子镊柄卡槽处设有半球型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小型聚光透镜的焦点位于夹取镊子尖端末端的延长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夹取镊子和铰链把手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传统的镊子末端不贴合耳道且过于尖锐容易刺激耳道的问题,通过弧形结构的夹取镊子的设计,能够使夹取镊子更加贴合耳道,从而在使用时保证不会过度刺激耳道,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铰链把手两部分的设计,在保证活动性的同时,便于镊子的握持,并且橡胶材质具有弹性对铰链活动影响较低,同时铰链支持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范围更广。

注液槽,一次性橡胶垫圈和小型聚光透镜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传统的镊子不能很好的与药物光线配合,并且镊子末端不贴合耳道且过于尖锐容易刺激耳道的问题,通过注液槽的设计,便于双氧水等耳垢软化药剂从镊柄沿内侧进入耳道中,为液体药剂的流入提供轨道,同时也保证了在药品滴入时,镊子本体的使用不受干涉,更好的实现了与药剂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一次性橡胶垫圈的设计,进一步加强了夹取镊子对耳道内侧的贴合,在夹取镊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耳道的保护,同时半球型凸起的设计,使一次性橡胶垫圈与夹取镊子结合更稳固;通过小型聚光透镜可以对医疗照明器械进行配合,通过小型聚光透镜可以使光线更容易射入到耳道当中,使耳道内部空间更容易观察,提高了异物夹取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取镊子镊柄尾端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夹取镊子,2-铰链把手,3-注液槽,4-一次性橡胶垫圈,5-小型聚光透镜,201-铰链,202-橡胶空心球型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耳道异物夹取装置,包括夹取镊子1,铰链把手2,注液槽3,一次性橡胶垫圈4和小型聚光透镜5;所述夹取镊子1的尾端安装有铰链把手2;所述夹取镊子1左侧镊柄上端内部安装有注液槽3,且注液槽3贯穿镊柄上端延伸到夹取镊子1尖端末端;所述夹取镊子1末端设有卡槽,且夹取镊子1镊柄末端通过卡槽固定柄连接一次性橡胶垫圈4;所述夹取镊子1右侧镊柄下端内部安装有聚光透镜5。

其中,所述夹取镊子1采用弧形结构,且上端镊柄的内侧与下端镊柄外侧相贴合;所述夹取镊子1,通过弧形结构的夹取镊子1的设计,能够使夹取镊子1更加贴合耳道,从而在使用时保证不会过度刺激耳道,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其中,所述铰链把手2共分为两部分:铰链201和橡胶空心球型把手202;所述橡胶空心球型把手202包裹整个铰链201的四分之三,铰链把手2两部分的设计,在保证活动性的同时,便于镊子的握持,并且橡胶材质具有弹性对铰链201活动影响较低,同时铰链支持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范围更广。

其中,所述注液槽3顶端注液口口径为0.9cm,尾端出口直径为0.16cm,所述注液槽3内部通道整体呈漏斗型,通过注液槽3的设计,便于双氧水等耳垢软化药剂从镊柄沿内侧进入耳道中,为液体药剂的流入提供轨道,同时也保证了在药品滴入时,镊子本体的使用不受干涉,更好的实现了与药剂之间的相互配合。

其中,所述一次性橡胶垫圈4呈倒三角形型,内壁与夹取镊子1外壁相吻合,且橡胶垫圈4对应夹取镊子1镊柄卡槽处设有半球型凸起,通过一次性橡胶垫圈4的设计,进一步加强了夹取镊子1对耳道内侧的贴合,在夹取镊子1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耳道的保护,同时半球型凸起的设计,使一次性橡胶垫圈4与夹取镊子1结合更稳固。

其中,所述小型聚光透镜5的焦点位于夹取镊子1尖端末端的延长线上,通过小型聚光透镜5可以对医疗照明器械进行配合,通过小型聚光透镜5可以使光线更容易射入到耳道当中,使耳道内部空间更容易观察,提高了异物夹取的效率。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弧形结构的夹取镊子1的设计,能够使夹取镊子1更加贴合耳道,从而在使用时保证不会过度刺激耳道,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铰链把手2两部分的设计,在保证活动性的同时,便于镊子的握持,并且橡胶材质具有弹性对铰链201活动影响较低,同时铰链支持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范围更广;通过注液槽3的设计,便于双氧水等耳垢软化药剂从镊柄沿内侧进入耳道中,为液体药剂的流入提供轨道,同时也保证了在药品滴入时,镊子本体的使用不受干涉,更好的实现了与药剂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一次性橡胶垫圈4的设计,进一步加强了夹取镊子1对耳道内侧的贴合,在夹取镊子1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耳道的保护,同时半球型凸起的设计,使一次性橡胶垫圈4与夹取镊子1结合更稳固;通过小型聚光透镜5可以对医疗照明器械进行配合,通过小型聚光透镜5可以使光线更容易射入到耳道当中,使耳道内部空间更容易观察,提高了异物夹取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