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姜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7229发布日期:2019-08-09 21:22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姜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姜灸装置。



背景技术:

灸法治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隔姜灸为传统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温补中气、回阳固脱等作用,联合具有回阳温中、温肺化痰功效的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临床用于一切虚寒、实寒症。现如今隔姜灸通常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且艾绒加姜片的用材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严重阻碍了隔姜灸疗法的推行。于是,我们对现有的隔姜灸法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姜灸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便于更换姜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姜灸装置,包括保温壳和装设于保温壳的姜药仓,所述姜药仓包括绕四周围设而成的密封壁、用于承载姜药的纱布网以及用于将纱布网可拆卸装设于密封壁底部的密封条,密封壁的上部设置有把手,保温壳的顶部和底部均漏空设置,保温壳的中间部设有空腔,把手卡设于保温壳的上边缘,纱布网活动穿设于保温壳的底部,密封壁装设于保温壳的空腔,所述密封条可拆卸装设于密封壁。

其中,所述保温壳设置有第一保温层和与第一保温层活动连接的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为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温板,所述第二保温层为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二保温板,第一保温板设置有两个固定栓,第二保温板设置有两个腰型孔,所述第一保温板的固定栓活动穿设于相邻第二保温板的腰型孔。

其中,所述密封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密封条包括卡条、抵板和拿取条,所述卡条和拿取条分别设置于抵板的两侧,所述卡条活动卡设于凹槽并将纱布网卡持在凹槽内。

其中,所述姜药仓并列设置有两个。

其中,所述纱布网的网孔孔直为0.1-2mm。

其中,所述把手设置有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地,使用时通过密封条将纱布网固定于密封壁,往纱布网上放置已经准备好的姜药,使姜药仓装载一定量的姜药,再通过拿取把手将整个姜药仓装设于保温壳中,使把手卡设于保温壳的顶部的上边缘,装载有姜药的纱布网活动穿设于保温壳的底部,使纱布网与使用者的皮肤贴合,使姜药与人体的穴位更接近,增加姜药的药效;需要对姜药进行更换时,通过把手将姜药仓取出保温壳,卸装密封条使纱布网与密封壁分离,将纱布网上的姜药倒掉再换上新的姜药,再通过密封条将纱布网固定于密封壁,通过把手将姜药仓装设于保温壳中进行施灸治疗,便于更换姜药。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姜药仓部分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包括:1、保温壳;11、第一保温层;12、第二保温层;2、姜药仓;21、密封壁;211、把手;2111、防滑套;212、凹槽;22、纱布网;23、密封条;231、卡条;232、抵板;233、拿取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姜灸装置,包括保温壳1和装设于保温壳1的姜药仓 2,所述姜药仓2包括绕四周围设而成的密封壁21、用于承载姜药的纱布网22以及用于将纱布网22可拆卸装设于密封壁21底部的密封条23,所述密封壁21的上部设置有把手211,所述保温壳1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漏空设置,保温壳1的中间部设有空腔,把手211卡设于保温壳1的上边缘,密封壁21装设于保温壳1的空腔,纱布网22活动穿设于保温壳1的底部,所述密封条23可拆卸装设于密封壁21。

具体地,使用时通过密封条23将纱布网22固定于密封壁21,往纱布网22上放置已经准备好的姜药,使姜药仓2装载一定量的姜药,再通过拿取把手211将整个姜药仓2装设于保温壳1中,使把手211卡设于保温壳1的顶部的上边缘,装载有姜药的纱布网22 活动穿设于保温壳1的底部,使纱布网22与使用者的皮肤贴合,使姜药与人体的穴位更接近,增加姜药的药效;需要对姜药进行更换时,通过把手211将姜药仓2取出保温壳1,卸装密封条23使纱布网22与密封壁21分离,将纱布网22上的姜药倒掉再换上新的姜药,再通过密封条23将纱布网22固定于密封壁21,通过把手211将姜药仓2装设于保温壳1 中进行施灸治疗,便于更换姜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壳1设置有第一保温层11和与第一保温层11活动连接的第二保温层12,所述第一保温层11为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温板,所述第二保温层12为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二保温板,第一保温板设置有两个固定栓,第二保温板设置有两个腰型孔,所述第一保温板的固定栓活动穿设于相邻第二保温板的腰型孔。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壳1能够根据施灸的部位进行宽度调整,使姜药与人体更贴合,施灸效果更好。第二保温层12围设于密封壁21外侧的四周,第一保温层11围设于第二保温层12外侧的四周,具体地,第二保温层12为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二保温板,第二保温板围设于密封壁 21外侧的四周并形成第二保温层12,第一保温层11为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温板,第一保温板围设于第二保温层12外侧的四周并形成第一保温层11,而且第一保温板活动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二保温板之间,更进一步,第一保温板设置有两个固定栓,第二保温板设置有两个腰型孔,第一保温板的两个固定栓活动穿设于左右相邻的两个第二保温板的腰型孔,其余第一保温板与第二保温板如此相互连接,使之形成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依次连接的结合,而且第二保温板设置有腰型孔,第一保温板的固定栓能够插设于第二保温板的腰型孔中并与第二保温板进行相对移动,从而调整保温壳1 的宽度大小,使姜药与人体更贴合,施灸效果更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壁21设置有凹槽212,所述密封条23包括卡条231、抵板232和拿取条233,所述卡条231和拿取条233分别设置于抵板232的两侧,所述卡条231活动卡设于凹槽212,拿取条233将抵板232固定在卡条231上以防止卡条 231从凹槽中掉出。密封条23能够将纱布网22卡设于凹槽212中,从而固定纱布网22。具体地,纱布网22绕设于卡条231的一侧,卡条231将纱布网22卡设于凹槽212,使纱布网22夹设于密封壁21与卡条231之间,从而使纱布网22与密封壁21固定。对姜药进行更换时,卡条231沿着凹槽212移动并移出凹槽212,使纱布网22与密封壁21分离,从而更换纱布网22上的姜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姜药仓2并列设置有两个。设置有两个姜药仓2能够增加施灸的面积,使治疗效果更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纱布网22的网孔孔直为0.1-2mm。设置纱布网22的网孔孔直为0.1-2mm能够使姜药放置于纱布网22上而不会漏下姜药,同时姜药能够很好地达到人体,对人体进行治疗。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211设置有防滑套2111。防滑套2111能够便于使用者拿取姜药仓2,避免姜药的倒出。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