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股骨头假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2502发布日期:2019-08-31 01:25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极股骨头假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股骨头假体,特别是一种双极股骨头假体。



背景技术:

假体,在医学上成为修复体,是一种替代人体某个肢体、器官组织的医疗器械。人造髋关节,是人造关节的一种,仿照人体髋关节的结构,从大腿骨上端插进金属杆,杆顶部有一个金属球,代替股骨顶部,在髋臼窝内固定一个髋臼假体,金属球就能嵌在髋臼窝内。人体的骨盆和大腿经髋关节连接,髋关节一旦受损,会给人们生活造成严重不便。髋关节假体,也称人工髋关节,人工髋关节假体仿照人体髋关节的结构,将假体炳部插入股骨髓腔内,利用头部与关节臼或者假体金属杯形成旋转,实现股骨的屈伸和运动,人造髋关节是髋关节因关节炎等病因受损时的替代品,是一种人造模型,主要成分有钛金和钴铬合金等特种金属,以及陶瓷、高分子材料等特种材料,人造髋关节被移植到人体上后,绝不允许产生副作用和腐蚀,要求具有高强耐久性,是一种高科技的精密医疗产品。

当前,髋关节置换以全髋关节置换为主,即无论股骨侧还是髋臼侧都需要置换为假体,有些患者髋臼部位的软骨完好,未发生病变现象,仅股骨头出现病变和软骨缺损,实际上并不需要对髋臼进行置换,如果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会增加髋臼的截骨量,不利于将来的翻修。如果单纯使股骨头假体在未处理的髋臼内运动,容易造成髋臼的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双极股骨头假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通过第一假体与内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能够减小第一假体与髋臼窝之间的摩擦,延长了髋臼窝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克服在髋关节置换时需要对全髋关节进行置换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第一假体和第二假体的球心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为偏心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极股骨头假体,包括:

第一假体,其为半球形结构,一端具有开口,且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其中,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下部平行开设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

内衬,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并且所述内衬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内衬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能够与所述第一环槽卡合固定;

卡环,其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能够与所述第二环槽卡合固定;

第二假体,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并且所述第二假体具有第三容纳腔用于与股骨炳假体相匹配固定;

其中,当所述第二假体嵌入到所述第二容纳腔中,所述卡环用于将所述第二假体固定在所述内衬中。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假体包括球体和连接体,内表面为圆台形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假体内表面由上到下依次包括:

第一弧形面;以及

第一锥形面,其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面;

其中,所述第一环槽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面底端,并且在所述第一环槽上设置有三个竖状凸起;

第二环槽,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环槽一侧。

优选的是,所述竖状凸起等间距平行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内衬内部具有第二容纳腔,并且所述内衬内表面为半球形结构,外表面包括设置在顶部的第二弧形面和与其连接的第二锥形面。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环形凸起设置在所述内衬的锥形面上,并且在所述锥形面上设置有多个竖槽;

其中,所述竖槽能够与所述竖状凸起配合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假体和所述第二假体均为合金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卡环为高分子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益效果:

由于小头假体与大头假体的偏心结构,当患者做小角度的髋关节运动时,只有小头假体与内衬相对运动,当患者做大角度的髋关节运动时,大头假体与患者髋臼窝相对运动。当患者仅发生股骨头病变时,可使用双极股骨头假体,无需对髋臼侧进行置换,保留了髋臼侧的骨量。除大头假体与髋臼窝之间的运动之外,小头假体与内衬之间也在相对运动,这样减小了大头假体对髋臼窝的摩擦,延长了髋臼窝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极股骨头假体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极股骨头假体,包括:第一假体100、内衬200、卡环300以及第二假体400。第一假体100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一端具有开口,在靠近开口一侧,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环槽110和第二环槽120,内衬20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并卡在第一环槽110上;卡环300具有开口,第二假体400设置在内衬200中,并通过卡环300进行固定,卡环300卡在第二环槽120中,将第二假体400固定在内衬中;其中,第一假体100为外部为半球形结构,第二假体400为球形结构,第一假体100的球心和第二假体400的球心不在同一直线上,为偏心结构,当患者做小角度的髋关节运动时,只有第二假体400与内衬相对运动,当患者做大角度的髋关节运动时,第一假体与患者髋臼窝相对运动。

第一假体100外部为半球形结构,一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为大头假体。在第一假体100内部,第一假体100的内表面由顶端到开口端依次包括顶部弧形面和与其连接的锥形面,在锥形面底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环槽110和设置在第一环槽120一侧的第二环槽,并且,在第一环槽110上,设置有三个相互平行的竖状凸起111,相邻竖状凸起111等间距设置。

内衬20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内衬200一端具有开口,内部具有第二容纳腔,内衬200外表面的结构由顶部向下依次包括:设置在顶部的弧形面和与其连接的锥形面,第一环形凸起210设置在锥形面上,同时,在弧形面上还设置有三个相互平行并且等间距设置的竖槽220,竖槽220能够与竖状凸起111相配合,同时第一环形凸起210能够与第一环槽110相配合,卡入到第一环槽中,将内衬200固定在第一假体100内部;第一假体100内部锥形面与内衬200外部锥形面形成过盈配合,内衬200上的三个竖槽220与第一假体100内的三个竖状凸起配合111,可防止内衬旋转,最后通过内衬200的环形凸起卡入到第一假体100的第一环槽110中,使内衬不得沿轴向移动。

卡环300为具有开口的环形结构,在卡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310,能够与设置在第一假体100内部的第二环槽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卡环300的材质选用高分子材料。

第二假体400包括球形体和环形连接体,球形体外表面呈球形,内表面呈锥形,第二假体为小头假体,第二假体400的球形面与内衬300的内部的球面配合,内部的锥形面结构用于与股骨柄假体的锥形头配合使用。

设置在卡环300上的第二环形凸起能够卡入到第一假体100的第二环槽110内,从而使卡环300不得轴向移动,由于卡环300的内径小于小头假体的外径,因此将第二假体400卡在内衬中,使第二假体400只有旋转自由度,没有平移自由度。

第一假体100和第二假体400的球心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即偏心结构,由于第一假体100与第二假体400的偏心结构,当患者做小角度的髋关节运动时,只有第二假体与内衬相对运动,当患者做大角度的髋关节运动时,第二假体与患者髋臼窝相对运动。

当患者仅发生股骨头病变时,可使用双极股骨头假体,无需对髋臼侧进行置换,保留了髋臼侧的骨量。

除大头假体与髋臼窝之间的运动之外,小头假体与内衬之间也在相对运动,这样减小了大头假体对髋臼窝的摩擦,延长了髋臼窝的使用寿命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